大魏读书人(校对)第84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41/1353

  “各地百姓拍手叫好,称赞陛下英明。”
  刑部尚书张靖出声,他如此说道,也算是汇报一件喜事了。
  “恩,此事还要劳烦张爱卿,以及大理寺了,继续抓重,持续三年除恶,三年肃清,保证大魏王朝国泰民安。”
  女帝听到这话,神色温和了许多,惩奸除恶,对于百姓来说,是一件好事。
  “敬遵陛下旨意。”
  张靖点了点头,而后兵部尚书周严开口了。
  “陛下,如今四大营已经驻守各地府郡县,平日无事,配合当地县衙剿匪除恶,确保无论发生任何事情,国内皆不会出现任何动乱。”
  “并且可以在一天内集结百万大军,三日内全部集结。”
  周严出声,告知女帝兵部的安排。
  “很好。”
  “诸位爱卿辛苦了。”
  女帝满意地点了点头。
  眼下,大魏的唯一危机,就是文宫脱离,脱离之后所带来的影响,可以看到,但到底会带来什么影响却不知道。
  所以为了以求万一,她必须要让大魏稳定下来,不管通过什么办法,都要让大魏稳定,即便是忍痛割肉。
  最起码不会伤及根本。
  很快,众人又安静下来了。
  长达半柱香的时间,大殿内显得异常安静。
  过了半柱香后,有声音响起了。
  是安国公的声音。
  “陛下,臣有一计,或许可以让大魏文宫安定下来。”
  安国公出声,如此说道。
  随着他的声音响起,所有人的目光不由落在安国公身上了。
  “国公请说。”
  女帝开口,询问安国公,同时也有些好奇。
  不知道安国公有什么计谋。
  “陛下,大魏文宫脱离,无非是借助天下读书人之力,但他们生于大魏,倘若当真离去,是否能借助大魏读书人的力量,与之抗衡?”
  “毕竟,这些正儒,大儒,天地大儒或许有所图谋,但对于大部分的读书人来说,让他们背井离乡,脱离大魏,只怕他们还是不愿意。”
  “如若陛下给予读书人优策,或许能挽回不少,不说阻止大魏文宫,但至少能让大魏文宫短暂时间内,不敢脱离。”
  “为我等争取时间。”
  安国公出声,说出了自己的计谋。
  只是这计谋一说,众人眼中露出失望,本以为安国公会有什么良策,却不曾想到是这个计划。
  而感受到众人的目光,安国公也不由叹了口气。
  “陛下,老臣知晓,这个计划听起来有些可笑,但人心都是肉长得,老臣就不信了,这帮读书人都是没爹娘的人。”
  安国公这般说道。
  不是他天真烂漫,主要是因为,打又打不得,骂又骂不了,那就只能用这种方法了,再者安国公倒也不是说让大魏读书人去针对大魏文宫。
  而是劝说大魏的读书人,安安静静地留下来,最起码对大魏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无非是国运受到影响罢了。
  “安国公,并非是老夫打击你,也并非是说读书人就真的没良心。”
  “大魏文宫脱离,绝对不是一时之念,这件事情背后,牵扯了太多人了,甚至牵扯到了朱圣。”
  “想要依靠这种方式,阻止大魏文宫脱离,无疑是痴人说梦。”
  “对于朱圣一脉来说,放弃脱离,等同于武官们放弃北伐一个道理,尤其是对现在的文宫来说,他们有资格脱离。”
  “换句话来说,安国公,倘若大魏兵强马壮,国富民安,北方蛮族恰逢干旱或冰寒之苦,你会怎么想?”
  陈正儒开口,询问安国公。
  此话一说,安国公沉默了,因为这样一想,自己的确有些天真烂漫了。
  倘若大魏有这么强,他就算是动不了身,都要让人抬着自己走,奔赴战场去。
  他明白了。
  “按照这样,眼下我等只能坐以待毙了。”
  “等着大魏文宫脱离,等着国运消失吧。”
  “这帮读书人,狗娘养的。”
  “哦,诸位尚书,不是说你们。”
  安国公无奈道,只是言语当中对读书人更加厌恶了。
  陈正儒没有在乎安国公的辱骂,毕竟他也想这样骂一句,大魏好不容易有点起色,这帮家伙就开始搞事,就不能安定几年再说?
  现在陈正儒愈发觉得,当初蛮族入侵,有这帮人的身影,只是那件事情太过于久远了,想要调查也无从下手。
  而且即便是调查出来结果又能如何?到头来还不是自己气的难过?
  “诸位爱卿也莫要苦恼。”
  “大魏文宫脱离,既已成定局。”
  “朕也有对策之法,若不出意外的话,下个月后,七大仙门也会入我大魏。”
  “明日后,工部尚书着手为七大仙门建造宫殿,再额外设置大魏仙府,七大仙门会自行入驻,往后与大魏结盟,镇压外敌。”
  女帝开口,道出这件事情。
  只是此话一说,在场众人脸色纷纷一变。
  尤其是陈正儒,更是在第一时间开口道。
  “陛下,此事有些不妥啊。”
  “大魏文宫若是豺狼,那七大仙门就是恶虎,而且大魏虽没有明文规定,但太祖临终之前,也曾说过大魏王朝决不能与仙宗牵扯。”
  “这帮人也绝对不是善茬,侠以武犯禁啊。”
  陈正儒开口,他第一时间拒绝,希望女帝能够收回成命。
  “陛下,陈尚书所言极是,仙门弟子不理世俗,任性而为,尤其是他们修行仙道,傲气非凡,看不上一切,这种人若是来了大魏,以后岂不是他们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礼部尚书王新志立刻跟上。
  不是说仙门弟子坏,而是仙门弟子不适合入王朝。
  想想看,你是一个修仙者,本身就有傲气,朝廷让你办事,你办,但问题是办事的方法,你不会按照规章制度来。
  你觉得这个人有错,你直接杀了他,是不是冤案先放一边,你把人家杀了,人家恨你吗?
  恨!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那就是不死不休了。
  换句话来说,仙门弟子行事作风,跟许清宵很相似,不计后果,自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听指挥。
  放在世俗当中,惩恶除奸倒没什么好说的,可加入朝廷,只怕到处都是乱子。
  但与许清宵又不同的是,许清宵最起码是有底牌,有手段,每一次许清宵做事都是占据道理的,仙门弟子能做到吗?
  要是能做到还没什么好说的,可要是做不到呢?
  想杀就杀,大魏王朝绝对要乱。
  “陛下,老臣也同意陈尚书所言,数百年前,有小国引进仙门入内,虽然抵御了外敌,国力增强,但后来其国皇室全被仙门控制。”
  “沦为仙门傀儡,这等教训,我等绝对不可无视啊。”
  安国公也跟上说话了。
  仙门势力要是进了大魏,就算前面老老实实,可等他们掌控了权力之后,只怕更加贪婪,毕竟修仙也是需要银两的。
  三大王朝,为何都不敢接纳仙门,其实真正害怕的就是仙门势力彻底渗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41/135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