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读书人(校对)第8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46/1353

  是因为,这个于益,所说的每一件事情,都极其符合自己的想法。
  也的的确确是大魏当下需要做的事情。
  这是个人才。
  可以重用啊。
  可就在此时,又有人送来了考卷,递给许清宵道。
  “许大人,这是新的考卷,是周任明写的。”
  “就是方才不敬你之人,他说一定要交给您过目,希望您评价一番。”
  “下官担心拒绝的话,此人会闹腾,所以就送来了。”
  有人走来,将卷宗交给许清宵。
  当下,许清宵也没多说,身为考官,他自然要保持公平,不会因为自己的情绪,而影响学生的成绩。
  只是当许清宵展开考卷后。
  刹那间,许清宵的神色微微一变。
第二百零七章:朱圣十二册,许清宵悟圣道,惊天异象!
  京都贡院。
  当看到周任明的文章后,许清宵的神色,微微变了。
  【强国策-尊圣而强,蔑圣则衰】
  这是周任明的文章开头。
  行文洋洋洒洒,文章的内容,大致说的无非就是,国家想要强大起来,必须要有信念,而这个信念,就是圣人。
  朱圣!
  尊重朱圣,人人皆有品德,有仁义道德,这样一来,大魏将会人人向上。
  倘若主考官是朱圣一脉的人,或许看到这篇文章,不管如何也会给个优等评价。
  可主考官是许清宵。
  还是那句话,许清宵并不会去针对某些人,身为主考官,必须要公平。
  许清宵也尊重朱圣。
  可问题是,这种文章,毫无任何营养,文章全篇都是在夸赞儒道有多好,朱圣有多好,朱圣一脉又有多少。
  而且文章内容里里外外都带着一种莫名的讥讽,什么人人不尊圣人国家将会衰败,而一人不尊圣人也,是为道德败坏。
  并且举例子,尊重朱圣的人当官之后对国家做出怎样的贡献。
  而不尊重朱圣的人,当官之后,又损害了国家什么利益。
  文章算不上高明,但也没有指着自己鼻子骂之类的。
  只能说,纯粹就是恶心人的文章。
  当下,将最后一个字看完之后,许清宵提起毛笔,在上面直接评写。
  【劣】
  仅仅只是一个字,代表着许清宵的意思。
  而后,放在一旁,不管不顾。
  科举一共有三堂考试。
  如若出现一个劣,基本上就别想中举了。
  当然如若后面两堂考试,是甲上等的话,可以破格录取。
  许清宵落笔之后,周任明一直关注着,他神色平静,似乎也猜到许清宵会做什么。
  也就在此时,一份份试卷呈现上来。
  许清宵有空便一卷卷看,看完之后,基本上都会给予中肯的评价。
  好就是好,不是就是不好。
  甚至又是一个多时辰后,许清宵看到了陈星河的文章。
  对于陈星河的文章,许清宵也有些兴趣。
  他认真观看着。
  【强国策-民富国强】
  这是陈星河的策论,以百姓为开头,整篇文章的内容,也都是围绕百姓,认为大魏想要真正走向强国之路,就必须要让百姓吃饱饭,让百姓生活安康。
  等百姓安康之后,才会有劳动力,生产力,促使大魏更快的发展,走向强国之路。
  陈星河的文章,不说很好,但也不差,说到了点子上,但对于当前的大魏并不适合。
  不过总体来说,还算是不错,许清宵给予了评价。
  乙中等。
  文章评价,甲乙丙丁劣,再细分上中下。
  乙中等不算差,如若能拿三个乙中等的话,中个举没问题,当然若是运气不好,同期都是高材生,那就别想了。
  许清宵很公平,没有因为陈星河是自己师兄,从而加分。
  是如何,就是如此。
  如此。
  又是两个时辰后。
  科举结束的钟声也随之响起了。
  钟声响起。
  所有考官下去,将众考生的试卷收走了。
  大部分人都显得有些紧张,他们早就写完了,一直在反复观看而已。
  也有一部分人还没有写完,却不敢多说什么,毕竟钟声响起,必须要收起试卷,不允许拖延时间。
  如若抗拒,视为放弃科举。
  “明日卯时,第二堂科举,诸位考生好好回去休息。”
  此时,王新志的声音响起,告知众人明日来参加第二堂考试。
  很待众考生走后。
  众人也开始忙碌的审批这些考卷了。
  这是大魏的科举,主考官可以当场审批,也可以选择收取考卷后,集中审批。
  毕竟文章倘若极好的情况下,会出现各种异象,若是挺不错的,也自然有大儒阅读。
  是夜。
  许清宵坐在贡院内,观看着一份份考卷。
  一直到丑时三刻。
  许清宵将所有考卷全部看完了。
  因为是考卷,自然需要认真去看,并且还要给出一些注释,与其余考官互相交流意见。
  而从这数千份考卷,许清宵愈发觉得于益这个人不简单,同样也知道了一件事情。
  这天下读书人对朱圣的态度了。
  所谓窥一斑而见全豹,这一千份考卷,除了个别几个人,基本上所有人在文章当中都多多少少带上圣人。
  对朱圣的崇敬,已经是根深蒂固了。
  读书人崇敬圣人,这不是什么坏事,但许清宵却敏锐地发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46/135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