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103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35/2214


但是,在真金白银面前,脸皮再厚也不见得有用。
现场的众人难得的很有默契的陷入了沉默之中,仿佛是想用这种沉默来抗议王富贵的无耻。
“既然没有人再出价,那么我宣布,大唐第一高楼的命名权由杨御史获得,稍后请杨御史到账房那里缴纳竞价的费用。与此同时,也请在三天内将准备改的名字告诉我,相关的牌匾由我们负责制作!”
王富贵看到现场都已经要冷场了,知道继续下去也不会有多大的收获,所以就见好就收了。
“一万贯!整整一万贯啊,这杨御史还真是大手笔。”
阿牛觉得自己的三观再一次被刷新了。
有钱的人他也不是没有见过,但是像是杨本满这样花钱的,他还真是第一个见过。
“我们的打铁作坊的产品产量是相对固定的,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大幅增加,并且价格也不大可能大幅上涨,所以这个命名权对于我们来说,意义不是那么的大。但是对于杨本满来说,情况就不一样了。
杨家最大的产业就是茶叶,如果杨家的茶叶能够跟龙井香茶一样名闻天下,那么杨本满能够获得的收益肯定会远远超过的一万贯。”
广告这东西,并不是什么东西都很适合去打。
对此,金太是有着很深的认识。
像是粮食铺子,就很少有人会去报纸上打广告。
“那倒也是,我猜测杨御史也是在打这个主意,要不然干嘛一次性的给楚王府送上一万贯钱?哪怕是为了报恩也不应该啊。”
“多观察吧,王掌柜既然在这种场合说命名权转让给了杨本满,自然不会说笑。”
金太没有儿子,阿牛是他当做接班人在培养的。
“嗯,史无前例的广告费用,到底能不能带来史无前例的收获,大家都很期待这个结果呢。”
金太一边有一搭没一搭的跟阿牛说着话,一边观察着台上的动静。
第864章
立竿见影
宣政殿中,李世民津津有味的听着李忠汇报的消息。
“这么说来,大唐第一高楼只是简单的改了个名字,就挣到了一万贯钱?并且这个钱过三年还能再挣一次?”
李世民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服,就服气楚王府捞钱的本事。
不管是什么事情,从楚王府的人手中走一遭,就变成是能够挣大钱的事情了。
“没错,几天以后,那栋楼就会改名为杨氏绿茶大厦。”
李忠第一次看到百骑司汇报上来的消息的时候,也是吓了一跳。
一万贯,就这么容易就挣到了吗?
可是,事实就是这样。
“父皇,二哥一直在培养各个作坊的品牌意识,其实这次竞拍大唐第一高楼的命名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在培养商人们的品牌意识呢。”
李治此时也坐在旁边,跟着李世民一起学习处理国事。
“品牌意识?”
李世民第一次听到这个名词,有点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没错,这是二哥有一次在观狮山书院商学院里头演讲的时候提出来的概念,《财经》杂志里头还有几篇文章专门介绍这个词语的意思。简单的理解,就是让买东西的百姓对某一家的东西有着特殊的印象,能够让百姓愿意以更高的价格去购买这些东西。
具体举个例子,比如有谁要去购买一辆马车,那么他们首先会想到的就是奔驰四轮马车,因为奔驰四轮马车这个品牌概念,已经让很多人都熟知,大家清楚买了这个品牌的东西,质量也好,出现问题之后的处理也好,都是最好的。当然,考虑到价格因素的话,不同的人会根据情况调整自己的想法。”
李治的话虽然只是转达了自己对品牌意识的理解,但是也让李世民颇为意外。
一直以来,他以为自己这个儿子只知道读书和玩乐,除了孝顺之外,似乎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东西。
现在看来,也不是这样子啊。
至少自己都还没有了解的新概念,他已经掌握了,说明他平时也是积极的在学习新鲜的知识。
这个意义就很不一样了。
作为帝王,你可能不需要什么东西都懂,但是最好是什么东西都了解一点点,免得干出出发点很好,但是结果很差的事情出来。
“太子殿下说的没有错,那个主持竞拍会的王富贵,也说了类似的话,并且还很是煽情的鼓动了大家一把。最终这个命名权才得以卖上一万贯的天价!”
李忠说着话的时候,心中再次刷新了自己对楚王府挣钱能力和方法的认识。
简单的卖一个命名权,居然就挣了一万贯钱。
这年代,家财万贯就是土豪的象征了,一万贯钱不比后世一亿元的购买力差,只会更强。
“也就是说过几天时间,大唐第一高楼就会正式的改名为杨氏茶业大厦?”
李世民想到了杨本满跟李宽之间的恩恩怨怨,对于大唐第一高楼会改名为杨氏茶业大厦,也是很无语。
但凡是其他哪家赢得了这栋楼的命名权,都好过于杨本满啊。
长安城中,提到杨本满,大家自然而然的就会想到“妖言惑众杨本满号”,就会想到这个臭名远扬的名字的来源。
现在这两家看上去水火不容的人,却是走在了一起。
难道金银的威力真的恐怖如斯?
“是的,正常是杨本满有三天的时间去跟王富贵商讨新的名字,但是他似乎早有准备,当时就给出了自己的选择。如今杨氏茶叶大厦的招牌都已经在金太打铁作坊里头制作之中了。”
李忠知道李世民对这件事情会很感兴趣,所以将整个事情的前前后后都调查的很清楚。
现在看来,果然还是派上了用场。
……
王富贵的动作很快!
只不过三天的时间,大唐第一高楼的楼顶就树立了一块巨大的招牌,上面白底黑字的写着“杨氏茶叶大厦”六个大字。
但凡是进入作坊城区域的人员,都能看到这个招牌。
当然,这还不是最重要的。
毕竟,要让大家看到一个招牌,方法还是有许多的,不值得杨本满花费一万贯钱去竞拍。
最重要的是这栋楼改名叫做“杨氏茶叶大厦”的事情,《大唐日报》等报社都有报道,当然,报道的重点是杨本满花费了一万贯钱来赢得命名权,而不是“杨氏大厦”本身。
但是,不管怎么样,“杨氏茶叶大厦”这个名字,开始为长安城百姓所熟知。
相应的,大家对杨氏茶业的兴趣也在提升。
“师父,还别说,这茶叶的口感,好像也不是很差呢。”
仁心堂里头,张昌微闭着眼前,轻轻的喝了一口玻璃杯中的绿茶,脸上露出了享受的表情。
作为珍宝阁中的拳头产品之一,玻璃杯子的价格已经下降到一个小富人家也能买得起的轻奢品了。
张昌好歹也是仁心堂的实际管理者,一套玻璃茶杯还是买得起的。
“杨本满的茶叶作坊,是最早模仿楚王府的工艺的。虽然具体的炒制方法肯定不同,但是最终出来的茶叶,不见得就有巨大的差异。特别是对于普通人来说,未必能够准确识别出这两种茶叶的口感出来。”
巢元也品了品杯中的茶叶。
在此之前,他都是喝的龙井香茶,现在杨本满搞出那么大的动静出来,他自然怀着好奇的心思安排人买了一斤杨氏茶叶回来喝。
长安城中,跟巢元一样怀着尝鲜的想法的人也不在少数。
“这倒也是,毕竟杨氏茶叶也算是大唐三大名茶了,也就楚王府的龙井香茶和林家红茶能够压它一头。但是在价格上,杨氏茶叶的售价比龙井香茶低了三成以上,这对于一些人来说,还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那是自然!那杨本满的一万贯钱,说不定还真的可以挣回来呢。”
结合这几天的情况,巢元对大唐第一高楼的命名权转让的事情,开始有了新的认识。
可惜,他的养颜霜已经没有机会刷一波存在感了。
……
五合居是长安城有数的大酒楼。
虽然只有两家分店,但是生意却是非常兴隆,每天的客人络绎不绝。
特别是这几年大唐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有能力去五合居这样的地方尝尝鲜的人群,增加了不少。
相应的,五合居每年的物资采购数量也非常多。
“掌柜的,我今天试着把其中一半的客人桌上的绿茶换成了杨氏茶叶作坊出产的绿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个客人察觉到了这个变化。”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35/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