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104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45/2214


“陛下为何问这个问题?”
司马强这话,让李世民有了不好的预感。
要是没有这么一件事情的话,以李世民对司马强的了解,他肯定就直接回答没有了。
现在会反问自己,很显然这事就不一样了。
“怎么?朕这个问题也是不能问吗?”
“自然不是!”
司马强虽然很刚,但是显然不是那种无脑的人,不分场合,不分事情,什么都跟李世民作对。
他又不是真的想要逼着李世民对自己下手。
“那是否有其事?”
“确有其事!册子还在微臣家中!”
司马强觉得魏征这个人,一生追随过许多人,并不是真的那么无欲无求的谏臣,对他并无好感,两人之间也没有什么交情。
所以这个时候,他很直接的站在了杨本满这边。
因为,只要自己把册子交出来,魏征绝对没有好下场。
哪怕是他已经死了,李世民也不可能什么都不做。
“李忠,安排人去起居郎家中走一趟,把那册子给朕取回来!”
这个时候,李世民的脸色已经非常难看。
他强忍着心中的怒火,想要最终确认是不是真的有这事。
自己非常信任的人,结果却是在背后阴自己。
那种感觉,不管是谁都不会喜欢。
一直以来,李世民觉得自己跟魏征的故事,是可以成为千古美谈的。
要不然他又不是欠骂,每次魏征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劝谏,自己都接受了。
真以为自己内心不想随心所欲的做点事情吗?
李忠没有多说话,跟司马强确认了一番之后,立马就安排人火速出宫。
“啪!”
一个小时以后,李世民翻看着手中的册子,心中的怒火再也忍不住了。
李世民可不是傻子,这个时候他很清楚魏征为了保持他后世的名声,不惜坑了李世民一把。
再想到前段时间有人弹劾魏征举荐的杜正伦和侯君集都涉及到了青雀谋反的事情,而魏征自己本身也是青雀的老师。
李世民觉得自己心中的小火球是越来越大了。
“李忠,立马派人去把魏征的碑文给我磨灭了,把碑石给推到了!”
哪怕是魏征已经去世,李世民也觉得自己没法做到人死仇灭。
有句话叫做爱有多深,恨就有多恨啊。
想到了自己当年对魏征的各种忍耐,在魏征病重的时候的各种优待,李世民恨不得把魏征从地里面给挖出来,挫骨扬灰!
第871章
长孙无忌的野心
李世民下令取消了衡山公主跟魏征长子魏叔玉的婚约!
李世民下令推到了魏征的墓碑!
这两个消息,立马就传遍了长安城。
一时之间,长安城的气氛莫名的有了些变化。
魏征可是曾经的当朝宰相,天下闻名的人物。
如今死了都被人推倒墓碑,下令的还是当今天子。
要知道,李世民的一言一行,都有人去揣摩。
“德立,你跟那杨本满,曾经是御史台的同僚,听说陛下这一次事后处罚魏征,是杨本满告的状?”
东宫之中,高季辅跟张行成在说着话。
同是李治的东宫属官,高季辅跟张行成的关系比之前要亲近了许多。
至少在李治登基之前,两个人的目的是非常一致的。
“季辅,现在这个局面,不管是谁弹劾导致的,追究起来意义都不是很大了。魏征这个人,我们大家其实都还算了解,客观的说,他对大唐是有功劳的。虽然他的劝谏有点投机取巧,但是事实上确实是起到了约束陛下的作用。
不管是哪个朝代,不受任何人和规则约束的帝王,其实是非常危险的。英明勇武入汉武帝,晚年也一样犯了那么多错误。并且,越是声名煊赫的帝王,犯错的时候给国家带来的后果是越严重的。
如今魏征走了,朝中已经没有哪个人会再像魏征那样劝谏陛下。那么今后的朝局会向什么方向变化,还真的是很难说。但是,伴君如伴虎,大家对这句话的体验,肯定会越来越深刻。”
张行成也是当过御史的人,知道朝中要出现一个魏征这样的人,还能有一个容忍他的帝王,这是非常不容易的。
权利需要平衡,不能一家独大。
不少大臣都意识到了这一点,但是谁也不愿意冲到最前面去挑战削减帝王的权利。
“贞观十七年才过了一半不到,就已经出现了这么多大事了。先是魏征去世,接着齐王造反,再就是太子殿下谋反,一个接一个,都不简单。我担心坊间会有一些人兴风作浪,不知道会不会波及到谁呢。”
高季辅也是世家出身,有着自己的各种消息渠道,对于长安城中发生的一些消息都能比较早的获得。
最近几天,坊间似乎有一些人在散播谣言,让人感到充满了阴谋。
“确实如此,这段时间最好我们就低调一点,就在东宫里头好好的教导太子殿下,不要掺和太多的其他东西,也让太子殿下尽量保持低调,避开现在的风口再说。”
张行成如今已经是太子少詹事,等到李治登基,至少也是一个六部尚书的位置。
所以他打算好好的辅助李治,熬个几年再说。
到时候,贞观朝的老臣都已经慢慢去世,朝中太子党的影响力,自然会慢慢的上去。
……
就在张行成跟高季辅交流着魏征墓碑被推的事情的时候,长孙府中,长孙无忌也在给长孙冲传授着自己的为政经验。
“冲儿,魏征也算是一代名臣了,结果却是落到了这个结局。你想到了什么?”
“阿耶,魏征能够成为一代名臣,是因为陛下需要这么一名劝谏之臣的存在来衬托自己的胸怀广大。要是换成了其他的帝王,那么魏征只能早早的告老还乡,甚至被当庭杖毙。”
长孙冲作为长孙无忌重点培养的接班人,再怎么草包也是有几分本事的。
他的这个见解,倒也不能说错。
不过,显然是不能让长孙无忌满意的。
“你这个分析没有问题,但是你还看到了其他的问题吗?”
“其他的问题的话,那就是这次魏征是因为劝谏有私心,想要自己名传千古,所以干出了把所有劝谏的奏折都整理成册子保存,并还送给了起居郎观看,所以才触怒了陛下,让陛下知道了魏征的劝谏也不是真的一心为国,而是有许多私心在里头。再加上刚好不巧的碰到了他推荐的侯君集和杜正伦都涉及到了太子谋反大案,最终才会有今天的结局。”
以长孙家在朝中的势力,这件事背后的来龙去脉,显然是可以比较清晰的掌握的,所以长孙冲才能有的放矢的进行分析。
“还有吗?”
很显然,长孙冲的分析仍然没有说到长孙无忌关心的地方。
“再有的话就是魏征一生追随过五个人,这让大家对他难免有点看轻。哪怕是嘴上不说,心中也会这么想。”
长孙冲的话刚刚落地,长孙无忌脸上就露出了失望的表情。
“冲儿,你有没有注意到,陛下下令取消了衡山公主跟魏叔玉的婚事,同时又让人把魏征的碑文给磨灭了,碑石给推到了。对于魏家来说,这算是天大的事情了。
对于大唐朝廷来说,这也算是一件非常大的政治事情,可是,你看看朝中这些天,有几个人站出来替魏征说话?虽然不能说一个都没有,但是说话有分量的人,那真是没有一个站出来给魏征求情,这背后的缘由,你考虑过没?”
长孙无忌作为大唐英雄榜排名第一的人物,虽然功劳主要是在玄武门之变的谋划上面,但是自身的水平和眼光自然也是不会差的。
并且,将心比心,跟自己差不多级别的魏征倒下了,他自然会想到有一天这样的场面会不会落到了自己身上。
“阿耶,有句话叫做人走茶凉。魏征虽然名气很大,也是曾经的大唐宰相,但是他已经去世了。除非跟他关系莫逆,否者没有人愿意冒着得罪陛下的风险站出来替他说话的。当然,这一次陛下的手段非常强硬,做法非常的激烈,大家也担心这个时候劝谏,不仅起不到效果,反而把自己给搭进去了。”
长孙冲稍微思索了一下,就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说的没错,但是堂堂一朝宰相,时候没有给子孙后代留下什么钱财,也没有给子孙后代留下什么人脉,你不觉得魏征这一生,其实很失败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45/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