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108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89/2214


很快的,李世民一行人就在扎布拉的招待下,进入了帐篷。
至于商队的其他人,自然是各自找地方落脚了。
“扎布拉,整个这片区域,就你一个人在这里吗?”
李世民找了一圈,没有发现扎布拉还有同伴。
这种情况,应该是比较少见的。
在独立特性的牧民,身边至少也是有婆娘孩子跟在一起,真正的独行侠,是很难在草原上生存的。
“喏,还有它们啊!”
扎布拉指了指帐篷门口蹲着的几条大狗,露出了爽快的笑容。
不过,很快的,他又接着解释了一句,“这里离凉州不算很远,附近的牧民都把孩子送到凉州的学堂里上课了。在那里,十岁以下的孩子是一文钱都不需要缴纳,所有开销都由朝廷负责。
读书啊,放在以前,那是部落首领的儿子才有的待遇啊,我小时候就很羡慕部落首领的孩子可以跟着汉人教谕学习,而我只能跟着阿耶去放羊。如今有机会让孩子们去学习,我自然全部都把他们送进凉州了,孩子他阿娘也跟着去了凉州,我自己一个人留在草原上养羊就可以了。”
扎布拉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的答案,让李世民颇感意外。
“掌柜的,凉州城附近的牧民子弟,只要从小在凉州上学,小学毕业之后就可以直接入凉州户籍,成为大唐子民。要是学习好,甚至有可能被凉州府衙招募为胥吏,成为人上人!”
在凉州大量修建蒙学和小学的事情,是李宽的主意。
免费给十岁以下的所有孩童进学,也是李宽草原战略的一步棋。
这些胡人牧民子弟,从小接受大唐的教育,等他们长大之后,除了皮肤不像是唐人之外,思想已经完全汉化了。
只有这样一步一步的侵蚀,才能让草原真正的纳入到大唐的怀抱之中。
“没错,跟这位郎君说的一样!草原上的生活,是怎么也比不上凉州城内的,那些识文断字的唐人,只需要在作坊里做事,每个月的工钱就比我们风吹日晒的要高很多,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进入到作坊或者衙门做事。”
扎布拉看上去已经有四十岁了,但是从他的话语里面,李世民推测他的实际年龄只有不到三十岁,要不然去凉州城上学的就不是他儿子,而是孙子了。
“这倒是一项好政策,不过扎布拉你一个人看守这么一大群羊,忙的过来吗?”
李世民一边询问,一边接过了扎布拉递过来的奶茶。
这种奶茶,跟长安城喜茶铺子售卖的很是不同。
那浓浓的奶腥味,让李世民回想起了当初征战天下的苦日子。
饿了啃点干粮,渴了喝口马奶,累了就随便找个地方休息。
李世民也是曾经吃过苦的。
“我记得以前草原上都是直接喝马奶的,现在往里头加了茶砖一起煮,有更好喝吗?”
在李忠一口气喝完一碗奶茶,示意李世民一切安全之后,李世民才开始喝了起来。
不过,就是一碗简单的奶茶,李世民也是充满了好奇。
茶砖,这是最近十来年才出现在草原上的东西。
在此之前,别说是草原,就是大唐自己内部,喝茶的人都不算特别的多。
当然,这根茶叶的价格居高不下,也有很大的关系。
但是谁知道过了这么多年,草原上随便碰到一个牧民,帐篷里面都煮着奶茶呢。
“好喝!非常好喝!以前,由于经常吃羊肉,我的嘴巴里面时常会出现溃烂的情况,但是喝了奶茶之后,这种场景再也没有出现了。并且,我觉得这个奶茶让我们的胃口都变好了,似乎生病的次数都变少了。如今,没有添加茶砖的奶茶,我已经有点喝不习惯了。”
扎布拉对茶砖显然非常的推崇,说明西北贸易以及其他商队在草原上的茶砖推广非常的成功。
“像是这些茶砖,每天都要用来煮奶茶的话,一年下来需要的数量也很是不菲吧?”
李世民很好奇这些人怎么消费得起这么多的茶叶。
按照他刚才喝的奶茶里头浓厚的茶叶味来推断,每天需要消耗的茶砖数量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
“确实需要不少,现在就我一个人生活在这里,每个月也需要至少一斤的茶砖,这还是省着使用的情况;要是放开来用,两斤、三斤也是能够吃掉的。幸好现在羊毛的收购价格比较高,我一个人看着几百只羊和牛,每年售卖羊毛的收入,足够买茶砖、盐巴这些东西了。”
现在的生活水平显然是远远超过扎布拉以前的日子,李世民可以很明显的从他的脸上感受到一种满足。
“这一年下来,售卖羊毛的收入除了用来购买茶砖和食盐这些东西,还能有剩余的吗?”
“不剩!哪怕是有剩下的,我都用来给孩子们买新衣服或者买一些香料来煮羊肉。”
“一点钱都不剩的话,那你不觉得担心吗?”
“有什么好担心的?你看我那口铁锅,放在十几年前,就是一般部落的首领也不见得能用上,如今我家中也有了;还有你看这白云边,还剩下半瓶我没有舍得喝,要是放在以前,我这种人是不可能喝得上这种美酒的。”
扎布拉终究还是一名胡人,不像是大唐百姓那样有存钱的习惯。
对他来说,挣到了钱财就花掉,用来改善生活。
这对于大唐来说,其实也不见得是坏事。
因为扎布拉买的这些东西,全部都是大唐出产的。
相当于商人从牧民手中收购羊毛花费的钱财,转了一圈之后全部都挣回去了。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些胡人都是在给大唐商家打工!
要不然大唐各地的茶叶种植面积怎么会一年比一年大?
价格还没有明显下降!
唯一有风险的就是这些胡人的抗风险能力还是太差,一旦有个什么灾难,很可能又要陷入到生活困难之中。
而这人要是一旦生活困难了,胆子往往就变大了。
特别是吃不饱肚子的时候。
“扎布拉,你们部落的首领驻地,离你这里远不远啊?”
在旁边一直没有怎么说话的李宽,突然插了一句话。
“部落首领?”扎布拉愣了一下,“我现在都已经不知道我们部落的首领到底应该算谁了!反正我是在这个地方生活了好几年,除了去凉州,已经没有再去过其他的地方了。”
很显然,凉州附近的胡人部落,已经更草原深处的情况不同了。
这些已经慢慢的变成了在固定区域放牧的牧民,将会成为草原上的主流人群。
这也算是李宽推进草原战略的一个影响吧。
草原那么大,要是总是连人在哪里都不知道,还谈什么管理啊?
只有把人固定在一定的区域,才有可能真正的把草原纳入到管理之中。
毕竟,管理,管的其实不是土地,而是人!
第909章
变聪明了的长孙冲(继续加更,一万两千字送到)
李宽跟李世民离开了长安城。
对于长安城的勋贵来说,这并不是什么秘密。
所以当李宽跟李世民的车队刚刚离开长安城,有些人就已经开始有了动作。
“长孙兄,你确定要这么搞吗?百姓把钱存在钱庄之中,需要交纳一些保管费,这可是所有钱庄默认的规则。如果我们的渭水钱庄破坏了这个规则,那么得罪的就不仅仅是李宽的大唐皇家钱庄了。”
攫欝攫。在五合居的一处雅间,郑海跟长孙冲一边吃饭一边谈着事情。
虽然自古以来就有“食不言,寝不语”的说法,但是大家还是习惯性的在餐桌上谈事情。
“郑兄,我找府上精通算学的好几名账房都去测算过了,只要每年给到储户的钱财不超过百分之一,我们都是可以确保盈利的。
甚至规模做的大的话,这个比例可以放大到百分之三。
对于渭水钱庄来说,眼下最大的困难不是给储户的存钱利息会花费多少钱,而是长安城中没有多少人愿意来我们渭水钱庄存钱。
这钱庄,最主要的获利方法就是将储户的存钱借贷给商人和其他需要钱财应急的百姓,这一进一出的利息差异,就是钱庄的主要受益。如今我们没有什么进项,自然就不会有什么出项。
虽然钱庄已经成了了两年多了,但是规模一直远远赶不上大唐皇家钱庄,如今东市、西市和大唐交易中心旁边的几间分号,没有一间是挣钱的。
上个月,洛阳分号的掌柜甚至还建议我考虑关闭长安城以外的其他分号,等到时机成熟再扩张。郑兄,我们要是不尽快的想办法让百姓把钱存进我们的钱庄,就真的要经营不下去了。”
长孙冲跟郑海提出这个方案,显然也是经过了充分的准备的。
长孙家跟郑家自从在渭水书院的修建上取得了令人满意的合作之后,很快就跟风大唐皇家钱庄,联合成立了渭水钱庄。
不过,这一次,他们的运气却是没有那么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89/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