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11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39/2214


看到韦宝目瞪口呆的反应,韦思仁觉得很有成就感。
自己平时虽然流连忘返与平康坊,在家族长辈眼中是个浪子,但是自己的脑子还是很好用滴。
“郎君,如果这些都跟你说的一样,那么我还有一个新的担心。”
“什么担心?”
“就是到时候会不会有其他勋贵也立马跟风,推出了他们自己的怀表呢?”
“这是必然的啊!但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城南怀表是大唐第二个推出来的怀表,到时候我们及时在各个报纸上做一番广告,让大家先入为主的认识城南怀表,你还担心斗不过其他商家吗?”
对付楚王府,韦思仁没有什么信心。
但是对付其他的商家,韦思仁觉得没有什么好怕的。
“行,那我马上去安排,看看能不能尽早把我们的城南怀表推出来!”
韦宝自然也是知道城南怀表如果真的可以推出来,可以为作坊带来多大的利润。
所以此时没有继续犹豫,立马雷厉风行的开始干了起来。
……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特别是人家还没有故意去隐藏的时候。
没几天,就有不少盯着大唐皇家专利局动静的勋贵和商家就知道城南马车行购买了永平怀表的专利使用权,准备生产属于自己的怀表。
这一下,其他人立马坐不住了,纷纷开始行动了起来。
“主人,我刚刚去楚王府玻璃作坊拜访了他们的陈掌柜,表达了我们想要购买怀表上使用的玻璃镜面的意思,陈掌柜没有任何犹豫就同意了,并且表示我们要多少就有多少,只是镜面的价格需要结合我们的具体要求才能给出来。”
一名长的明显跟大唐百姓不一样的胡人说着一口流利的唐语,在给自家主人汇报着消息。
“萨拉伊,那个陈掌柜真的这么说?”
说话的真是波斯海商哈梅迪,如今已经定居万年县的他,在户籍上也算是唐人了。
不过,这几年大唐的海贸虽然发展非常迅猛,他这个波斯海商的生意规模却是不仅没有增长,反而在萎缩。
所以哈梅迪迫切的想要找到一个新的行业,将自己的发展重心进行转移。
因为波斯如今都已经被大食帝国给统治了,哈梅迪的生意在波斯已经没有办法展开;至于下南洋等其他海贸,他跟长安城的各个勋贵相比,根本就没有任何优势。
转型,也就是一个势在必行的考虑了。
所以每一天哈梅迪都在关注着《大唐日报》、《长安晚报》等报纸上的新闻,希望可以从里面找到商机。
果然,当永平怀表的新闻出现在《大唐日报》上的时候,哈梅迪眼睛都亮了。
座钟很挣钱,但是朗清座钟已经把高端、中端、低端的市场都给占据的差不多了,这个时候哪家要再进去的话,直接就要跟朗清座钟竞争。
哈梅迪又不傻,自然不会去拿鸡蛋碰石头。
但是怀表不一样,现在长安城里绝对没有几个人买得到怀表。
当然,哈梅迪也打听到了永平怀表如此紧缺的原因,知道自己不可能生产出跟永平怀表一样的怀表出来。
可只要是怀表,哪怕是尺寸比永平怀表大一倍,也还可以随身携带吧?
到时候买不到永平怀表的人,肯定也愿意买这种怀表吧?
只要把尺寸放大一些,哈梅迪觉得水均制作所和长安精工每天能够生产的零件数量绝对会是几倍,甚至是几十倍、几百倍的增加。
毕竟,尺寸放大一倍,加工难度可不是简单的容易一倍这样的变化。
现在的用品怀表,水均制作所里头可能只有唯一的八级工能够加工。
但是按照哈梅迪的规划,尺寸放宽一倍之后,可能一个四级工也能正常的加工小齿轮这些零件了。
甚至不仅仅是水均制作所,其他一些作坊,比如失去了永平怀表订单的金太打铁作坊,应该也能生产出这样的小齿轮吧?
哈梅迪越想越觉得前途光明!
到时候,自己也把生产的这款怀表叫做哈梅迪怀表,一定可以让哈梅迪家族的雄风在大唐重新崛起。
“主人,陈掌柜确实是这么说的。我也打听过了,玻璃镜面虽然是只有楚王府能够生产,但是永平怀表的产能上不去,并不是因为玻璃作坊的原因。那韦家既然可以从大唐皇家专利局买到永平怀表的专利,说明楚王府就没有想要用玻璃作坊来卡大家的意思。”
萨拉伊虽然只是一个仆人,但是作为哈梅迪的亲信,跟在处理了这么多年的商务事情,眼光也算是得到了锻炼,看问题的角度颇为厉害。
“好!那你再去招募一批匠人,就按照永平怀表的款式,直接放大一倍来设计属于我们的哈梅迪怀表。我现在就亲自去一趟专利局,也把永平怀表的专利使用权给买下来!”
城南马车行已经走在前面了,哈梅迪觉得自己要加快脚步了。
商业上的事情,领先一步,往往就是步步领先,后面的人想要再追赶的话,需要花费的精力就会多很多。
好在哈梅迪心中也有主意,哪怕是哈梅迪怀表在长安城卖不过城南怀表,也可以立马去发展海外市场,到时候肯定可以大挣一笔,一扫这几年的阴霾。
……
“王爷,现在长安城商圈最热闹的事情就是仿制永平怀表,其实我们的钟表作坊要是愿意的话,完全可以把这一块的市场给吃下来呢。”
楚王府中,武媚娘有点不是很理解李宽的想法。
在她看来,怀表绝对是一个高利润的行业,没有必要把钱分给其他人来挣。
“媚娘,对于我们王府来说,每年多一个几十万贯,少一个几十万贯,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如今挣钱对我们来说,只是一个手段,不是目的。长安城的商家众多,我们要让更多的意识到修建作坊,生产各种各样的新鲜器具,是真的可以挣大钱的。
怀表只是一个尝试,以后还会有更多的东西冒出来,我们总不能什么东西都横插一脚,把大唐所有挣钱的生意都揽在怀中吧?真的要是这样,迟早有一天,其他勋贵和商家就会联合起来对付我们,那时候甚至都不需要谁去怎么鼓动,大家自然而然的就会抱成一团。
虽然这一天没有那么快到来,但是我们要避免这个现象的出现。当然,最主要的还是要让更多的大唐商家崛起,让商人也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影响力。”
士农工商,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个群体能够跟以“士”为中心的勋贵们真正抗衡的存在。
农户们的认知水平已经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在大唐的政治舞台上发出什么声音,所以李宽直接就把他们给忽视了。
当然,农户虽然没法成为主角,但是让他们站在一旁吆喝呐喊,那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到时候“妖言惑众杨本满号”从美洲带回来高产农作物,楚王府在农户们的心中,就已经是神一般的存在了。
剩下的工商,是李宽一直在扶持的对象。
不管是匠人等级制度的实施,还是商业规则的制定,都是为了让工商两个领域的力量能够尽快的发展。
当有一天,大唐各个州城生活的人,都是以各个作坊的匠人为主的时候,匠人的力量,自然也就没有人敢忽视了。
而商人,只要朝廷不去刻意的打压,越来越多钱的他们,稍加引导之后,必然也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存在。
如今李宽要做的就是把商人的队伍再扩大一些,让每个百姓的身边,都有商人的身影。
甚至让每个家族都有一些兄弟姐妹经商,鄙视商人,就变成鄙视自己家人。
那个时候,哪怕是大家心中还是看不起商人,嘴上也不会说什么反对的话了。
“王爷的这个想法,我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其他人不见得能够理解。他们还以为楚王府的便宜可以随便占呢,甚至还以为我们太傻,有钱也不挣。”
武媚娘想到外面的一些流言风语,心中有点不爽。
“没关系,他们现在占的便宜越多,以后我们就有办法让他们给我们做更多的贡献!”
李宽没有把话说的太明白,不过这反而让武媚娘更加宽心了一些。
因为她完全可以按照她自己的理解去解读李宽的话。
这聪明人的脑子一多想,那就什么事情都想的到,什么东西都敢想了。
武媚娘甚至都觉得李宽是不是总算是想通了,开始有一些别的想法了?
如果是这样的话,别说是一个怀表行业,就是再放弃几个行业,也是完全值得的呀。
第944章
连锁反应
杨氏茶叶大厦的人气越来越旺盛了!
连带着附近的客栈、酒肆,生意都变得好了不少。
这让杨本满非常开心。
因为大厦的名气越大,影响力越大,他的冠名权就越能发挥作用。
不过,负责杨氏茶叶大厦具体运营的王富贵,却是比杨本满要更加开心。
因为这几天,他发现杨氏茶叶大厦里面的商铺,变得更加抢手了。
之前还有几间位置不是特别好的,人家嫌弃价格贵,一直都没有租赁出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39/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