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117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70/2214


“我也不是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但是关键是我把房子卖了,拿着这些钱去干什么呢?”
杨本满的话,让令狐无疆哑口无言。
是啊,房子卖了的话,杨本满应该把这些钱拿去干什么呢?
如果只是简单的几百贯或者几千贯钱,都还好说。
可是以杨本满持有的房产数量,一旦变现的话,那就是十几万甚至是几十万贯钱。
这么大一笔钱,还真的不知道要拿去干什么。
杨家的主业是茶叶,哪怕是把现在的茶园规模扩大一倍,也不用不了这么多钱。
再说了,茶叶现在很挣钱,各个勋贵世家都纷纷的开始建设茶园,过个几年还能不能维持这么高的收益,杨本满心中也是没有数。
眼下的房产,反倒是杨本满比较看好的。
大唐各行各业如今都在快速发展,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到长安城来生活。
而这些收入不错的匠人、帮工、商家,都是需要购买房子居住的。
哪怕他们买的都是比较廉价的房子,也会促进房产价格的进一步上涨。
毕竟,你今天住了便宜的房子,明天就会想要住的好一点的。
一步一步的传递下去,最终整个长安城的房子价格都会不断上涨。
这也是杨本满虽然看到作坊城的房子价格已经比较高了,但是也还没有出售卖房的重要原因。
“如今比较火爆的就是出海贸易,以及跟它相关的造船行业。杨御史您有没有考虑直接自己把茶叶卖到海外去呀?”
令狐无疆看到杨本满愿意跟自己聊天,忍不住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如果说十几年前,出海对于大家来说还是非常陌生,觉得出去了就是九死一生,很难回来;那么现在对于大唐来说,就已经是司空见惯了。
伴随着海外贸易航线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再加上东海渔业登州造船作坊的飞剪船的快速普及,航海虽然还是一件风险很大的事情,但是已经不至于让他谈出海色变了。
“如今大唐的茶叶,主要是各州府的勋贵百姓购买,还有就是草原部落中的牧民们购买,出海贸易的主角,还是以丝绸、瓷器、玻璃镜子以及新兴的棉布为主,茶叶还不算特别多。”
杨本满作为长安城里有数的投资高手,自然对各种商业事情都比较关心,也颇为了解。
作为大唐赋税收入最主要的新增来源,出海贸易的兴盛,让市舶税快速的增加,已经成为举足轻重的一个税种。
从这个赋税的变化之中,杨本满就能够推导出每年大概的贸易额。
“以前草原上的胡人,也是不喝茶的;甚至十几年前,整个大唐的茶叶产量都不见得有现在的两成那么多。但是经过了西北贸易的推广,草原上的茶叶消耗量,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数字。
属下觉得既然草原上不喝茶的胡人能够变成茶叶的消耗大户,那么海外的那些蛮夷呢?应该也是有希望变成茶叶消耗大户的吧?”
令狐无疆的这话,让杨本满忍不住刮目相看。
一直以来,杨氏茶叶都是没有自己亲自开拓海外市场,只是通过卖给一些海商,每年有一些杨氏茶叶流到了海外。
但是数量非常有限。
在此之前,也不是没有人去海外推广茶叶,也在倭国和新罗等地取得了一点点效果,但是效果有限,所以杨本满就没有太当回事,反而是把发展重心继续放在了草原部落的茶砖售卖上面。
因为这事杨氏茶叶最主要的利润来源。
“你这个建议不错,我回去认真的考虑考虑!”
……
五合居中,长孙冲跟郑海坐在一间雅间里品尝着最新的美食。
不过,气氛却是有点沉闷。
渭水钱庄的事情,给他们两个带来的冲击还是挺大的,让他们到现在也没有完全缓过来。
“长孙兄,昨天作坊城的历德雅舍,售价已经到了五个银币一平米了,如此天价的房屋,居然在半天之内就销售一空。
我要是没有记错的话,那一块地其实是在作坊城的边缘,也就是因为颐和园和六部的衙门修建在附近,所以才成为作坊城的一个独特富贵区域。当初长孙家把作坊城的那几万亩土地出售给楚王府,距离颐和园似乎也不是很远吧?”
郑海这话,简直就像是在往长孙冲的伤口上撒盐,让原本情绪就有点低落的长孙冲,更加郁闷了。
“那个房价明显是不正常的,就连长安城内的房子,都没有那么昂贵。我已经安排人在《长安晚报》上面刊登文章,提醒百姓们注意这个风险。”
“听说楚王府准备把历德雅舍打造成一个精品住宅区,将会参考颐和园的建筑风格,修建成江山山水风格的庭院,所以哪怕是价格很昂贵,也有许多官员和富商抢购。
再加上他们跟大唐皇家钱庄推出一成首付的优惠活动,大家买起这些房子来,压力就没有那么大了。”
历德雅舍的房子卖的那么玄幻,郑海显然是好好的研究了一番。
“那又怎么样?毕竟只是一个房子而已啊,五千贯钱起步的价格,实在是太扩张了。许多人倾家荡产,也就换到了一套房子而已,到底值不值呢?”
嘴上虽然这名说,长孙冲的心里却是在滴血。
谁知道李宽会把颐和园修建在那里?
要是早知道的话,哪怕是高一倍的价格,长孙家也不会把那附近的几万亩地出售给楚王府啊。
这要是现在在那些地方修建房屋,直接就可以获得几倍,甚至是几十倍的收益。
阿耶当初让自己跟风去买附近的土地,本身是没有问题的,只是自己持有的时间不够长久啊。
“作坊城的大势已成,阻挡是阻挡不住了。我昨晚跟家中长辈商量了,准备在作坊城旁边购买一些土地,然后也模仿作坊城的风格修建房屋。
那些在作坊城内买不起房子的匠人,可以考虑去买我们修建的房子。长孙兄,你有没有考虑我们两家一起动手呢?”
虽然在作坊城的带动下,附近的的土地价格已经涨了好几倍,但是跟作坊城的房价比起来,还是非常的低的。
“长安城中,有这个想法的人,可能不只是你吧?”
长孙冲没有拒绝,但是也没有答应。
“那是自然,但是别人都有信心,我们干不过楚王府,还能干不过其他人吗?”
郑海这话,长孙冲接不下去了。
“我回去考虑一下,尽快给你答复!”
很显然,长孙冲的心中,也有了一丝松动。
对付李宽,他已经没有信心,但是其他人的话,他还是很有自信的。
第967章
变化中的辽东道
辽东道的冬天,比长安城来的更早一点。
眼看着长安城刚刚开始降温,这里已经迎来了贞观十七年的第一场雪。
洁白的雪花漂亮在大地,飘满了辽东道生产建设兵团的管辖区域。
“郑化,今天下雪,你还要去上工啊?”
杨家村中,杨洋看到郑化裹着一件大棉衣,正往兵团驻地而去,不由得问了一句。
“村长,我听说辽东米酒作坊出产的米酒,在室韦人和靺鞨人那里卖的特别好。一小坛两斤装的米酒,就可以换回来好几块上等的兽皮呢。如今已经有不少商家在作坊门口排队,就等着采办米酒呢。所以哪怕是下雪,我也得赶紧去作坊帮忙,不能耽误了米酒的制作呢。”
郑化今年一下就多了两个儿子,才二十一岁的他,立马就觉得身上的担子变得重了很多。
所以在种植的水稻收割完毕之后,立马就带着两个奴仆去辽东米酒作坊当帮工,家里留着婆娘带看小孩。
而这辽东米酒作坊,则是今年下半年才刚刚建设好的酿酒作坊,是楚王府支援辽东道生产建设兵团的第一家作坊,也是辽东道生产建设兵团下属的第三家工厂。
前面的水泥作坊和青砖作坊,都是属于技术很成熟的作坊,不需要楚王府帮忙,薛仁贵自己就可以找到合适的匠人来修建,甚至连水泥的专利费都不用给。
但是酿酒作坊不一样!
如果只是传统的还好,难度不是很高,薛仁贵随便也都能够找到匠人。
可高度酒作坊就不一样了。
除了洪州豫章县那个阿塔图搞出了一个白云边可以算是高度酒,其他的有一个算一个,都比不上楚王府的烧刀子。
辽东道的冬天非常冷,不要说其他人,就是薛仁贵自己就非常喜欢喝烧刀子。
但是从长安城运输到辽东道,路途遥远不说,还很容易给弄碎了,因为大部分的路途都是走的陆路,运输的量也比较有限。
偏偏辽东生产建设兵团如今大量的开垦良田种植水稻,今年的稻谷大丰收。
薛仁贵自然不会嫌弃粮食太多,但是可以预见,明年的粮食会更多。
辽东生产建设兵团自己是吃不掉这么多粮食的,可要只是单纯的卖粮食的话,哪怕辽东城的大米价格比长安城高了两三成,一户人家能够挣到的钱财也非常有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70/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