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119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94/2214


所以,很快的,就有了许多什么都不懂的百姓涌入到大唐股票交易所,纷纷拿着银票要购买股票。
“伊藤君,今天还是买青雀葡萄酒吗?”
人群之中,久保田七郎跟伊藤浩之也在研究着股票。
因为交易的股票数量快速增加,大唐股票交易所如今有一百多个专业的人员负责处理股票的买卖事宜,确保每一支股票都有一个专人在负责。
这些人员,基本上都是从观狮山书院等各个书院里头招募的,每个月的工钱非常的高,很是受到一些学员的青睐。
“买,就买青雀葡萄酒!你看到昨天《曲江日报》上面的报道了没有?那个号称是长安城投资之神的杨本满都在报纸上说,他认为青雀葡萄酒的股价短期可以去到三十文,长期可以去到三百文钱,现在只是十八文钱而已,你有什么好担心的?”
大唐股票交易所对于股票买卖的人员没有设置什么限制,只要你拿着钱财,就可以购买自己想要的公司的股票。
伊藤浩之作为倭国副使,在长安城已经待了几年了,对于大唐的了解还是非常深入的。
就炒股这件事情上面,他最喜欢的就是听报纸上杨本满那些专家的意见。
至于专家是不是夹带了识货,那就压根不是他考虑的范畴。
“我们手头上就只有五百贯钱了,要是都买完了之后,就没有钱财继续买其他的股票了。我看那个东太平洋公司的股票,已经比去年跌了一半多了,看着样子,似乎还会继续下跌。
就像是昨天,明明整个大唐股票交易所里面九成多的股票都在上涨,但是东太平洋公司却是又创造了一个新低,实在是让人很是无语。”
久保田七郎作为伊藤浩之的得力助手,自然是想到了什么就说什么。
去年的时候,伊藤浩之觉得东太平洋公司会跟东海渔业一样,在海外获得巨大的好处,股票的升值空间巨大,所以拿出了大量的钱财去购买东海渔业的股票。
眼下这些钱财已经凭空蒸发一半多了。
“那就把东太平洋公司的股票卖掉一部分吧,我们转为购买青雀葡萄酒。这段时间,大家都看好青雀葡萄酒,我们跟着去买就可以了。”
伊藤浩之的财经知识谈不上多么的专业,更多的时候,他都是靠着感觉,然后再靠着一些所谓的专家意见,就开始确定了买卖的股票。
大唐股票交易所,已经成为他最喜欢去的地方了。
“那……那好吧!”
久保田七郎见伊藤浩之还要继续购买青雀葡萄酒的股票,也是很无语。
不过,既然老大有吩咐,那么不管自己认可也好,不认可也好,肯定是要去做的。
这一点觉悟,他还是有的。
“久保田,你要是还有私房钱的话,我建议你也继续买点青雀葡萄酒;如果你觉得青雀葡萄酒实在是上涨的太多了,那你可以考虑买一点崔氏红酒或者奔富葡萄酒,反正这几家生产葡萄酒的作坊,他们的股票都是可以买的。这是报纸上的专家都说过的,你放心去买就行。”
依靠着看报纸来掌握财经知识的伊藤浩之,不予余力的劝说久保田七郎购买葡萄酒股票。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伊藤浩之显然也是有这种情怀的。
“我……我今天先再看看,如果明天这些股票还是继续上涨的话,那么我就去买一点。”
很显然,久保田七郎还是有一些闲钱的。
只是他的胆子没有那么大,没敢直接全部拿去购买股票。
“要抓紧哦!出手的越慢,损失就越大,到时候你自己算一笔账,就会心疼的想哭!”
伊藤浩之看到久保田七郎没有下定决心,倒也没有强迫他。
但是,久保田七郎没有下定决心,并不表示其他人也没有下定决心。
第986章
贪婪是本性
东莱郡王府。
李泰这段时间的心情,就跟过山车一样,起起伏伏的不断的刺激着他脆弱的神经。
如今,每天他都至少要询问下人今天有没有新的消息过来。
飞鸽传书这种方式被李宽搞出来之后,现在早就成为了各个勋贵富商大规模采用的通讯神器。
长安城的养鸽人,如今都算是一种非常吃香的匠人。
“好!太好了!父皇还是关心我的,他没有忘记我!”
李泰看到杜楚客说李世民将青雀葡萄酒赏赐给百官,并且把它作为颐和园内所有宴席的指定用酒,自己还每天都饮用一些,心情非常激动。
在离开长安城的时候,李泰觉得自己被这个世界抛弃了。
以前舔着脸来魏王府拜访的官员,不见了。
以前跟自己称兄道弟的勋贵们,也不见了。
至于宗室子弟,除了李宽来送了自己,其他人更是连影子都没有看到。
曾经的天之骄子,现在却是落到这个场面。
那种巨大的落差,让李泰难以接受。
再加上好一段时间李泰都觉得李世民对自己已经不问不顾了,所以他刚到莱州的时候是非常消沉的。
“王爷,幸亏有陛下出手帮忙,否则在那清河崔氏的有意打压下,我们的青雀葡萄酒就真的可能昙花一现,或者不温不火的持续下去呢。哪像是现在,高端销量一下就遥遥领先,那崔氏红酒,估计要后悔自己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
东莱郡王王妃阎氏满脸笑容,俏生生的站在李泰身边。
两人的身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虽然今年对于李泰来说,是非常艰难的一年。
但是他的体重一点也没有下降,反而上涨了不少。
难道这就是压力肥吗?
“难怪以前二哥总是要不予余力的打压那些世家大族,这些人早年间几乎垄断了大唐所有的挣钱行当,其他人只要进入,就会遭受到他们不予余力的打压。为了自己的利益,他们是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偏偏以他们手中掌握的资源,一般的作坊和铺子还真不是他们的对手。”
李泰原本觉得自己是一个商业奇才,制定的推广方案可以轻而易举的让青雀葡萄酒在长安城里站稳脚跟。
要知道,每一个广告词,都是他绞尽脑汁,查阅了许多过往案例之后写出来的。
哪知道,这些看起来很完美的方案,在崔氏红酒的打压下,轻而易举的就失去了效果。
要不是李世民不讲武德的亲自出手帮忙,李泰还真不知道接下来要怎么反击呢。
“财帛动人心,我们自己生产了葡萄酒,就很清楚这里面的利润空间有多么的大。特别是那些高端的葡萄酒,用一本万利来形容也不算过分,清河崔氏自然不想我们进来分一杯羹了。”
东莱郡王妃作为阎立德的女儿,阎立本的侄女,自然也是有几分见识。
也正是这段时间她不断的给李泰信心,才让李泰彻底的走出了低谷。
“嗯,眼下大势已成,清河崔氏再想打压我们的葡萄酒,已经没有希望了;反过来,我们不找他们麻烦就不错了。莱州如今的葡萄种植已经形成一定规模,我觉得可以继续扩大,把我们的青雀葡萄酒作坊建设成为大唐最大的葡萄酒作坊。”
李泰好歹也是李世民的儿子,曾经有实力争夺皇位的亲王,格局自然不会拘泥于小打小闹。
既然已经开始进入葡萄酒酿造行业,李泰就准备把自己的作坊建设成为大唐第一的葡萄酒酿造作坊。
正好莱州这里的环境似乎很适合葡萄的生长,李泰觉得完全可以把葡萄种植和葡萄酒酿造作为莱州的主打产业,在东莱郡王府的带动下,让莱州的葡萄酒走向整个大唐,走向整个世界。
“王爷说的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王爷如今身为东莱郡王,自然也要为莱州的百姓谋一些福利。这葡萄的种植,明显比种地的收获要更大。
而莱州既不像登州那样有着出色的产业,也不像朔州一样可以大规模的种植棉花,甚至还不如广州那边可以种植甘蔗,跟长安城就更没得比了。
但是莱州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却是很适合葡萄的生长。我尝试过长安城的葡萄,也吃过莱州不少地方出产的葡萄,不管是从外观上面来看,还是从口感上区分,莱州这里的葡萄都要比长安城的好很多。
这也就意味着莱州酿造的葡萄酒,质量可以比其他地方的更好。当然,长安城那些报纸上面说葡萄酒需要窖藏,窖藏时间越长,品质越优秀,这也不是没有道理。
王爷你已经在安排这方面的事情了,可谓是想在了别人的前面。不过,我觉得我们可以在莱州各县都分别建立一个酒庄,挖掘专门的酒窖用来储存葡萄酒。不同的地段,出产的葡萄也好,酿造的葡萄酒也好,肯定会有一些区别。
长安城里不是有人说我们不同款式的葡萄酒,其实是一样的吗?我觉得针对这个指摘,完全可以通过出产地和出产年份的不同来区分葡萄酒的档次,将我们青雀葡萄酒的等级划分的更加层次分明,让葡萄酒的款式更加丰富。”
长安城来的那些消息,李泰都没有瞒着自己的王妃,所以阎氏对那些流言都颇为清楚。
不得不说,崔氏的下手是又狠又准。
他们散播出来的那些说法,其实不能说有问题,甚至还是颇有道理的。
只是在散播过程之中,有意无意的跟青雀葡萄酒结合在一起,故意打压他们。
而阎氏的这个方案,则是针对青雀葡萄酒存在的硬伤,一一作出改善。
如今有李世民的鼎力支持,青雀葡萄酒完全具备足够的时间来改善这些问题。
过个几年,等到青雀葡萄酒的产品等级区分做的很精细之后,就很难再有人敢说他们每一款的葡萄酒都差不多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94/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