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12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0/2214


所以今天大家会看到一些倭国人很奇怪的姓氏,什么山下啊,河边啊,猪口啊,犬养啊之类的,这都是明治维新的时候,政府为了征兵方便,要求所有人都要给自己起一个姓氏。
很多大字不识一个的老百姓怎么起姓氏啊?
住在山下面就姓山下,住在河边就姓河边,反正五花八门,一般人完全搞不懂倭国人的姓氏为何那么奇葩。
“咦,今天怎么这么早就有船队进港?有点奇怪啊。”三太郎像往常一样走在码头上,视力很好的他一下就发现了地平线上冒出了几艘海船。
远远的看到了港口,东海渔业的船队航速全开,直接朝码头而去。
“奇怪,这船不是难波津的,也跟以往百济过来的船只不一样。”
飞剪船三张帆都张开,船队呈箭头状的靠近了码头。
这年头的港口,连大唐都只有广州、泉州等少数几个港口有专门官员管理,难波津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
不过,这么几艘造型奇特的船只突然闯进来,立马就有一些人快速去通知本地的官员。
“楚王殿下,这里是难波津,是下国最大的港口,从这里去奈良,只要一到两天路程。”
时隔两年多,犬上再次回到倭国,心中难免有些激动,不过,他知道这个时候把李宽招待好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难波津?看着位置,倒是个天然的良港。”
李宽在船上的时候看过海图,知道难波津就是后世的大阪港,位置优异是毋庸置疑的了。
“犬上君,犬上君,真的是你回来啦?”
一名倭国官员模样的人快速的迈着八字脚走了过来,O型腿让人看得一阵别扭。
“苏我大目,还不快来见过上国大唐的楚王殿下。”犬上山田一看对方把重点放在自己身上,赶紧往后退了两步,并提醒了一声。
“下臣苏我七郎见过楚王殿下。”
苏我七郎作为难波津的大目(官职,类似大唐的县令),在倭国算是比较有见识的,犬上这么一提醒,他立马就反映过来了。
“苏我七郎?苏我氏的子弟?”
李宽玩味的看着苏我七郎,根据他对倭国历史零星的认识,知道苏我家在倭国曾经是权势滔天的存在,不知道现在当家的是谁。
“楚王殿下,下国的大臣苏我虾夷是苏我七郎的伯父。”犬上在一旁补充解释道。
“大臣是什么职位?”
倭国学习华夏基本上也就是从隋唐开始的,眼下还只是学了一个皮毛,很多官员的称呼,犬上不解释的话,李宽还真没啥概念。
“殿下,大体上相当于贵国尚书左仆射。”
“苏我大目,这码头左边这片地,本王要了。”李宽也不管苏我七郎答不答应,“薛礼,你带二十名护卫,还有那些水手留在码头,看守好船只,没有本王的允许,任何外人敢登船,格杀勿论!”
“王爷,这码头的地都是有主的,请恕下官没有办法给你。”
苏我家在倭国权势滔天,苏我七喜看到李宽这么霸道的直接就手指一指,就说这地我要了,当然不爽了。
李宽压根就不再理会他,直接吩咐犬上,“小犬,你是地主,你去找些牲畜来帮忙运输货物,今天在难波津住一天,明天直接去奈良。”
苏我七郎脸色难看,但是看到席君买和王玄武手按在刀柄上,大有一言不合就拔刀相向的意思,也不敢有任何意见。
在倭国,就没有必要和他们讲那么多道理,谁的拳头硬,谁就是道理。
反正李宽要让倭国人知道,别惹大唐,一惹就揍你!
……
难波津码头附近有一条商业街,左右两边全部是各种各样的铺子,木质的招牌高高的挂在铺子上方,一派繁华热闹的景象。
不过,路上行走的倭人,大部分都是面有菜色,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
既然到了倭国,李宽就准备自己走走看看,至于犬上,作为倭国使臣,回国后就立马先急匆匆的回奈良复命了,留下九条明天陪着自己出发。
“王爷,我看这倭人贫穷远甚我大唐,我们和他们贸易,意义似乎不是很大呢?”王玄策有点失望的看着路上的行人。
“玄策,普通倭国老百姓非常贫穷,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倭国那些贵族的财富,却是要比你想象的要多,特别是倭国的金矿银矿比我大唐还多,几百上千年积累下来,绝对会让你大吃一惊的。”
不管是哪个国家,贫穷和富裕都是相对的,再穷的国家,也有土豪。
“王爷,那里有一家看上去大一点的铺子,要不我们进去看看,顺便打听一下我们带来的货物的行情?”
王玄策觉得不管李宽说的对还是不对,都要先搞清楚一下船队带来的东西到底在倭国价值多少,毕竟大家都第一次搞海贸,有点摸不着情况。
“行,那就进去看看吧,省的到了奈良被那帮倭人给坑了。”
第153章
用等重的银子换
三太郎看着门外的一行人,有点紧张,又觉得有点激动。
今天早上在码头上发生的事情,他是亲眼目睹了。
大唐的楚王殿下来了,这个消息也在最短的时间传遍了倭国的港口。
这是一个机遇!
千载难逢的机遇!
不等李宽一行人进入铺子,他就主动的迎了上去,“这位贵人,请问你想买点什么呢?”
李宽扫了一眼铺子里的摆设,“我们先看看你这都有什么东西。”
“贵人,到了难波津,你来我三太郎这铺子就算对了。不是我自夸,货物比我齐全的,价格没有我优惠;价格比我优惠的,质量没有我家的好。您看,就比如这鲍鱼,就是北边虾夷地出产,绝对没有哪家的比这好。”
“三太郎?你这汉话说的倒是不错,跟谁学的?”
对于这个三太郎自卖自夸的行为,李宽不置可否。
不过,鲍鱼是北海道附近,也就是现在的虾夷地的最好,这个信息倒是和李宽了解的相符合,无形当中让三太郎的话可信度上升了一个等级。
“回贵人,我这汉话是跟一个东渡难波津的高僧学的。您在码头向西北望去,那里有一座山坡,圣德太子在那修建了四天王寺,那个高僧就是四天王寺的。”
“你这还卖人参?”
“是的,百济偶尔有商人过来,我跟他们有一些固定的合作。”
“没想到你居然还懂的做贸易生意,你这铺子还挺大的?怎么不见有瓷器贩卖呢?”李宽在铺子里转了一圈,大概对三太郎的实力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好叫贵人知道,瓷器这等贵重物品,往往都是奈良的贵人们最喜欢,放在难波津反而卖不出好价钱。”三太郎说着说着突然灵机一动,“贵人,您要是有瓷器,我这里也是买的。”
“三太郎,要是有瓷器的话,你这是怎么一个买法呢?”王玄策在一旁问道。
“这个要看瓷器的具体情况,但凡是上好的瓷器,我绝对高价收购。”
三太郎一看有戏,激动的想要跳起来。
“杨七娃,你跑回去拿几个瓷器过来。”
总共离码头也没多远,王玄策干脆让杨七娃跑回去取样品过来;这个杨七娃,作为飞剪船上的瞭望手,跟很多人都混熟了,王玄策就顺手让他跟在自己身边。
“在这难波津,交易最多的东西是什么?”
乘着杨七娃回去东西的间隙,李宽继续了解倭国的一些情况。
“回禀贵人……”
“别贵人贵人的了,本王来倭国,想必很快你们都知道了。”
王玄策:“这是我们大唐楚王殿下!”
“回禀楚王殿下,这难波津,交易最多的是大米。”三太郎赶紧改口,同时握紧了拳头,觉得自己的机会真的来了,只要抱上大唐楚王殿下的大腿,以后自己必定会是难波津最大的商人。
“大米?”
这个答案和李宽想象的不大一样。
“是的,楚王殿下。”
“为何会是大米?”
“因为在难波津,大部分的交易都是使用大米进行结算。就比如小人这店里的鲍鱼,要是本地人来买的话,那价格就是一百斤大米换一斤鲍鱼。”
三太郎赶紧解释了一下原因。
“你们不用铜钱吗?”
“额……”三太郎觉有点不知道怎么回答,“确实是不用的,但是贵人想必好奇为何我们不使用。我有收过几枚上国的开元通宝,这开元通宝做工精美,每一文的重量都是一钱,非常固定;但是在倭国,是没有人能够铸造出这么精美的铜钱,甚至听说有藩国自己模仿铸造过铜钱,但是那个铜钱一捏就碎了,画面也很模糊……”
听三太郎这么一解释,李宽倒是想明白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0/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