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12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7/2214


“以金银来论财富的话,倭国自然是不穷的;但是以物质来衡量的话,倭国那是穷的不能再穷了;同样一两银子,在倭国的价值和在大唐是完全不同的。”
“说的也是,倭国就像王爷你说的那样,有金银矿山,积累了几百年,金银是不会少的。”
虽然九条信一就在旁边,李宽和王玄策都没有避开他的意思。
就以九条最近的表现来看,他就是想要下李宽这艘船,也是没有机会了。
要是没有了李宽的庇佑,九条家在倭国估计很快就会被苏我家组织人手联合瓜分、收拾。
九条信一对此也有清醒的认识。
“王爷,其实倭国有很多土藩,各地的藩主手中也都是有不少财富的,这个货物,哪怕是每个月来一次,也是能够卖出去的。”
九条主动帮李宽出谋划策。
“九条君,你这个信息很重要。这样,这次的拍卖所得,你拿五千斤白银走,以后我们定下一个规矩,但凡是本王的船队运到倭国的物品,都由你负责去处理,最终本王分给你半成的钱财。”
无利不起早,九条为何抱自己的大腿,李宽心中自然有数。
不会真的飘飘然以为自己王霸之气来了。
“王爷,半成太多了。王爷从大唐把物品运输到倭国,需要冒很大的风险,下臣拿半成的一半就可以了。”
财帛动人心,不过九条还算头脑清醒,知道只有抱着李宽大腿,自己有很多办法从其他地方捞钱,贸易所得虽然很大,但是这钱烫手,不好拿。
“行,识时务者为俊杰,九条君你以后但凡在倭国碰到什么问题,都可以找本王帮忙。难波津那里,本王以后会留一批护卫在那,这个数量会慢慢增多,到时候你有问题,直接去难波津东海渔业的分号。”
出来一趟,差不多就挣了大唐十分之一的财政收入,这种事情,可是比吸王毋还容易上瘾,李宽自然不会轻易放弃。
“王爷,有一件事,不知道该不该提……”九条斟酌了一下,表情有点纠结。
“说吧,没什么好顾虑的,本王过几天就准备走了,有什么问题统统一并解决。”
“那些瓷器也好,鲸油蜡烛也好,亦或是玻璃镜子,在长安城售价多少,这次遣唐使当中,许多人都是明白的。这里头差价巨大,难保有些人会自己去大唐。”
九条这么一说,李宽就知道他担心的是什么来了。
事实上,自己也有在考虑怎么垄断这么生意。
不管什么时候,垄断才是最挣钱的。
“哼,九条君,就以倭国现在的造船水平,能够派出你们去大唐,就已经是把全国的造船匠人都集中在一起了才造出能够出海的船只吧?这个造船作坊在哪里,你一定知道咯?”
“下臣自然是知道的,其实最主要的造船作坊就是在难波津,其他地方也还有一些小作坊,但是基本上只能造一些小渔船。”
“从海外来难波津,基本都是要经过和歌山那块海域吧?”
李宽心中一边在衡量,一边在确认一些消息。
“没错,王爷,新罗和百济的船只,全部都是走的这条海路,但是实际上,走和歌山对面的鸣门海峡也可以到,就是要绕路。”
“行,本王明白了,你放心,今年之内,和歌山旁边的岛上会有一群海盗的到来,到时候这些海盗会袭击难波津的造船作坊。以后哪些造船作坊能制作海船或者大的渔船,你就告诉东海渔业在难波津的分号,自然有人会去处理。”
在这个年头,李宽也懒得和倭国人讲什么人权,这些造船作坊危害到了东海渔业的利益,自然就会有人去让它消失。
九条听了心中一颤,不过却是更加坚定了抱大腿的决心。
“还有,你找个机会和犬上山田,以及遣唐使当中有点身份的人提醒一下,有些话可以说,有些话说了对谁都没有好处。如果有人不听话……”
“王爷,你放心,要是有人敢坏王爷大事,下臣就去把他们给收拾了。”
除了犬上山田的地位原本在奈良比九条要高,其他人九条压根没有放在眼中;如今抱上了李宽的大腿,犬上要是敢跟自己过不去,他也有信心对付得了。
“还有一件事,本王想问一下,这个倭国是不是有个地方叫做石见?”
今天受到那么多金银的冲击,让李宽想到了倭国历史上大名鼎鼎的石见银山,那可是巅峰时期占据了世界三分之一产银量的超级银矿,一定要想办法控制在手。
只要能够开发石见银山,李宽就可以考虑在大唐推进货币改革了。
如今的大唐,还是属于开元通宝、绢、布等多种物质共同充当货币作用的混乱局面,伴随着登州商业的不断发展,这个局限性越来越明显。
要是能够推广银币和金币,应该可以大大的改变这种局面。
至于更进一步的推出纸币,李宽觉得步子大了还是算了。
“石见?”九条思索了一会,“没有听说奈良附近有叫做石见的地方,但是在西部靠近新罗的方向,倒是有一个石见国。”
第161章
人手不足
“石见国?有没有听说那里有产白银?”
李宽也不确定九条说的石见国是不是传说中石见银山的所在地,但是如果那里现在就有产银的话,那么十有八九就没错了。
“石见国是一个非常小的土藩国,有没有产银下臣要去打听一下,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那里即使现在有出银子,也不会很大。”
九条猜测李宽打听石见国,可能是听谁说过那里产银。
“没事,你把石见国的情况打听清楚,尽量详细点,到时候通过东海渔业在难波津的分号传给我。”
李宽现在是打算把难波津建设成为自己在倭国的重要据点了,打的名号自然不能是楚王府,要不然倭国朝廷估计下不了台。
这个时候,东海渔业就是非常适合的一个幌子了,
反正现在楚王府的晒盐作坊也好,造船作坊也好,亦或是咸鱼作坊,都是属于东海渔业旗下。
东海渔业,将会是大唐的东印度公司。
“下臣明白。另外,下臣还有一个不请之请?”
“直接说!只要本王能够做到的,都没问题。”
“多谢王爷,事情其实很简单。小女杏香和犬子浩之,下臣希望他们能够常随王爷左右,给王爷端茶倒水,替下臣尽尽心意。”
“九条,你我之间已经不需要这样的了。”
李宽自然知道九条这话是什么意思。
杏香的话,不用说了,大家都以为她是李宽的人了;关键是浩之,九条把自己的儿子送到李宽身边,其实就相当于让他作为质子了。
其实,九条的这种想法,李宽倒是能够理解,只是觉得自己确实不需要这样来控制他。
说句不好听的,九条要是敢背叛李宽,他有无数种方法来收拾他。
再说了,九条要是背叛了李宽,不用等李宽动手,倭国人自己估计就先把他生撕了。
“王爷,这是下臣的一片心意。浩之作为九条家的嫡长子,自幼学习汉学,还会新罗和百济那边的语言,留在王爷身边,哪天王爷想要了解倭国的情况,也可以直接问。”
“浩之还懂新罗语?”
“是的,新罗官方虽然也跟倭国一样,以说汉话为荣,但是还是有不少人是不识汉字,也不会说汉话的。”
“行,既然如此,那本王同意了。你放心,跟在本王身边,我不会亏待他的。”
……
奈良城门,不管是自愿的还是非自愿的,舒明天皇和苏我虾夷等一帮倭国贵族都来送别李宽一行。
李宽在和他们一番客套之后,骑着九条准备的倭国马往难波津而去。
“王爷,这倭国的马也实在是太矮了,我感觉就跟骑驴子一样。”
程处默觉得自己的脚跟稍不小心,就要碰到地面的石头,很是无语。
“有马给你骑就不错了,莫非你还想走着回去不成?”
倭国马虽然矮小,但是耐力还不错,李宽倒是觉得搞一批给难波津的东海渔业使用也是不错的。
这一次,九条信一花费了不少心思才搞到百来匹马,据说这已经是找了奈良城好几家勋贵帮忙的结果。
即使如此,也就只有李宽等七八个人可以骑马,其他的马匹都用来驼运黄金、白银了。
程处默:“下回我非得从登州运几匹马过来不成,这也太不习惯了。”
王玄策在一旁插话道:“海上运输马匹,估计运好几匹马才能活一匹。船舱里用来放马匹的空间如果用来存放瓷器的话,估计可以在倭国换回几万两白银呢。”
听王玄策这么一算,程处默蛋疼了,几万两的马,自己要是骑了,阿爷会不会打的自己下不了床?
李宽:“这两年你是不用想了。但是等以后飞剪船大规模建造了,你想运输几匹马过去还是没问题的。”
“程大哥,要不你还是算了吧,运输马匹的代价太高了。”
房遗爱这个从小没怎么见过银子的家伙舍不得了。
李宽:“账也不是这么算的,玄策那是吓唬你的。瓷器也好,镜子也好,倭国的需求都是有一定定数的,如果一次性运输的多了,或者运输的次数多了,买的人自然就少了,价格也会下跌。所以我们每年要卖多少物品到倭国,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多注意确认之后再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7/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