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129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93/2214


之后的几天,都是李宽自己带着程静雯和武媚娘在登州各处转悠。
“王爷,这是我们造船作坊按照您提供的方案制作的最新飞剪船,上个月刚刚下水,如今在进行各项测试。一旦型号确定,我们新的船坞之中,就会一口气同时修建八艘新式飞剪船,让登州到蒲罗中的航海时间,直接缩短到两个月,甚至是一个多月。”
既然来到了登州,李宽要到自家的造船作坊转一转。
作为大唐最先进、规模最大的造船作坊,这里有超过五千名帮工日夜不休的劳作,为大唐修建一艘又一艘的海船。
考虑到大唐今后需要经常从海外运输各种物资回来,李宽迫切的想要提高海船的航行速度。
就像是去南美洲的希望港,之前李义协他们从长安城出发,几乎花了半年多的时间才到达。
一来一回,什么事情都没有干,一年时间就没了。
这是让人很难接受的速度。
当然,这也跟第一次大家不熟悉海况有关系。
但是,船速不够,也是个硬伤。
所以东海渔业登州造船作坊的研发方向就变成了让海船更快、更快、更快。
在此基础上,再考虑更大、更稳。
“钱三,这最新式的飞剪船,航速可以达到多少?”
看着眼前这艘修长的海船,李宽眼中颇为期待。
飞剪船是木船时代,航行速度最高的船只。
东海渔业登州造船作坊一直都以生产飞剪船作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只是,飞剪船跟飞剪船之间,显然也是有区别的。
眼前这艘挂满了各种帆布的飞剪船,显然充分考虑了航速要求。
“楚王殿下,经过初步的测试,这新式的飞剪船在顺风的情况下可以达到三十五里每小时的航行速度,在逆风的情况下,也能保持二十里以上的航行速度。如果只是在大唐沿海行驶的话,基本上可以日夜不停的前进,半个月就可以从登州到达广州。”
钱三作为楚王府最早的一批造船匠人,如今已经算是造船界的泰山北斗级人物。
眼前的这艘飞剪船就是他负责设计的。
嗯,准确的说是他根据李宽的图纸进行完善、设计的。
“日夜不停也要半个月才能到达广州吗?”
旁边的武媚娘颇为失望的插了一句话。
大唐太大了,如果登州到广州需要半个月时间,那么长安城到广州就需要更长的时间。
毕竟,船只从扬州进入大运河开始,航行速度肯定要比在大海里面要低的。
偏偏楚王府在广州有着非常重要的利益,武媚娘每天都要关注那里发生的事情。
“侧妃娘娘,这船只虽说是日夜不停的行进,但是白天和晚上的航行速度还是有所不一样的。这也就是大家对大唐沿岸的海况比较熟悉,才敢在晚上以较高的速度航行,如果放在南洋等陌生的海域,晚上基本上都只会保留三分之一的帆,让船只在海上慢慢的航行。除此之外,这也跟季节和风向有关系。如果一路都是顺风,又没有遇到什么暴风雨,那么十天时间,甚至八九天时间就到达广州,也不是不可能。”
钱三赶紧在一旁解释了一句。
这么先进的飞剪船,要是楚王殿下和侧妃娘娘还不满意,那他可就要哭了。
“海试都还算顺利吗?有没有什么需要改进的?”
作为一个过渡产品,眼下这个船速李宽觉得倒也基本够用了。
十来天可以从登州到广州,那么到蒲罗中的话也就是二十来天的时间。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一个多月就可以到达齐王港,两个月不到的时间就可以到达永平港,三个月不到的时间就可以到达希望港。
够用了!
后面的船速提高,就得靠蒸汽船了。
“非常顺利!楚王殿下,这飞剪船的船身结构,简直就是天生为远洋航海而生。虽然看起来修长,风一吹就要倒下一样,但是其实这样的结构在海上反而很稳。除非碰到特别巨大的飓风,否则根本就不用担心船只不稳的问题。除此之外,就是钢缆的使用,让风帆可以制作的更大,让桅杆矗立的更高,为船只提供更强的动力。”
说到船只的具体性能,钱三脸上立马就没有了那种畏惧,整个人变得非常自信。
他相信,自己主持设计制作的新式飞剪船,必将成为大唐最经典的海船。
在这艘海船的基础上,可以继续制作吨位更大的船只,也可以制作一些尺寸更小的船只。
总之,只要市场上有需求,造船作坊就可以生产出相应的海船。
“建造船只的木头够不够?油漆够不够?”
有了质量,也需要数量。
不管是人员运输,还是货物运输,大唐现在都需要大量的海船。
特别是蒲罗中的崛起,让大唐跟南洋的沟通变得非常密集。
长安城数得上的勋贵,几乎都将自己的产业发展到蒲罗中或者准备发展到蒲罗中去。
再加上李宽不间断的使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刺激大家出海的热情,大唐对船只的需求,只会增加,不会减少。
保守估计,大唐要从一个陆上强国变成海上强国,至少还需要一万艘的海船。
“有点紧张,但是也算是够用了!登州的木头商人,如今不仅从南高句丽砍伐适合造船的巨木,也大量的从辽东道运输木头来到登州。只是,由于造船作坊对木头的需求太过旺盛,很多木头没有完全干透就被拿去使用,最终可能会对船只的寿命带来一些影响。”
钱三没敢说谎,老老实实的把情况给说明了。
一般来说,用来建造海船的木头,最好就放在阴凉通风的仓库之中阴干几年,这样木头里面的水分彻底蒸发,制作的木船要是保养得当,用个十几年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但是,眼下的木头,基本上都是被放在太阳底下曝晒,不到半年时间就开始进入到造船作坊,被加工成一块块船板。
这种情况下制作出来的海船,哪怕是保养得当,也很难超过十年的寿命。
十年以后,哪怕是船只还能在海上漂,也就只能用在近海运输,或者直接在内河上运输。
因为它已经经受不起大风大浪的摧残了。
“短一点就短一点吧,先解决有没有的问题,后面再考虑其他的。”
虽然有点遗憾,但是为了速度,牺牲一点船只的寿命,李宽觉得还是值得的。
时间就是金钱啊。
大唐没有时间一直等下去。
“虽然现在的海船短了一些,但是过个三四年,情况立马就会变好。登州已经有许多木头商人,开始囤积一部分木头,等到几年后彻底风干再卖给造船作坊。我们自己也修建了几座硕大的仓库,专门用来存放木头。”
“好!不要怕花钱,需要多少木头,大胆的去存储!到时候我也让辽东道生产建设兵团也安排一批人手专门去砍伐木头,你只要安排船只去鸭绿江江口码头运输就行。”
虽然蒸汽机的研发已经接近成功,但是并不意味着船只就立马可以从木船时代进入到铁船时代。
未来十年,甚至是未来二十年,木船绝对还会是主要的海船。
所以李宽自然是支持造船作坊多准备材料的。
反正这年头的土地不值钱,多修建几座仓库,也花费不了多少钱。
但是,船只的寿命如果能够从十年变成十五年,甚至是从七八年变成十五六年,那个意义可就大了。
毕竟,谁也不希望自己家的海船,刚刚在水里面跑了几年,正是挣大钱的时候,却说是不能用了。
“没问题,我们现在使用的木头,就有一半都是来自辽东。在辽东道的北面,有大量适合制作木头的巨木,只要把木头砍伐好,扔到江里面之后,自然就会沿着江水往渤海里面流动,倒是剩下了不少的功夫。”
这个年代,别说是辽东道北部了,就是在大唐的各个州县,都还有许多巨木。
只是,这些巨木普遍都在深山之中,砍伐起来容易,运输起来很麻烦。
所以登州这边的造船作坊,才会把主意打到辽东道。
第1063章
长孙无忌的阴招
当李宽在登州游山玩水,参观作坊的时候,长安城这里也在发生着各种变化。
之前跟在马周身边做事的狄仁杰,在李宽离开长安城的时候,也去到了长安城附近的蓝田县担任县令。
虽然狄仁杰的年纪不大,但是考中进士好几年了,不仅在翰林院有挂名,还在警察总署有职务。
如今调任蓝田县县令,倒也不算破格提拔。
不过,这毕竟是李宽的亲传弟子当中,首个正式走入官场的人物,还是引起了许多人的注意。
“无忌,这狄仁杰调任蓝田县县令的事情,虽然是吏部在操办,但是却是楚王殿下亲自跟陛下提出的要求,我也很难站出来反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93/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