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132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28/2214


“于师,我有点不是很明白这样做的意义。”
反正没有外人,李治倒是非常坦诚的跟于志宁在沟通。
“太子殿下,您迟早是要登基成为大唐的主人。就帝王心术来说,平衡是永恒不变的主题。不管是文臣还是武将,不管是勋贵还是外戚,但凡是有某一方面太过强大了,帝王就有必要扶持一下另外一方。
否者朝中的权利就会脱离帝王的掌控,这对统治是非常不利的。历朝历代,出现权臣乱政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因为朝中的权利分配已经失衡了。
您只要留意一下,不管是长孙无忌还是高士廉,都是曾经或者是现在的吏部尚书,这些年他们在朝堂中安插了多少人手?不客气的说,大唐的朝堂,有一半的官员都算是长孙党!
看来看去,如今也就楚王党有实力跟长孙党掰手腕了!楚王殿下不仅在文官之中有一批支持者,在武将里头更是支持者众多,如今也就是缺少一些自己培养的中上层官员而已。”
于志宁想要借着李治的势,让于家恢复到昔日的荣光,自然是不予余力的在那里出谋划策。
“可是,舅舅在朝中的影响力,我是很清楚的。如今也就是还有房相、萧相等人制衡他,假以时日,朝中就将成为他的一言堂了。但是就这一次的事情来看,长孙家是受害者,我们是不是应该帮舅舅一把呢?”
李治可是长孙皇后的小儿子,自然不想看到长孙家声名狼藉的情况。
但是如果这个出手的人是自己二哥,那他就会变得纠结很多。
“凡事有因必有果!外面有一种说法,楚王殿下会出手对付长孙家,要让长孙家的名声变差,是因为长孙家和高家的人先对楚王府的人动手的。微臣刚刚说过,楚王党如今就缺少自己培养的中高层官员,在此之前,观狮山书院的学员,哪怕是进入到了官场,普遍都还只是一个胥吏,顶天了也就是做到了县令这个级别。
楚王殿下肯定是希望观狮山书院的学员能够在大唐的官场上发挥更大的影响力。所以亲自跟陛下提议,把狄仁杰给安排到了蓝田县担任县令。微臣要是猜测的不错的话,楚王殿下是把狄仁杰当成是未来的宰相来培养了。
我能猜到,长孙无忌和高士廉自然也能猜到,所以狄仁杰一到蓝田县,立马就发生了两起凶杀案,紧接着又有乞丐拦路强制乞讨的事情传出来。
不客气的说,狄仁杰去到蓝田县之后的短短一个月不到的时间里,长安城百姓听到的蓝田县的消息比过去一年都还要多,这显然是不正常的。”
“您的意思是,舅舅安排了人去蓝田县对付狄仁杰?”
李治经常去楚王府,对狄仁杰也算是比较熟悉。
说实在的,这是一个颇受李治欣赏的人物。
“虽然我没有证据,但是我觉得八九不离十。很多时候,谁是某种事情最大的获利者,那么这件事情就最有可能是他推动的。很显然,狄仁杰要是在蓝田县干不下去了,楚王府伸向官场的一只手就被斩断了,这对观狮山书院学员们在官场的发展是影响很大的事情。
而一旦这种事情成真,最大的受益者显然是长孙党一派,毕竟长安城中,敢光明正大的跟整个长孙党过不去的,就剩下楚王党了。”
“如果按你这么说来,这次《金瓶梅》的事情,就是二哥在报复舅舅对狄仁杰下黑手咯?”
“没错!所以这件事,太子殿下您暂时不用说什么,隔岸观火就行。等到某方明显处于下风的时候,你再站在另外一边出出力就行了。
不管是长孙党也好,楚王党也好。如果他们的实力太过强大,那么将来太子殿下您登基之后,就很难真正的掌控朝政。”
于志宁可谓是不予余力的在给李治讲解做官的道理。
这些东西,看书本是绝对学不到的。
就像是后世很多的艺校,老师总是在课堂上告诉你,手艺高低是你成功最关键的因素,你们一定要好好的提升自己的本领。
而只有一些真正关心你的老师,才会在私底下告诉你,其实人脉关系和出生,才是你是否成功最主要的因素。
“我明白了!多谢于师!”
李治只是犹豫了一瞬间,立马就接受了于志宁的说法。
天大地大,他的太子之位最大。
为了坐稳这个位置,为了坐稳将来的皇位,其他的一切都是可以牺牲的。
历史上,他登基之后所做的一切,其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李治,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懦弱,那么无能。
第1090章
经济殖民
“嘭!”
长孙府中,长孙冲忍不住将手中的茶杯摔在了地上。
“那孔颖达是吃错了药了吧?这《金瓶梅》跟他们孔家有什么关系,他整天纠集一帮人在那里声讨《金瓶梅》干什么?他要说白话文不好,也不要天天对着《金瓶梅》来说事啊。”
在长孙家的打压下,有那么几天的时间,《金瓶梅》的热度急剧下降,销量也同样下滑了不少。
但是,没想到那个孔颖达那么积极,怼天怼地怼空气,跟《金瓶梅》搞上了。
他不仅自己亲自下场,还拉着国子监一帮教谕和学员在那里抨击《金瓶梅》。
结果《金瓶梅》的销量不仅没有下滑,反而上涨了。
这固然让孔颖达很不爽,但是最不爽的是长孙冲啊。
“表哥,要不要我们派人去东西两市各个书铺里头警告一下,让他们不要售卖《金瓶梅》了?”
高瑾也很是郁闷。
虽然长孙冲比他更加倒霉,但是他高家如今也算是声名狼藉了。
家中的女眷,这段时间都不敢出门,免得被人认出来之后指指点点。
他们什么时候受过这种委屈啊?
“警告有什么用?这些书铺,许多都是背后有人东家的,人家未必就肯给我们面子。再说了,哪怕是人家明面上不售卖了,你也管不住人家私底下售卖啊。归根结底,还是那个李宽太过缺德,搞出这么一本书来恶心人。”
长孙冲现在憋屈的很。
他很想自己也写出一本跟《金瓶梅》一样水准的,好好的抨击一下楚王府。
奈何没有这个本事啊。
“可是任由事情这样子发展下去,那么我们两家的名声可就真的烂大街了。现在《金瓶梅》主要还是在关中流行,没有蔓延到整个大唐,假以时日,那就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了。”
高瑾心中很是着急。
“关中今年的雨水一直都很少,跟往年不大一样。听说这段时间,已经有些地方出现缺水的情况了。如今我们最好就是把大家的注意力转移到这些地方,让大家别整天关注《金瓶梅》了。特别是那孔颖达,他们不是最关心农业的吗?
如今关中道缺水,影响庄稼的生长,他们应该想想办法。再不济,也让舅舅想办法安排一帮官员去到关中各州县巡查,看看怎么治理今年的旱情。”
长孙冲想不到什么好办法,只能在长孙无忌之前提出来的计谋的基础上,做一些变通。
要创造话题很简单,比如他可以直接安排游侠去未来之星幼儿园行刺,到时候搞出一堆伤亡出来,绝对能够吸引长安城百姓的注意力,但是长孙冲还做不出这样的事情来。
那根本就是禽兽不如的人才会选择这个方案啊。
“外面闹得那么凶,颐和园里面却是一点动静也没有!这事也是够怪异的。”
高瑾原本还指望李世民直接下令将《金瓶梅》定义成禁书,这可以很大程度上解决长孙家和高家的困扰。
但是,李世民却是一直都没有出手。
“李宽毕竟也是陛下的血肉,指望陛下在这件事情上面帮我们,是不大现实的。”
长孙冲倒是看得恨透,没有指望李世民站在自己这边。
“哎,说的也是,那就只能指望我们自己想办法转移大家的注意力了!这个时候,要是边疆有什么战事就好了。”
通过战争来转移注意力,缓解压力,这是历朝历代都百试不厌的方法。
哪怕是到了后世,这个方法也还是非常管用。
可惜,高瑾不是李世民,没有办法通过发动战争来转移压力。
……
当长安城因为《金瓶梅》这本书搞得喧嚣异常的时候,李宽一行人却是悄无声息的出现在了朔州城。
“王爷,今年棉花的种植面积相比去年再次增加了三成,整个朔州城外,已经全部都是棉田了。按照属下的估计,今年的棉布价格可能会有一轮大跌,我有点担心棉布价格大跌,导致棉花价格也大跌,从而影响棉农种植棉花的积极性。”
褚遂良站在李宽身边,看着前方一望无际的棉田,脸上是喜忧参半。
一方面,李宽帮他谋划朔州刺史的位置,目的就是让褚遂良在这里大力推广棉花种植,让朔州彻底的成为大唐的内陆城市,而不再是边疆。
另外一方面,通过棉花的推广和普及,让百姓们都有衣服穿,让棉布成为大唐出口的拳头产品,这也算是另外一个目的。
任何一个国家,想要飞速的发展,一定要有外力来借助。
大唐可以通过售卖棉布、丝绸、玻璃、瓷器和钟表、茶叶等商品,从海外换回大量的金银和货物。
就比如南洋的香料,新罗的人参,草原上的羊毛。
利用产品附加值的差异,大唐能够轻而易举的让周边的部落、国家成为自己发展的力量源泉。
通过吸取这些国家身上的养分,来加快自己的发展。
“东海贸易如今已经初步打通了西洋的贸易渠道,今年棉布上市之后,将会大量的运往西洋去售卖;与此同时,倭国和南洋的百姓也已经接受了棉布,到时候这些地方的销量也不会差。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28/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