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134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48/2214


伴随着外面的雨滴快速的降落,一场大雨降临在干涸的大地,也把交易中心里头稻谷契约的价格往下降了好几成。
等到当天交易结束的时候,邓峰账面上就已经浮亏了三千贯钱。
这还是因为他是低价从顾盼盼手中接盘的,要不然这个亏损就要直接去到四千多贯了。
不客气的说,今天的稻谷契约价格,差点就腰斩了。
高价买回来的稻谷契约,邓峰舍不得低价出售。
原本还指望着这个价格稍微往下跌一点,就会有人入场抄底。
没想到,这是一边倒的往下跌。
邓峰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出契约铺子的,整个人跟行尸走肉一样。
贞观十七年挣的钱,今天一个下午几乎就全部亏进去了。
现在还不知道明天会不会接着亏损呢。
最关键是邓峰以前没怎么玩过契约交易,也就是最近才开始慢慢的接触,
没想到今天放手一搏,结果……
“盼盼,你这……你这还真是神了!”
月子弯弯照九州,几家欢喜几家愁。
当邓峰失魂落魄,郭阳暗自庆幸的时候,顾雷却是满脸的不可置信。
今天上午他还不断的劝说顾盼盼不要把稻谷契约给卖了,留在手中慢慢的售卖,结果顾盼盼听不进去。
他以为顾家这一次要大亏一把了,白白的折腾了几个月,占用了几万贯的资金。
结果,只是一个下午,现实就教他认识了什么叫做高手。
原来,自家的女东家,商业水平比老东家要高一大截啊。
自己这些老人,已经有点跟不上节奏了。
“顾管家,这事其实没有什么神不神的,无非就是你相信不相信楚王殿下能不能把人工降雨给搞成功。你只要相信了,那么就会认为稻谷契约价格会下跌;相反的,你要是不相信,自然就不会有这个结论了。”
这个时候,顾盼盼倒是淡定了。
不过,她的心中却是为观狮山书院气象研究所成功的实施人工降雨而开心。
楚王府的一个危机,算是解除了啊。
第1104章
高兴地太早了
长安城这场大雨,足足下了一个多小时。
虽然雨下到了后面,没有那么大了,但是也可以大大的缓解这一场旱情。
至少,渭水里面的水位就上涨了一大截。
许多池塘中快要干涸的状况,立马得到了缓解。
至少池塘里面养的鱼,算是活过来了。
“宽儿,朕问你,今天的降雨,到底是太史局祈雨的功劳,还是观狮山书院气象研究所人工降雨的结果?”
李世民心中有许多的疑问,在回到宣政殿后,换了一身干爽的衣服之后,立马就迫不及待的开始询问李宽。
“祈雨到底能不能让老天降雨,微臣是不大清楚的。但是结合雨滴的形成原理,以及气象研究所今天的操作,这一场大雨跟人工降雨的努力有关系,基本上是确定的。”
李宽斟酌了一下用词,给出了自己的回答。
李世民都已经祈雨好几次了,自己要是把这个活动的意义完全给否定了,似乎不大好。
但是要自己睁着眼瞎说话,他也做不到。
“朕知道了!现在的雨已经停了,朕刚刚已经听说了,整个长安城上空,今天都下了大雨;但是在雍州府的其他县,似乎并没有什么雨水。观狮山书院气象研究所可不可以在辛苦一点,去到各个县都搞一搞人工降雨?”
“陛下,观狮山书院成立的目的,就是为国分忧。如今关中出现了干旱,气象研究所的人工降雨可以缓解这种旱情,他们自然是义不容辞。只是,人工降雨并不是万能的,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才能实施。
并且,必须您也看到了。一次人工降雨,影响的范围其实是比较有限的,并不能完全解决干旱的问题。
再者,人工降雨需要有人驾驶热气球到云朵上空播撒细盐,这其实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热气球穿越云层的时候,完全就是在浓浓的雾气之中行走,同一架热气球里面的人,彼此之间可能都看不到对方。
一不小心,热气球和热气球之间就撞在了一起,或者直接被大风给掀翻了,各种可能性都是存在的。
不客气的说,气象研究所的人是在拿自己的性命来冒险,为的就是给百姓们带来一场大雨呢。”
李世民的要求,李宽肯定很难拒绝。
不过,人工降雨的困难和局限性,还是要说清楚的。
免得到时候再有人拿这个事情做文章,把观狮山书院逼到一个被动的局面之中,那就让人很不爽了。
再说了,既然这个人工降雨的活动这么危险,李世民是不是要表示表示?
不说给所有的人赏赐爵位,至少朝廷要给气象研究所的负责人意思意思吧?
好在李世民对李宽也是非常了解,一下子就明白了李宽话里的意思。
“只要气象研究所能够让雍州府每个县都下一场大雨,那么一个县子的封赏,朕绝对不会吝啬。不过,朕也不让你吃亏,气象研究所的下一场人工降雨,就安排在蓝田县吧。”
大唐进入贞观年间开始,朝廷对各种爵位的赏赐就非常的慎重了。
非军功不给封爵,这几乎已经成为了一条潜规则。
这一次能够让李世民破例的答应一个县子的爵位,哪怕是那种不能传给子孙后代的,也算是一个很大的突破了。
至于李世民把第一个任务安排给了蓝田县,那就更合适讨巧了。
蓝田县的县令是狄仁杰,他就不信观狮山书院的那帮人还能不尽全力?
如果成功的在蓝田县实施了人工降雨,那么说明今天的降雨,真的就是气象研究所的功劳,是人工降雨的杰作。
那么其他的州县的人工降雨,他们就没有理由拒绝,没有理由失败。
“微臣遵命!”
有些事情是可以拿出来讲条件的,但是有些事情是不合适的。
很显然,拿关中人工降雨的事情去谈条件,显然不是李宽的做法。
……
东边日出西边雨。
关中大地的旱情,并没有因为长安城的一场降雨就缓解。
气象研究所虽然接下了人工降雨的活,但是这年代要实施人工降雨,必须要做好充分的准备,确定哪一个时间的湿气最高,人工降雨的成功性最高。
所以朱铜和朱银带着气象研究所的人员去到蓝田县,专门修建了一个建议的气象观察站,为下一步的人工降雨做准备。
可是,还没有等他们的人工降雨再一次实施,关注的旱情就发生了变化。
“陛下,雍州府靠近西北的三个县,同时出现了蝗灾。虽然规模不是很大,但是各县都不敢大意,一发现症状之后,立马就向朝廷进行了汇报。”
颐和园中,李世民刚刚搬回来居住,就听到李忠汇报了一个天大的噩耗。
“蝗灾?”
李世民的脸色都忍不住变了变。
历朝历代,蝗灾都是如影如随,是每个帝王的噩梦。
“是的,关中很可能会有一场蝗灾!虽然前几天长安城下了一场大雨,但是关中的干旱已经持续了小半年,滋生了大量的蝗虫,如今已经开始成群结队的糟蹋庄稼了。最让人担忧的是,蝗虫的飞行轨迹,似乎是朝着长安城的方向而来。”
李忠说这话的时候,心中忍不住打颤。
大唐也不是一次蝗灾都没有遇到过,李世民刚刚登基的那几年,关中就遭受过一次蝗灾,当时大唐各地都起了各种各样的流言。
这种流言,一直到了李靖带兵把东突厥给灭了,把这个危害中原王朝几十年的北方强国给灭了,流言才没有了生存的土壤。
“地有高卑,雨泽有偏被,水旱为灾,尚多幸免之处。惟旱极而蝗,数千里间草木皆尽,或牛马毛幡帜皆尽,其害尤惨,过于水旱也。兰和,马上把玄龄、无忌等人叫过来,朕有要事相商!”
李世民知道,这个时候绝对不是心存侥幸的时刻。
一定要做好最坏的打算,提前做好安排,才能最大限度的降低蝗灾的影响。
“对了,把宽儿也叫过来一起商讨一下,他的鬼主意多,看看对付蝗灾,他有没有什么想法。”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48/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