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136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66/2214


至于这个方案背后蕴含的理论知识,他就更加缺少提炼的能力了。
只能说上帝给你打开了一扇窗,必然会关掉另外一扇窗。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是李宽!
……
“徐员外郎,今天这么重要的场合,陛下把徐妃带在身边,这充分说明了徐妃在宫中是多么的受宠呀。”
大讲堂里面,桂填艾亦步亦趋的跟着徐孝德来到了座位上。
今天的颁奖典礼,是凭票入场,每个人都有固定的座位。
像是徐孝德作为徐惠的父亲,这段时间也算是长安城中颇有名气的人,自然能够搞到几张票。
“哼,要不是韦家的那帮人在背后使绊子,陛下肯定已经册封惠儿为皇后了。如今这么几年过去了,颐和园里面却是还没有一个正式的女主人,实在是有点不合适啊。”
徐孝德是父凭女贵,不仅顺利的从地方官变成了京官,官职还上了一个台阶。
如今得益于徐惠在宫里的受宠,不少官员都或明或暗的在向他示好。
甚至一些宗室子弟,也愿意跟徐孝德结交。
这让徐孝德的尾巴,忍不住翘了起来。
“其实也没有关系,只要陛下宠爱徐妃娘娘,那么有没有被册封皇后,影响也没有那么大,只不过有点遗憾罢了。”
这个时候,桂填艾也不好说什么,只能这么安慰徐孝德了。
这两年,他一直抱着徐孝德的大腿,在礼部也总算是混的比较爽了。
虽然还是一个管事,但是管事跟管事之间,也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这就像是一个城市里头的各个局,局长跟局长之间的权利区别,还是特别巨大的。
“小桂,你说大唐皇家科技奖这么重要的颁奖仪式,是不是由礼部来主持会比较合适呢?”
徐孝德也就是在桂填艾面前发发牢骚。
坐下之后,立马就开始想着其他的东西了。
“大唐环境科技奖现在是教育部跟观狮山书院一起牵头组建了一个评奖委员会在组织,虽然我们礼部也可以干涉,但是要想把这个颁奖典礼接过来,甚至是把这个奖项的评比活动接过来,估计是比较困难的。”
桂填艾觉得一阵头大。
自己抱的这个大腿,很不老实啊。
动不动的就想挑战一下长安城现有的格局。
这种事情,哪有那么容易啊?
“左右不过是一个奖项,如果教育部和观狮山书院不愿意,那么我们礼部就自己也搞一个奖项出来,到时候跟大唐皇家科技奖打擂台。”
徐孝德觉得长安城里,就没有自己搞不定的事情。
如果有,那么自己只需要进宫一趟,就搞定了。
“设立奖项是不难,难得是让这个奖项变得很权威。徐员外郎,我看楚王殿下准备上台了,颁奖典礼应该要开始了。”
看到李宽在往台上走去,桂填艾松了一口气。
总算是有人来解救自己了。
……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李宽上台之后,没有跟往常一样来一段“尊敬的来宾,尊敬的……”,而是首先朗诵了一首诗。
虽然大唐皇家科技奖没有诗词相关的评选,但是并不代表现场的人员不懂诗歌的好坏。
不客气的说,李宽这首诗抛出来的效果,比什么开场白都要好,直接就让刚刚还有点喧嚣的大讲堂,立马变得鸦雀无声。
“大唐皇家科技奖从贞观九年设立至今,已经走过了整整十年。在这十年当中,我们见证了许多新的算学理论的诞生,为大唐的算学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这十年当中,我们见证了许多新鲜器具的出现,他们逐渐的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像是座钟、怀表、自行车、缝纫机,它们为大唐百姓的富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这十年当中,我们见证了粮食产量的增加,见证了许多新鲜庄稼的推广,也穿上了暖和的羊毛衣,买了松软的棉花被。
在这十年当中,大唐的医学技术突飞猛进,许多以前认为是绝症的病症,如今已经可以得到救治,让无数百姓的生命得以延续。
在这十年当中,在陛下‘民可载舟,亦可覆舟’的精神指导下,上至陛下、国公,下至普通官员、胥吏,都在全力的为百姓们过上好日子而努力……”
不可避免的,开场白肯定是要吹嘘一番大唐过往的功绩,顺便捧一捧李世民的臭脚。
好在李宽的发言,总是会在不经意间抛出来一些干货,所以大家倒也没有觉得无聊。
最关键是大唐皇家科技奖的颁奖典礼,不会像后世的一些活动一样,一个接一个的领导纷纷上场,生怕自己讲的内容比其他人少,搞得大家在台下等的望眼欲穿。
生生的耗费掉了大家的热情。
“父皇,二哥亲自上台主持大唐皇家科技奖的颁奖典礼,并且邀请父皇您到时候给获奖者颁奖,这充分的说明了他对这个奖项的重视啊。”
李治就坐在李世民身边,一边听李宽说话,一边忍不住发表着自己的见解。
“对于一些做出了成绩的教谕或者学员来说,普通的物资奖励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宽儿搞出这么一个奖项出来,其实还是非常有用的。再说了,这个奖项对于吸引更多的年轻学子进入观狮山书院,也是有着非同寻常的魅力的,所以宽儿他重视今天的颁奖典礼,也是很正常的。”
李世民现在参加各种公务活动,基本上都会把李治带在身边,亲自进行调教。
朝中大臣们也慢慢的接受了李治这个太子。
“这倒也是,名利二字,是读书人不可能放弃的追求。不过二哥这是明谋,别人就算是看透了,也不能说什么。”
李治这话,倒也算是事实。
不过,李世民没有接他的话。
李宽今天一反常态的,快速的结束了发言,开始准备宣布今年的获奖名单了。
第1117章
最有争议的奖项
“房遗爱你先闭嘴,马上要公布名单了!”
大讲堂前排,房遗爱跟高阳公主在那里碎碎念一样的说着话,不过这种谈话,往往都是房遗爱在那里没事找事做。
“每年的获奖人选都是观狮山书院的学员或者教谕,顶了天就是楚王府哪个作坊的匠人能够获得格物奖,其他书院一个能打的都没有,你那么激动干什么呀。”
房遗爱被高阳扫了面子,不过也只敢这样抱怨一下。
这么多年,他们这种相处模式以及固定了下来。
“你懂什么,好好听一听二哥的讲话,看看他是怎么评价今年的获奖者,指不定里面就蕴含着商机。再说了,哪怕是为了以后去楚王府,能够跟大家有一个话题,也应该好好听一听啊。”
高阳想的东西显然比房遗爱要多很多。
虽然她跟李宽名义上也算是兄妹,但是关系却是一直都比较生疏。
每次高阳跟着房遗爱去到楚王府,都会提前想一想,到时候扯什么话题比较好。
当然,要是按照高阳往年的脾气,她肯定不会这样跟谁折节下交。
奈何楚王府的吸金能力太强了,而高阳习惯了挥金如土的生活,如果不想自己的生活质量下降,自然就要给房府找一下新的收入来源。
特别是那种属于他们两夫妻的收入来源。
放眼天下,没有谁比李宽更加能挣钱了,高阳自然也是把挣钱的想法打到了李宽身上。
“你把事情想得太复杂了,去楚王殿下府上,有什么好想那么多的?想去的时候直接过去就行了。”
房遗爱撇了撇嘴,显然不是很认可高阳说的话。
不过,高阳已经完全不理会他了。
因为台上的李宽已经开始公布今年的获奖人选了。
“接下来,我首先要公布的是大唐皇家科技奖算学奖。算学是一门基础学科,不管是格物学还是医学,疑惑是商学和日常生活,都需要跟算学打交道。
在过去,我们对算学的印象还停留在账房上面,不觉得算学的发展对我们的生活会有什么特别的影响。
但是,这一位获奖者,他把算学的知识活用到了气象统计之中,在包罗万象的数据里头,寻找各种各样的规律,并且创新性的发现了多条统计公式,为大唐统计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想大家肯定已经猜测到了他是谁,没错,他就是朱银,观狮山书院气象研究所的创建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66/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