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138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88/2214


如果这样的话,就相当于我们每制作一张一元钱的唐元,就要亏本一文多钱,这种事情是无论如何也没有办法接受的呀。”
王富贵提出了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那就是唐元的印刷成本问题。
任何纸币,都是有印刷成本的。
对于一千元一张的唐元来说,印刷成本肯定是远远低于面值的。
但是一元钱一张的就不同了。
因为这可能会是印刷数量最多的唐元,偏偏它的面值又最低。
这要是真的印刷一元钱就亏一文多钱,那么楚王府的挣钱速度肯定是没有办法赶上货币的印刷速度了。
“不同面值的唐元,使用的印刷技术肯定是不完全相同的。像是一千元和一百元的,我们可以多使用一些防伪技术,但是像是一元钱的唐元,就没有必要考虑太多了。
只要按照我们印刷作坊现有的印刷技术,找出几种别的印刷作坊没有办法对应的方法进行印制就可以了。至于伪唐元的出现,短时间内不用太担心,但是长远来看,几乎是必然的。
大唐皇家钱庄可以联合警察总署专门成立一个打击伪造唐元的现象,一经发现,从严、从重处理。就以现在的印刷作坊分布的情况,只要把握住所有的印刷设备的流向,短时间内是不用担心有人可以伪造的。”
李宽对于王富贵的担忧,不是特别的在意。
就以大唐现在的印刷技术,想要伪造唐元,至少还需要几年的时间。
而过个几年,大唐皇家钱庄又可以推出新版本的唐元出来。
而伪造的唐元,如果规模非常小的话,影响其实很有限,哪怕是真的被伪造了,也不见的会对大唐皇家钱庄和大唐产生多大的影响。
但是数量一多的话,在这个年代,你想要完全保密,根本就不现实。
因为你总得采办纸张,总得雇佣伙计,总得把这些唐元分销出去。
这涉及的环节一多,你想要一点风声都不传出去,那实在是太难了。
“二叔,我觉得楚王殿下说的非常有道理。当务之急,我们是先准备唐元印刷的所有工作。同时在《大唐日报》等报纸上开始宣传唐元,让大家提前有一个预期,也让大家意识到使用唐元的好处。
只要我们可以确保每一张唐元都是可以等额的兑换到相应的金银或者铜钱,唐元的流通就不会是什么大问题,也出不了什么大乱子。只有那种没有任何依靠,完全是靠着钱庄的信用在那里发行的唐元,才可能会给大唐的商业发展带来巨大的损害。”
王有才这话,也算是颇有见识了。
在后世,货币可以依靠国家信用来抵押。
但是在大唐,走这条路是绝对不行的。
哪怕是短时间内没有问题,长久来看几乎是必定会出事的。
而这种事情,出一次就能够让一个国家伤筋动骨。
甚至是让一个王朝彻底崩溃。
“好了!这事就先到这里,你们两个分分工,都去准备吧。我也要去一天颐和园,跟陛下提前打个招呼。”
唐元发行这么大的事情,李宽自然是要先取得李世民的同意。
要不然到时候满天的弹劾奏折,都可以把李宽给埋了。
毕竟,很多人还是不想自己手中的金银变成一张纸。
哪怕是这张纸可以换成金银。
第1130章
唐元
“说曹操,曹操就到啊!”
当李宽来到颐和园的时候,李世民笑着说了这么一句话,搞的李宽有点莫名其妙。
“二哥,我刚才在跟父皇讨论观狮山书院今年秋考的事情,然后还有教育部组织长安城各个书院讨论明年统一秋考的事情,正好有一些疑问想要让人去请你过来商量,没想到你就到了。”
一旁的李治解释了一下,让李宽总算是明白了李世民这无头无尾的一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怎么?许敬宗的奏折这么快就提交上来了吗?”
李宽自从跟许敬宗说了大唐版高考的事情,就没有再去特别关注了。
对于下面的人干活,他往往只在乎结果,过程什么的,他不可能管得了那么多。
每天忙忙碌碌,这可不是他想要的生活。
要不是为了让自己这辈子都能有机会悠闲的生活,他甚至都不会那么努力的去折腾。
当然,其中肯定也有来都来了,什么都不做也对不起这个机会的意思在里头。
“啊?难道那个许敬宗在提交奏折之前,没有跟你商量?”
这一下,轮到李世民诧异了。
许敬宗是李宽的人,这根本就不是什么秘密。
整个长安城的勋贵官员都知道这一点,李世民又怎么可能不清楚呢?
所以他还以为这个奏折是李宽确认过之后,许敬宗才提交上来的。
“微臣只是把要求提了出来,怎么去落实,那就是教育部的事情了。如果许敬宗在推进的过程中碰到了什么问题解决不了的,自然会来找我。但是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就不会什么都过来问我了,所以这奏折的事情,我还真是刚刚听说呢。”
李宽这个说法,虽然有点不负责的样子,不过李世民也好,李治也好,听完之后反倒是觉得心中舒服了很多。
你不事事插手,安安分分的做你的楚王,那就是最好不过的事情啊。
“把长安城各个书院都纳入到教育部管辖,对于朝廷来说自然是一件好事。但是统一秋考之后,学员怎么录取和分配,考题怎么出,志愿怎么填,应该都还有挺多问题的吧?”
李世民把自己看完奏折之后的疑问都给提了出来。
“虽然许敬宗的奏折说了一些他的方案,但是受限于篇幅,说的很有限,二哥您要是有空的话,正好给父皇解释一下。”
“没问题,这些问题其实都是很好处理的。”
既然李世民和李治对许敬宗搞出来的事情都很感兴趣,李宽自然要先满足他们的好奇心。
大不了等会在颐和园里头蹭一顿饭就是了。
“好了,这件事情朕大概明白了。许敬宗这个人,也还是有几分才华的,这事就交给他去做了。雉奴你以前曾经兼任过教育部部长,要是中间有什么疑问,也可以直接去找许敬宗聊一聊。对了,宽儿你一向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今天过来是又有什么想法啦?”
李世民看到李宽脸上不悲不喜的模样,基本上就猜测到了李宽今天过来的目的。
“陛下圣明,实在是远超我等想象,古来明君都不如陛下,一下就看透微臣心中的那点小伎俩了。这一次,还真是有一件大事需要跟陛下您请示一番。”
李宽一如既往的先来一顿马屁,然后再准备说正事。
虽然李世民早就知道这些好听的话,其实就是李宽的口头禅了。
不过听了之后,还是觉得很开心。
拍马屁这种事情,不同的人做出来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
要是那种很不成器的儿子说这话,李世民只会觉得腻味,觉得这家伙不学无术,只会阿谀奉承,难堪大任。
但是像是李宽这种宗室之中的大才子、大财神站出来拍马屁,就会让李世民产生一个错觉,自己可能真的是千古一帝呢。
“行了,说人话!”
李世民虽然心中很是开心,不过嘴上却是很不屑一顾的样子。
旁边的李治看到这两人的对话场景,心中也在想着自己要不要学习一下。
“经过观狮山书院商学院和大唐皇家钱庄的联合研究,再结合户部历年的赋税收入情况对比,他们得出了一个结论。”
李世民都已经这么说了,李宽自然就不好再扯什么其他的东西,马上就切入了主题。
“什么结论?”
果然,听到李宽把观狮山书院商学院和大唐皇家钱庄摆了出来,李世民立马就提起了兴趣。
这两个机构,可是大唐在商业领域最权威的机构。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们就是大唐金融理论的来源。
“钱不够用了!”
“废话,朕当然知道钱不够用!这朝廷的钱,什么时候会嫌弃太多啊?”
李世民不以为意的说道。
赋税收入越多,李世民反而觉得朝廷更加缺钱了。
各地水泥道路的修建,农业灌溉设施的修建,各个折冲府的武器更新,边疆军堡的修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88/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