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140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04/2214


“叔宝说的没有错,难道将士们浴血奋战,为国争光,到时候受了伤,反而是不孝的举动了吗?再说了,朝中百官,又有谁的头发是从来没有修剪过的呢?是他孔颖达吗?他要是从娘胎里开始就不剪头发,那么如今估计得有三个人在身后专门给他抬头发了吧?”
程咬金这话一出口,立马就引起了一帮人的哄然大笑。
当然,这些人基本上都是武将了。
文臣武将,天然就是对手。
大唐的文武之争不明显,但是并不代表没有啊。
再说了,程咬金有一点说的对,在座的谁的头发是从小到大都没有剪短过的呢?
真要是这样,早就拖到地上去了。
也没有见到谁的头发是有这么长的啊?
既然大家都剪过头发,那么凭什么说剪头发就是不孝?
凭什么把头发剪的更短一点,就是不孝?
这不是双重标准吗?
“知节说的太对了,”难道路上有人奸污了女子,进去了一点点就不算奸污,非的是进去了许多才算是吗?《大唐律》可没有这么说啊。”
尉迟恭这话一冒出来,朝中武将们的笑声就跟夸张了。
那个程咬金甚至“哈哈”大笑的想好把屋顶都给掀翻。
哪怕是文臣里头,也有一些官员忍不住想要笑出来。
实在是尉迟恭的这个比喻太形象了。
大家都有剪头发,如今的剪发风波,无非就是他们把头发剪的更短了一些而已。
总不能剪短一寸就不算违背孝道,剪短几十寸就算是违背孝道了吧?
“粗俗!尉迟恭,这是我大唐的朝会,不是你尉迟家的后花园,你怎么可以如此粗俗不堪?”
孔颖达气急败坏的指着尉迟恭,但是却是一时之间找不到什么好的理由。
没办法,他找不到跟尉迟恭一样的比喻来反驳。
并且,,他突然发现程咬金跟尉迟恭说的东西,居然还有那么一丝道理,搞的连他自己都有点动摇了。
“咳咳!知节、敬德,大家有话好好说,不要侮言侮语的!”
眼看着孔颖达似乎要被气死了,李世民在御座上强忍着笑意,站出来不轻不重的说了一句。
不过,在朝中厮混了这么多年的程咬金和尉迟恭,却是敏锐的察觉到了李世民对剪头发的态度。
这下好了,他们的底气十足。
只要李世民不反对,那就一切好说。
“我中华上下几千年,从大周朝开始,历经春秋战国,秦汉魏晋,这天下,除了那些和尚,就没有人是剪头发的。如今这个风气在贞观朝发生了变化,这绝对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陛下,此风绝对不可长啊。”
孔颖达深呼吸一口气,重现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语言,开始继续挣扎。
他知道,自己要是再不努力,到时候剪头发的风气,肯定会蔓延开来。
哪怕是还有大部分的唐人不支持剪头发,那也没有什么意义了。
“剪头发是违背礼仪的事情,微臣也是支持孔祭酒的观点的。”
徐孝德没想到这事情居然会引起武将们那么大的反击,但是他刚才又站出来支持了孔颖达。
如果只是说了一句话就当缩头乌龟了,他生怕导致大家看轻自己。
所以硬着头皮继续站出来支持孔颖达。
不过,在他的心中,却是已经放弃为孔颖达继续出头的想法了。
他会反对剪头发,固然是因为他本身也是不支持剪头发的,但是更多的却是想要借着这件事情给自己谋好处。
现在的情况,让他敏锐的意识到谋好处这个想法,估计没有那么容易实现了。
所以自然也就没有了继续出头的想法了。
“陛下,这剪头发到底是好是坏,微臣觉得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标准。有些人觉得这是好事,那他就去剪头发好了;有些人觉得这是坏事,那么他就继续保持长头发吧。
当然,微臣觉得大部分人都没有这是好事还是坏事的概念,只不过是一直习惯了长头发,所以就想着继续保持不变。微臣觉得,这也没有问题。所以这件事情,微臣认为朝廷没有必要太多的干涉,任由他发展即可。”
房玄龄看到不少人都盯着自己,似乎在等着自己发言。
他知道自己要是一句话都不说,估计是不行了。
“玄龄说的有道理,这剪头发的风波,虽然争议很大,但是细究起来,不见得就是什么大事。朝廷不发表什么意见其实才是一个最好的处理方法。”
萧瑀也同意房玄龄的观点。
如今的场景,武将们普通都是支持剪头发的,至少是支持在军中剪头发的。
而文臣之中,意见并不一致。
以孔颖达为首的儒家传人,自然是坚决反对。
但是他们反对的理由,其实也不见得就真的很有道理。
除非大家都把孔夫子说的话当成是圣旨,全部都是对的。
很显然,朝中大佬们都有自己的独立思想,不会轻易的这么下论断。
“长安城的作坊如今是越来越多,伴随着各种各样新式的设备的投入,长头发的匠人在干活的时候,确实面临着更高的风险。从实际需求考虑,有些人确实是有剪头发的需求的。这剪头发也好,不剪头发也好,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个人的自由,我觉得朝廷没有必要上纲上线的给出结论。
如果剪头发是一件好事,不需要大家怎么推广,自然会有更多的人去剪头发;如果剪头发是一件坏事,百姓们也都不傻,怎么会去做坏事呢?”
房玄龄跟萧瑀都发言了,岑文本也站了出来。
很快的,朝中的大佬都纷纷发表了各自的观点。
反正有赞成的,有反对的,有中立的。
看的李世民一阵头大。
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唐元、明作铁路、剪头发,李世民觉得李宽实在是太能折腾了。
关键是现在李宽这个罪魁祸首,居然连朝会都不参加,把这个烫手山芋转到了自己头上。
“陛下,礼法之事,是非常严肃的,怎么能够简简单单的以有没有好处来衡量呢?要是按照这个说法,那么逢年过节的祭祀祖宗,是不是也没有什么好处?是不是也要任由百姓们选择是否祭祀?”
孔颖达看到局面似乎朝着对自己不利的局面发展,显然是有点着急了。
“《大唐律》并没有规定百姓们不能剪头发,凡是《大唐律》没有禁止的事情,我认为都是可以做的。孔祭酒这个举例,明显是在偷换概念。”
警察总署署长马周一直没有说话。
不过,眼看着孔颖达还打算胡搅蛮缠,他自然不会让他得逞。
“什么叫做《大唐律》没有禁止的事情都可以做?要是按照你的这个说法,这个世界岂不是乱套了?”
孔颖达一看到马周就来气。
这可是楚王府的忠实走狗啊。
他刚刚差点忘记了,朝堂上的马周、许敬宗等人,那可是楚王府的嫡系部队啊。
“《大唐律》就是规矩,孔祭酒,我就不明白了,为什么依照《大唐律》来治理国家,在你眼中就是乱套了?难道非得按照《论语》来治理填写,才是正确的吗?你这心中是只有孔家,没有大唐吧?”
马周这话,可谓是杀人诛心,让朝中其他不少人也忍不住打了一个寒颤。
楚王府的人,还是不要随便惹啊。
“你……你……”
孔颖达听了马周的话,脸色一片惨白。
然后整个人直接就倒在了地上。
居然被气晕了!
这么一来,朝会上立马就乱哄哄的。
叫太医的叫太医,帮忙按人中的按人中,朝会都暂停了片刻。
这么一折腾,李世民也看不下去了,直接宣布散朝!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04/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