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140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09/2214


按照那名给孔颖达传达消息的学员的说法,明天大家将可以亲自见证一种高产粮食的丰收。
这一下,孔颖达知道自己营造出来的热闹氛围,立马就不见了。
百姓们是非常现实的。
虽然剪头发会让他们有许多的顾虑,孔颖达的鼓动还是有一点效果的。
但是在亩产千斤的土豆面前,剪头发算什么呢?
如果剪了头发就能有亩产千斤的土豆种子分配,估计大唐一半以上的农夫都愿意去剪头发。
至于“身体发肤,受制于父母”之类的话,那时候根本就不会有人在乎了。
难不成你还指望着农夫们懂得这么高深的道理?
“孔祭酒,楚王殿下敢在明天举办这么一个仪式,说明土豆的产量已经达到了他的期待。到时候长安城所有的人都会热烈的讨论着土豆。
我听说这个土豆,不仅可以当成菜来炒着吃、炖着吃、焖着吃,还可以当成主粮,直接煮着吃,这可是比粟米和水稻的功能要强大的多呢。”
司马才章没有去捡地板上摔碎的东西,而是站在那里很是冷静的跟孔颖达说着话。
这个时候,总不能大家都那么疯狂,那么暴躁吧?
“吃吃吃,怎么所有人的心中都只有吃?”
孔颖达觉得饿死是小,失节是大。
这剪头发,就是不孝,跟失节也差不多了。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不管是勋贵世家,还是黎民百姓,他们眼中自然都是最看重‘利益’的。剪头发这件事情,注定是要被土豆亩产破千斤的消息给冲淡了。
不过,我最担心的还不是这一点呢,如果李宽使出更加卑鄙的手段,我们还真是没有好办法应对。”
司马才章在国子监里头也算是孔颖达的嫡系了。
所以哪怕是孔颖达现在如此失态,他也继续在那里说着自己的分析。
“什么手段?那李宽还能有什么手段没有使出来?”
孔颖达很是不爽的瞪了一眼司马才章。
一个土豆挖掘仪式就已经够让自己头疼了。
现在你居然还说有其他手段,这是故意恶心我的吗?
孔颖达的心中,忍不住飘过了这样的想法。
“这么一种粮食种子,市面上根本就没有人售卖,可以说是有钱也买不到。如果楚王殿下把剪头发跟购买土豆种子绑定在一起,您觉得长安城里会有多少人愿意去剪头发呢?”
司马才章这话一出口,孔颖达就沉没了。
是啊,如果李宽真的这么做了,那么有多少人会去剪头发呢?
哪怕是孔颖达想要欺骗一下自己,也做不到啊。
很显然,大部分百姓都不会为了头发而放弃土豆种子。
“你觉得李宽会这么干吗?”
沉默了片刻,孔颖达再次问了一句话。
“很难说,不过哪怕是他不这么做,也肯定会那土豆种子来做文章,要不然就没有办法充分发挥土豆的价值,那也不是楚王府的办事风格了。”
司马才章这话说完,孔颖达再次沉默了。
难受啊!
自己居然没有什么办法来应对。
难道明天就眼睁睁的看着楚王府的人在那里载歌载舞的庆祝?
到时候李世民发现土豆的亩产如此之高,对于楚王府的认可程度,肯定又会上一个台阶。
孔颖达觉得自己以后要对付李宽,难度更大了。
“剪头发这事情,既然已经开了头了,想要杜绝就很困难了。孔祭酒,我建议今后尽量淡化这个事情,免得到时候我们找不到台阶下啊。”
司马才章再次补充了一句。
不过,这话却像是在孔颖达的伤口上撒盐。
孔颖达的心好痛啊。
“这事,老夫还要在斟酌斟酌!不过,明天的土豆挖掘仪式,我倒是偏要过去看一看,免得那个李宽在那里作假,把陛下和百官都给欺骗了。”
孔颖达一点也不觉得自己出现在土豆挖掘仪式上面会不会有什么尴尬的。
那个时候,只要他自己不觉得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了。
“没错,我们也应该过去看一看,甚至我们的农学院,也应该针对土豆做一些研究。虽然土豆是楚王府的船队从南美洲带回来的,但是土豆种子的改良,我倒是觉得还有挺多的空间可以努力。
到时候如果我们的农学院能够在这方面找到一些成果的话,也算是一个打观狮山书院农学院的脸的机会呢。”
司马才章本质上还是希望国子监能够发展的好一些。
至少不要被观狮山书院拉出那么大的差距出来。
所以对于国子监里头各个研究所的建设,他还是非常上心的。
“嗯,这个事情就交给你来安排了,我今天有点累了,先回家了。”
孔颖达不想再讨论土豆的话题了。
这会让他感到非常的心塞。
倒不如回家抱一抱自己新买的二八年华的倭国女奴呢。
第1144章
让人恍惚的数据
长安城的七月,虽然已经有点秋意。
早晚的时候,已经没有那么炎热。
但是当太阳升到半空中的时候,站在烈日底下,还是可以感受到一阵酷热的。
满朝文武今天都没有什么心情开朝会了。
哪怕是孔颖达也像是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样,罕见的没有在那里扯着剪头发的事情说事。
所以草草的结束了朝会之后,众人就纷纷朝着楚王府的土豆地而去。
“父皇,您觉得这土豆真的像二哥说的那么神奇,简单的种植一下就能亩产千斤吗?要知道今年关中可是先遭受了旱灾,紧接着又受到了蝗灾的影响。
从户部统计的信息来看,上半年关中地区的水稻产量足足腰斩一下,收成可谓是惨不忍睹来形容。这个时候,土豆哪怕是原本有亩产千斤,受到这些影响之后,也应该没有那么多了吧?”
李治跟李世民乘坐着同一辆豪华奔驰四轮马车,缓缓的朝着楚王府的田地而去。
“土豆的产量到底有多少,要今天挖出来确认了才知道。但是宽儿昨天那么有信心,朕觉得哪怕是没有亩产千斤,应该也差不到哪里去。”
李世民满怀期待的坐在鲸鱼皮沙发上,整个人半塌在那里,很是舒服的样子。
如今的豪华奔驰四轮马车,可都是装备了板簧装置来减震,乘坐的舒适性有了非常大的提高。
“如果真的产量这么高,那么这个土豆对大唐的意义就太重要了。只要有这么一种庄稼,就能解决我们大唐百姓的粮食问题了。”
李治很是天真的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不过,显然是得不到李世民认可的。
“雉奴,像我们大唐这么大的一个国家,是不可能也不应该只有一种庄稼的。如果整个大唐的百姓都种上了土豆,那么一旦发生了土豆相关的病虫害,导致土豆收成大减,甚至没有收成的话,那可是会出乱子的。
所以你看那南洋水稻,虽然产量比粟米要高很多,但是在大唐的不少地方,朝廷还是支持百姓们去种植粟米的。”
“确实如此,并且每个地方的百姓的口味也不同,有些地方的人喜欢吃粟米,有些地方的人喜欢种小麦,而有些地方则是流行种植水稻。”
李治自然不会去跟李世民争论什么。
不管李世民说的话是有道理还是没有道理,他都不会去争执的。
这也算是他当太子以后总结出来的一个经验。
“不过,土豆的意义重大,这是绝对不可否认的。突然之间,朕对宽儿之前提到的玉米和地瓜多了几分期待。如果朝廷有几种高产粮作物可以选择的话,那么刚刚说的那种风险就大大的降低了。
到时候,大唐还真的有可能解决百姓们的吃饭问题,这可是无数个王朝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的问题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09/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