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1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9/2214


做他的王妃,一定很幸福吧?
呸,呸!
程静雯,你怎么会有这么羞人的想法呢。
李宽有点纳闷的看着脸色羞红的程静雯,我这还没说啥吧?
“对了,本王还有一项技能,是长安城的人都不知道的,想不想见识一下?”
程静雯越是这样害羞,李宽就越觉得想要逗一下她。
“哦?是吗。好啊。”
程静雯抬起头来看了一眼李宽,脸上露出了期待的表情。
“把右手伸出来!”
听到李宽命令的语气,程静雯稍微愣了一下,不过还是乖乖的把右手伸了出来。
“手,蕴涵两仪三才之道,囊括太极五行之秘。故其大也,天地都在一掌之中;其小也,五脏六腑均历历在手。”李宽一边振振有词,一边伸出将程静雯的右手抓在手里
程静雯一惊,往回缩了一下,不过李宽早有准备,哪能让她得逞。
“本王还有一项大家不知道的技能,那就是看手相。”
看着李宽笑眯眯的脸,而连续几下都没有把手抽回来,程静雯的脸红的快要滴血一样。
不过,终归是认命一样的不再反抗。
“这手掌上有五大线纹,分别是生命线、智慧线、感情线、命运线、姻缘线,分别可以看出一个人的这几方面的发展,姑娘想先了解什么呢?”
李宽一副专家模样,把程静雯说的一愣一愣。
“王爷,你……你真的会看手相?”
“当然,要不然你以为呢?”
跟李宽火热的眼神对视了一眼,程静雯小鹿般的赶紧再次低下头。
楚王殿下的这眼神,怎么感觉要把自己吃了一样?
“这人呢,有的时候和树木也是类似的。这树的枝干要求粗壮,树皮平滑而枝节小,年轮纹理均匀,那么这根木头必定是挺直而浑圆,这就算是上等之木,可以作为栋梁之材。但如果树上枝节太多,纹理杂乱,其干身必凹凸不平而有所歪曲,那么就只能作柴烧的下等木。这人的手呢,也是差不多的……”
眼看着李宽握着自己的右手,嘴里侃侃而谈,一点都看不到停下来的样子,程静雯只觉得自己晕乎乎的,根本就没有听见李宽到底说了什么。
我在哪,我从哪里来,我要去哪里?
“三娘子!”
“王爷!”
就在这时,绿竹的声音从不远处传来,两个丫头站在另外一艘游船上,挥着手跟这边打招呼呢。
程静雯如同受惊的小鹿一般,迅速的抽回了自己的右手,然后深呼吸了几口,重新露出一副端庄大气的模样。
这个绿竹,还真是阴魂不散!
李宽懊恼的瞥了一眼,心想,看以后自己怎么收拾你。
“船家,我们靠过去一下吧。”
程静雯朝船舱里呼喊道。
这些船只都是包船的,反正上船的时候给了钱,船家巴不得你们在河中合在一起游玩呢。
……
楚王府蒙学当中,李宽正在给一帮学院教授阿拉伯数字。
自从跟程静雯出去踏青了一天,回来之后李宽又闲下来了。
闲着难受,趁着这个机会,干脆来蒙学转转,看看目前的教学进度,有没有必要那么早建设一个书院。
而在课堂的最前面,却是坐着两个衣着华贵的小娃娃,正是李世民最喜欢的兕子和雉奴。
自从去年冬天来楚王府别院玩了一天,这两小家伙隔三差五的就要来找李宽这个二哥玩,李世民也不知道怎么想的,以前从来不让他们出宫,现在是只要去楚王府,一概批准。
鬼灵精怪的李治很快就发现了李世民的这个特点,每次想出宫了,都说是去找李宽。
“这阿拉伯数字,看起来和一二三四差不多,都是一堆文字而已,但是如果数字一多,计算一复杂,大家就会发现使用了阿拉伯数字之后,计算过程会变得清晰很多,再用上算学课堂里面教授的公式,就可以发现意想不到的变化。”
“二哥,既然阿拉伯数字这么好,为何不让礼部去推广呢?”
李治一如既往的当起了问题男孩。
“礼部一向是不重视算学,这稀奇古怪的东西,如果没有让大家见识到它的巨大好处,要想让礼部那帮人主动的去推广,岂不是比登天还难?”李宽不屑的回答。
“那我今天回去和父皇说,让父皇下旨推广阿拉伯数字。”
李治一脸天真的说道,李宽也不去打击他,自顾自的继续讲着课。
第186章
不如问问楚王
太极宫中,朝会上一帮大臣再次为了兴建夏宫的事情争执了一番。
李世民脸色阴沉的回到了御书房,原本想静下心来好好看看书,结果手上拿着一本《史记》,却是半天也没有翻到下一页。
“李忠,你说为何朝中大臣反对声音那么大?不是说百善孝为先吗,朕也是为了尽孝,可是你看魏征和戴胄,说的都是什么话,还有点臣子的样子吗?”
李忠眉头直跳,这话直接怎么接?
“这太极宫都已经修建了五十多年了,每年不断的修修补补,就连两仪殿,去年冬天下雪连屋顶都给压坏了。真要算起来,每年花在太极殿的修缮费用也不少吧?”
李世民也不指望李忠能够回答什么,这种事情他要是真的什么都敢答,那还要不要留他在身边,就是一个问题了。
君心难测啊!
“太上皇如今偏居太安宫,那里的条件还不如太极宫。修建一座新的宫殿,已经迫在眉睫,偏偏这些人总是拖拖拉拉,真是气煞吾也!”
夏宫兴建的事情,李世民要找几个商量的大臣都不容易。
哪怕是长孙无忌和房玄龄这样的左膀右臂,都不敢轻易附议。
这个事情,一不小心,那可真的要遗臭万年的。
这些位极人臣的大臣,没有人是不在乎这个的,这和忠心不忠心,其实没有太多关系。
“陛下,楚王殿下足智多谋,要不陛下召楚王进宫问一问。”
眼看着李世民越来越暴怒,李忠一阵心惊肉跳,赶紧把李宽拉出来垫背。
楚王殿下,对不住了,我替你挨骂无数次,这次就拜托你了。
李忠心中刚刚升起的几丝愧疚之情,很快就消散了。
什么难搞的事情到了楚王手中总是能够别出心裁的得到解决,自己这算是为国荐才!
嗯,自己就是为国荐才!
李忠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那你还不赶紧快去办!”
……
李忠办事还算靠谱,派人通知李宽的同时,就告诉他了这次进宫的缘由,让李宽多少有些时间来思考怎么应对。
自古以来,兴修水利被夸赞,兴建宫殿遭骂名。
实在是因为在这生产力不发达的封建王朝,修建一座规模宏大的宫殿群,工程量太大了。
就拿殿中作为横梁柱子的这些巨木来说,在长安城周边就已经很难找到合适的,需要从路途遥远的地方运过来。
一根两人抱粗、三丈多长的巨木,单单重量就达到几万斤,至少需要一百多号人花费几个月的时间才能弄到长安城来。
而一个宫殿群需要的巨木,实在是太多了。
再加上修建宫殿讲究各种各样的雕刻,这些都是非常耗时的。
哪怕是铺设地板的石板,要弄得平平整整,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也难怪朝中大臣,一听说帝王想要修建宫殿,肝儿都在颤抖。
历史上,夏宫,正式开工后叫做永安宫,之后又改名大明宫,建筑规模据说达到了4.5个紫禁城。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9/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