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151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11/2214


王大力的心情,立马就激动了起来。
南洋有不少探险队在各个岛上寻找金矿、银矿,还有铜矿和煤矿的事情,他是知道的。
蜂窝煤如今在长安城已经得到非常广泛的运用,王大力和阿南都是用过的。
现在猛地看到地面上有煤块,立马就意识到这里可能有一个露天的煤矿。
“大力,这么说,我们买的这块地下面,有煤矿?”
阿南深呼吸一口气,强忍住激动的心情。
钱从天降。
说的就是现在这样的情况啊。
哪怕是他们什么都不做,只需要把这个煤矿转让给其他勋贵的商队,他们立马就能成为家财万贯的富商。
第1210章
热闹的南洋
大唐皇家钱庄蒲罗中分号。
王大力跟阿南激动不已的从里面走了出来。
他们以种植橡胶的名义,从里面借贷了一千贯钱。
当然,不是无抵押的。
而是把他们刚刚购买没多久的奴仆的卖身契,全部都抵押给了钱庄,再加上他们找到了一个商队给他们作保,才借贷出来了一千贯钱。
然后他们立马就拿着这一千贯钱,还有之前剩下的几百贯钱,直接去到蒲罗中衙门,一口气买下了十几万亩的土地。
他们不懂探矿,但是那些裸露在外的煤层,已经意味着原本规划的橡胶园附近,有一个露天煤矿。
现在他们也不确定这个煤矿到底有多大,反正先买上一万多亩再说吧。
“大力,现在我们要怎么办?是招募人手自己去开采吗?还是把这个煤矿给卖出去?”
阿南到现在都还觉得整个人晕乎乎的。
自己不是要去那里建设橡胶园的吗?
怎么一转身就成为煤矿主了?
“我们现在哪里还有钱财去开采这个煤矿?再说了,以我们的实力,也没有能力去保住这个煤矿。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找到一个买家,把这个煤矿给卖了。”
王大力倒是看得很清楚。
不管是在哪里,开采矿藏都不是他们这样的普通人能够涉及的。
要是不愿意放手的话,指不定什么时候就因为这个煤矿而丢了性命。
要知道,煤矿在大唐虽然不是什么稀奇的存在,但是正因为大唐的煤矿比较多,所以封我们的价格不高。
这么一来,就不大可能把蜂窝煤从大唐运输到南洋来售卖。
但是南洋这里,特别是蒲罗中这里,对蜂窝煤又是有着确实的需求。
这么一来,在蒲罗中附近寻找一个煤矿,就显得非常有必要。
偏偏这么多年过去了,大家愣是没有找到这么一个煤矿。
反倒是王大力和阿南误打误撞的在附近的荒岛上发现了。
“卖了也行,这么一座露天煤矿,不说卖个几十万贯钱,几万贯钱应该还是没有问题的。到时候我们就真的成为家财万贯的人物了。”
想到自己马上就会有大量的钱财,阿南的心情更加激动了。
当初王大力说要去出海闯荡的时候,他是犹豫过的。
现在看来,这绝对就是自己人生中最大的转折点啊。
很多时候,一个人的人生就因为某件事情而发生重大的变化。
只是处在那个节点的时候,大家并没有意识到这一个变化对自己的一生会有多么重大的影响。
哪怕是到了后世,这个道理也是一样适用的。
比如你的高考,上了那座大学,读了什么专业,找了什么工作,娶了什么老婆,这都是影响一生的大事。
甚至等到老了的时候,回首一生,发现自己人生的转折点,无非就是那么几个而已。
“走吧,我们先去拜访一下蒲罗中的都督,如果可以把煤矿卖给蒲罗中都督府,我觉得是最合适的。”
王大力脑中快速的思索了一下后续的行动,发现以他们两个没有任何身份地位的人物,要是跟那些大商家打交道,指不定就被人黑吃喝了。
几万贯,甚至是几十万贯的利益,这绝对值得那些商家出手了。
南洋那么大,消失两个人,有什么奇怪的吗?
“对,大力你说的有道理!那个尉迟都督在蒲罗中的口碑很好,再加上去到各个岛屿上寻找矿藏也是他支持的事情。
如果我们能够把煤矿售卖给都督府,绝对是最佳的选择。哪怕是他们出的价格稍微低一点也没有关系。”
听了王大力的话,阿南立马就表示了支持的态度。
他也生怕自己有钱没命花啊。
……
越是商业繁华的地方,消息传播的越快。
平安贸易在苏门岛发现了巨大的锡矿,如今已经抽调了平安贸易在南洋所有的力量前往苏门岛,准备全力开发这座锡矿。
这个消息像是巨石一样砸在了湖泊之中,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原本对南洋是否真的有大型矿藏抱着怀疑态度的一些探险队,立马又充满了鸡血,开始加大了探险找矿的步伐。
平安贸易已经找到了锡矿,难道金矿银矿还离的远吗?
不过,一大帮探险队刚刚离开蒲罗中,这里就再一次传来了一个重磅消息。
“尉迟都督,听说你刚刚花费了五万贯钱,从两名唐人手中购买了一个大型的露天煤矿,这个消息是真的吗?”
蒲罗中府衙,文达明亲自去找尉迟环证实外面的传闻。
作为《大唐日报》的写手,文达明自从跟着“妖言惑众杨本满号”去了一趟南美洲,回来之后依靠初版的游记,他立马成为大唐知名的写手和作家。
如今的他,已经不需要每天去《大唐日报》报社点卯,只需要按照自己的想法,隔三差五的写一些专栏文章,那就够了。
已经实现了财务自由的他,知道自己想要继续巩固现在的地位,就需要时不时的能够写出一些新的文章,甚至再初版几本书籍。
所以在长安城待了一年之后,他再次的踏上了出海的路途。
不过这一次,他不是直接跟着船队去南美洲,而是坐上了扬州到蒲罗中的定期海船,开始了自己的海上之旅。
每到一处,他都会停下来游览一番,打听一下这里的风土人情,看看有什么是值得自己出手记录的。
作为南洋地区的中心城池,蒲罗中自然是文达明考察的重点。
虽然之间也曾经路过这座城池,但是那时候由于时间关系,文达明并没有好好的参观一下大唐在南洋的第一大城。
这一次就不一样了,他已经在这里待了一个月了。
“是的,那个岛屿举例蒲罗中就只有一天的海途,我已经安排人去确认过了,那是一个巨大的露天煤矿,只需要在那里修建一个蜂窝煤作坊,很快就可以满足整个蒲罗中的蜂窝煤需求。”
这个事情在外面已经传开了,并不是什么秘密,尉迟环自然不会对文达明有所隐瞒。
再说了,文达明是《大唐日报》的人,而《大唐日报》是楚王府的产业。
这蒲罗中,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楚王府的势力范围。
大家是自己人!
“之前《长安晚报》上面有人鼓吹在南洋是找不到什么矿藏的,这里遍布岛屿,要是砍伐树木倒是想要多少有多少,但是各种矿藏却是一点踪迹都没有。
可是在短短的一个月内,先后发现了巨大的锡矿和露天煤矿,尉迟都督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报社在大唐发展到今,像是文达明这样的写手,已经很熟练的掌握了一套采访的技巧。
所以他很轻松的就将节奏切换到了采访之中。
“南洋到处都有未开发的岛屿,那里有无数的宝藏等着我们去发掘。香料岛也好,燕窝岛也好,亦或是锡矿和露天煤矿,这都不算什么。
我坚信在南洋的岛屿之中,还会有更多的矿藏。这里的原始森林,也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恐怖,只要掌握了在南洋生活的技巧,是可以很舒服的在这里待下去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11/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