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153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30/2214


长孙无忌还是有几把刷子的。
要不然李世民也不会如此的信任他。
虽然他很讨厌李宽,但是内心之中,对于李宽其实又是有几分佩服的。
要是自己的儿子能够跟李宽一样,估计他睡觉都要笑醒了。
当然,要是长孙冲知道自己阿耶心中是这么想的,估计就要更加郁闷了。
他可是刚刚在镇北道接受了一把楚王府搞回来的土豆的冲击,现在又再回来赶上了蒸汽设备的热潮。
感觉自己不管跑到哪里,似乎都摆脱不了楚王府的阴影啊。
“可是观狮山书院蒸汽机研究所会给我们授权码?还是我们自己直接找他们购买蒸汽机设备呢?”
长孙冲沉默了片刻之后,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两手都要抓,同步进行!等我们自己研究出合格的蒸汽设备,估计就已经太晚了。
但是我们也不能完全把这一块的东西交给楚王府,要不然指不定什么时候他就卡我们的脖子了。”
长孙无忌想了想,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我听说渭水书院的蒸汽机研究所,已经在搞研究了,我们自己又单独搞一个研究项目的话,会不会有点多余?”
“怎么会多余呢。长孙家的蒸汽机研究机构就放在炼铁作坊,主要给我们的炼铁和打铁相关的工序做服务。
至于渭水书院那里,更多的是进行一些理论的研究和新款蒸汽机的探索,这并不矛盾。
再说了,你怎么能够确保渭水书院那些没用太多实际的制作经验的人,能够生产出符合我们自己作坊需求的设备呢?”
在长孙无忌看来,渭水书院毕竟是长孙家和郑家合作的产物,里面的许多东西,都是属于双方的。
而郑家并没有炼铁作坊,所以渭水书院不可能把蒸汽机研究所的力量全部都放在炼铁设备方面,否则郑家肯定会有意见的。
“我明白了,孩儿明天就再去一趟观狮山书院蒸汽机研究所。那李谚,好歹跟我还是有几分交情的,看看能不能直接拿到他们最新款的蒸汽机技术的授权。”
长孙冲的消息还是很灵通的。
对于观狮山书院蒸汽机研究所的研究进展,他虽然不能说是了如指掌,但是一些大体上的情况还是知道的。
很显然,已经成功的推出了第一代蒸汽机的李谚,不可能每天就在研究所里面睡大觉的。
……
作坊城的劳牛蒸汽机车作坊正式挂牌了。
在此之前,劳汉三都是遮遮掩掩的在那里安排了一般人马在搞蒸汽机车的研究。
但是看到连李世民都亲自去各个作坊视察蒸汽机设备的情况了,他立马就意识到蒸汽机相关的行业,是真的有搞头。
自己现在让人研究的蒸汽机车,不仅不用担心被人笑话了,传出去说不准还能引起一股风潮呢。
虽然不排除也有其他作坊的人听说了劳牛蒸汽机车作坊的情况之后,有样学样的开始研究蒸汽机车。
但是劳汉三觉得只要不是楚王府亲自下场,他就谁也不怕。
好歹他也是已经安排了人手进行了将近半年的研究了,进展还是非常迅速的。
各种各样的蒸汽机设备的出现,也给劳牛蒸汽机车作坊的匠人们提供了许多的思路。
而蒸汽机车上面使用到的许多零件,也同样因为蒸汽机设备的出现,成为了可能。
“劳掌柜,最多再有三个月,我们第一台的试验车就可以正式的出现在大家的面前了。”
作坊里头,荆木带着劳汉三在参观正在修建的生产线和正处于手工制作样件阶段的试验车。
劳牛蒸汽机车作坊的匠人们,现在没有想得那么多,就是简单的朝着把蒸汽机车制作的小一点,然后安放在原来的马车上面,稍微改造一下之后,变成可以自己前进的蒸汽机车。
明作铁路上每天不断运行的蒸汽火车已经给他们带来了不少的灵感,把蒸汽火车跟四轮马车相结合,就是最原始的蒸汽机车。
“第一代的蒸汽机车,你不用考虑太多的商业化的问题,注定是不可能大规模生产的。
我们不要怕问题,有问题慢慢的改进就行。也不用想着追究完美,先把第一台蒸汽机车的这个头衔给拿下来,等以后我们可以大规模量产的新款蒸汽机车出来的时候,影响力自然就不一样了。
我觉得肯定会有其他的作坊也跟着生产蒸汽机车的,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把眼光放得长远一点,要考虑以后如何跟其他人竞争的问题。
很显然,如果百姓们都知道我们劳牛蒸汽机车作坊是世界上第一个发明出蒸汽机车的作坊,那么大家对我们的技术,就会自然而然的产生一种信赖感。
到时候差不多的蒸汽机车,我们哪怕是比别的作坊卖的贵上一些,也应该会有不少人选择购买的。”
虽然劳汉三对品牌这个东西还没有特别清晰的概念。
但是作为一家大型的运输车队的负责人,他对商业上的嗅觉还是非常敏锐的。
看看奔驰四轮马车和城南马车的区别,看看永久自行车和其他自行车的区别,劳汉三觉得自己有必要抢占先机,让劳牛蒸汽机车成为一个响当当的牌子。
“掌柜的,您放心!如果只是单纯的制作一台样车的话,那么不需要再有三个月,我们就能制作出来。”
荆木也不傻。
劳汉三的话说完之后,他就大概明白是什么意思了。
很显然,自家掌柜是要先把名分给占下来啊。
这还不简单?
不考虑大规模制作,不考虑商业化,只是单纯的制作一台可以在水泥道路上行走的蒸汽机车,这个难度一下子就下降了好几个等级。
很多时候,大规模的生产,才是一个产品研发的瓶颈。
如果只是在实验室里头制作,那难度就完全不一样了。
“嗯,到时候我们可以在杨氏茶叶大厦面前专门搞一个展览会,让长安城的勋贵富商都来体验一下我们的蒸汽机车,甚至还可以邀请各个报社的写手来我们的作坊参观,好好的报道一下大家的努力。”
说到自己擅长的领域,劳汉三的话立马就变得多了起来。
并且,说的越多,他越为自己的想法拍案叫绝。
“劳掌柜,为了避免被其他作坊抢了先,也为了以后我们能够及时把握住蒸汽机车这个行业的发展,我觉得作坊里头有必要成立一个专门的市场研究机构。
现在的任务就是先搞清楚长安城的各个作坊里头,都有谁家也在研究蒸汽机车的,然后研究的进度到了什么程度。
等过个几年,生产蒸汽机车的作坊多了,我们这个研究机构就可以负责去对比拆解各个蒸汽机车之间的差距,为我们的匠人研究新款的蒸汽机车提供参考和帮助。”
荆木的脑袋也很好用。
他毕竟是楚王府情报调查局的探子出生,对于情报收集有着天然的敏锐性。
这种可以假公济私的行为,显然既符合劳牛蒸汽机车作坊的利益,又能为荆木自己的小心思服务。
到时候,万一上面有人联系他,要收集一些情报的话,他也有东西可以去交差。
“没问题,作坊里头的事情就全部交给你了,我只看结果。”
劳汉三对荆木还是非常信任的。
大家已经合作多年了,彼此的能力和作风都算是非常了解了。
……
楚王府造纸作坊。
王富贵跟戴全一起站在新建设的生产线面前,看着一张张白色的纸张下线,脸上满是笑容。
虽然造纸作坊在楚王府的存在感很低,每年挣得钱也非常少,基本上都是以很低的利润率在对外出售纸张。
但是王富贵也好,戴全也好,都知道李宽其实非常重视纸张的发展。
除了新技术的研究,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如何降低纸张的成本。
大唐现在的造纸技术,虽然跟后世的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是就单独一张纸张的质量来说,跟后世的普通纸张相比,已经没有本质上的差别了。
这个时候,让纸张变得便宜一点,再便宜一点,更便宜一点,就是造纸作坊最主要的任务。
如今,不管是观狮山书院还是其他的书院、小学、蒙学,对书籍印刷的需求都是比较旺盛的。
单单今年上半年印刷的书籍总量,就已经超越了去年全年。
如果跟十几年前相比的话,现在一个月印刷的书籍,比以前一年,甚至是好几年都还要低。
曾经,一本普通的《论文》,都能卖一贯钱一本,甚至是两贯钱一本,可想而知,读书是多么奢侈的一件事情。
但是,现在大部分的书籍价格,都已经下降到了一百文钱以内。
也就是一些比较厚的书籍,或者是字典之类的,还能去到几百文钱一本。
不过,李宽对这个情况显然还是不满意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30/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