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154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48/2214


李忠对榴莲也是很不感冒。
在他看来,一百文钱一罐的榴莲罐头,就长得这个样子?
送给他他都不想吃呢。
何况还要卖的这么贵。
“这个宽儿……口味还真是独特!”
李世民有点无语的评论了一句。
“陛下,虽然这个榴莲罐头非常臭,不过除了楚王殿下之外,外面似乎也有一些人是非常喜欢吃的。甚至属下听说有些人每天要是不吃上一罐榴莲罐头,心中都不痛快呢。”
李忠倒也没有因为自己不喜欢榴莲罐头,就一味地在那里说榴莲的坏话。
长安城中,也有不少人喜欢榴莲。
这个情况,他倒是如实的汇报了。
“父皇,李统领说的没有错,其实这个榴莲,虽然有些人很不喜欢,但是也有一些人特别喜欢。我上次送给于师一箱榴莲罐头,他似乎就非常喜欢。”
李治没好当着李世民的面说自己其实很喜欢榴莲。
不过,正好他知道于志宁是很喜欢的,便忍不住插了一句话。
“相比这榴莲罐头,朕还是觉得荔枝罐头好吃!香蕉罐头也不错,不过就是制作这么多的罐头,要浪费大量的铁,有点让人心疼啊。”
盐铁茶,这三种东西,慢慢的在大唐的赋税体系之中,发挥了特殊的作用。
所有的商品之中,这三种商品每年给朝廷提供的赋税,是最为稳固的。
基本上每年都在稳步增加。
不像是有些商品,今年火爆,明年就大变化了。
而铁作为其中最为特别的一种东西,李世民更是有着不一样的感情。
毕竟,很长的时间里头,钢铁都是不够用的。
“陛下,这罐头使用的罐子,是可以回收利用的。最近长安城出现了一些专门收购罐头和废纸的废品收购贩子,把这些罐子收集好之后,售卖给炼铁作坊,其实是比什么铁矿都要好的一种材料呢。”
李忠这话,倒是让李世民稍微放心了一点。
“这镀锡铁板,耗费了大量的锡,据说大唐交易中心里头,锡的价格已经比去年翻了一番都不止了?”
“确实如此,不过普通百姓的生活中,很少使用到锡的,所以对百姓的生活,并没有带来什么影响。顶多就是制作罐头的成本稍微上涨了一些。
但是跟罐头的售价相比,这一点成本变化,楚王府应该还是可以接受的,要不然也不会任由冯氏锡铺一直涨价。”
李忠这个情报头子,需要关心的东西太多了。
好在这些年,他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
要是换了一个人,还真不一定能够应付自如的回答李世民的各种问题。
“之前传言平安贸易在南洋发现了巨大的锡矿,这都已经过去了许多个月了吧?怎么锡的售价一直都没有降下来呢?
按理来说,发现了大的锡矿,锡的价格不是会立马跌下来吗?”
南洋发现了许多矿藏的消息,李世民自然也是听到了。
不管是锡矿还是煤矿,对于南洋的发展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算一算时间,南洋出产的锡,应该很快就能运输到长安城了。属下听说萧家和崔家已经抽调了不少人手去南洋,为的就是尽快的将这个大锡矿给开采出来。
特别是今年以来,锡的价格不断上涨,一个大的锡矿,价值比铜矿还要高呢。
一旦锡矿正式投产,平安贸易立马就可以成为仅次于东海贸易的存在,在海外再也没有其他的作坊能够跟他相媲美。”
李忠对平安贸易的运气还是颇为羡慕的。
这么多年来,除了东海渔业在海外频发的发现各种各样的金矿、银矿,其他的商家的收获其实不是很大。
虽然时不时的也有一些小的矿藏被发现,但是像是平安贸易这一次的锡矿那种规模的,还是非常罕见的。
他可是听说了,那个锡矿的占地面积,可能比好几个县的面积都要大呢。
说它是一座金山,也没有问题啊。
“嗯,虽然锡更普通百姓的关系不是很大,但是不管是什么东西,如果价格上涨的太夸张,都不是好事。”
李世民说完这话,就开始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地方了。
至于刚刚开罐的榴莲罐头,自然就便宜了一旁的兰和。
早就嘴馋的兰和,李世民都说了自己不喜欢榴莲,他可不敢说他自己其实觉得榴莲是人间美味。
现在李世民赏赐给他的话,他就不用担心什么,开开心心的躲到角落里吃了起来。
而李世民看到他那副开心的表情,还以为兰和是为了哄自己开心,所以故意露出这么一副喜悦的表情呢。
毕竟,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李世民把自己吃过的东西赏赐给你吃,那是一种恩典呢。
没看到史书上经常有记载,哪个哪个大臣在家中收到了天子赏赐的饭菜嘛。
而同样喜欢吃榴莲的李治,此时就只能正襟危坐的在旁边,跟着学习处理政务了。
空气中弥漫的榴莲味道,却是让他心痒不已。
李治心中暗暗发誓,下值回去之后,一定要开三大罐榴莲罐头,一次性吃个够!
第1241章
开心又不开心
精钢的冶炼,是有比较高的技术门槛的。
整个大唐也就是楚王府和长孙家的炼铁作坊掌握了这门技术。
但是炼铁,门槛却没有那么高。
各个世家基本上都掌握炼铁技术,只是水平有高低之分而已。
像是制作罐头的铁皮,难度就相对没有那么高。
当然,这是不考虑铁皮的厚度的情况下。
真要是提出一个很薄的铁皮要求,那又变成没有几家可以制作了。
由于罐头的利润比较高,使用厚一点薄一点的铁皮来制作罐子,影响相对有限。
无非就是每瓶罐头少挣一两文钱的事情。
相对于动不动就是几十文钱,甚至上百文钱一罐的罐头来说,这个成本还是属于许多人可以承受的程度。
这么一来,大唐各地立马就涌现出了好多罐头作坊。
一年四季,从北到南,总是会有一些水果产出。
一家罐头作坊,一年只要有几个月的时间在开工,就已经非常挣钱了。
长孙家自己就掌握了镀锡铁皮的制作,当然也不会错过罐头这个新的挣钱风口。
“郎君,最近一个月的锡锭,价格又比上个月上涨了超过三成,并且似乎还有不断上涨的趋势,这要是继续涨下去,我们就没有办法完全自己吸收了,必须要提高罐头售价才行。”
长孙府中,管家长孙宽跟长孙冲汇报着罐头作坊的事情。
虽然这个作坊才刚刚投产一个多月,但是利润却是十分可观。
所以长孙冲也是非常关注的。
“长安城中,使用锡锭最多的是楚王府的炼铁作坊吧?他们购买锡锭的价格也上涨了吧?”
这个时候,长孙冲的第一反应不是自己多花了多少钱,而是楚王府是不是也多花了钱。
毕竟,只要这个行业大家的成本都上涨了,那么直接转嫁出去就是了。
但是如果只是自己的成本在上涨,那就麻烦了。
“都在上涨!听说下个月的锡锭价格还要继续上涨呢。”
“你打听到了没有,平安贸易的锡锭到底什么时候可以运输到长安城?看现在这个模样,只要平安贸易的锡锭不到长安城,这个价格还会一直上涨下去啊。”
长孙冲对冯家锡铺的心思还是把握的比较准确的。
锡锭现在完全是卖方市场,九成以上的锡锭都是冯家锡铺出售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48/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