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161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15/2214


“现在一斤橡胶的价格已经突破了一百唐元了,难道还要继续上涨下去吗?这实在是太夸张了,总不能真的涨到跟铜钱一个价值吗?”
听到杨本满的这个判断你,令狐无疆也觉得有点不可思议。
橡胶的价格,之前一直都在三四十文钱波动,整体上还是比较平稳的。
但是短短的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就已经上涨了差不多两倍。
这是非常夸张的涨幅。
也就是橡胶这种东西不像是粮食那样关系到国计民生,否则朝廷早就动手了。
“怎么就不可能了呢?”
杨本满这么一反问,令狐无疆居然无话可说。
是啊。
为什么就不可能了呢?
这种事情,是完全有可能发生的啊。
……
“郎君,我看那奔驰四轮马车作坊和永久自行车作坊都在自己最豪华的马车和自行车上使用了橡胶轮子,我觉得这个变化,是需要马上跟进的。”
城南马车行,韦掌柜面色严肃的跟韦思仁汇报着情况。
一直以来,城南马车行都是坐稳了大唐四轮马车的第二把交椅。
但是在他们身后并不是没有其他的对手。
一旦错过了某个机会,很可能这个万年老二的位置就保不住了。
“那个橡胶的价格现在实在是太离谱了,一斤橡胶要一百多唐元钱,估计过个几天,等我们的橡胶轮子制作好了之后,这个价格已经去到了两三百唐元一斤了。
哪怕是勋贵富商不差钱,也不愿意为了一个轮子而多花这么多的冤枉钱吧?”
韦思仁显然觉得橡胶的价格有点高的离谱了。
他不大想在这个时候介入到橡胶轮子的制作当中。
“制作这个安装了橡胶轮子的四轮马车,我们可能确实不见得能够挣到多少钱。
但是对于城内马车行来说,永远追随潮流,永远为客人提供最周全的选择,这是我们一直不变的初心。
如果到时候有客人来我们的铺子里询问有没有安装了橡胶轮子的马车的时候,我们如果没有的话,那么对于城南马车行的名望来说,是有非常大的打击的。”
韦掌柜作为城南马车行的实际负责人,自然是希望不要掉队。
要不然他在韦家的地位就要保不住了。
“这个橡胶,据说并不是直接从南美洲回来的船只上买回来就能立马加工成轮子,还需要经过硫化等好几道工序。
我们就是现在花费钱财去搞研究,一时半刻也不会有结果啊。”
韦思仁的态度有了一些变化。
“这个没有关系啊,观狮山书院橡胶研究所现在成立了米其林橡胶作坊,按照他们过往的情况来看,这个米其林橡胶作坊是愿意跟其他作坊合作的。”
虽然专业化的分工,在大唐进行的还很不彻底。
但是在作坊城中,这种趋势已经比较明显了。
“那行吧,既然你觉得有必要跟进,那就安排一批匠人去跟米其林橡胶作坊合作,看看什么时候可以推出属于我们自己的安装了橡胶轮子的马车。”
第1315章
跟钱没有矛盾
“阿耶,我听说程家和房家这几天安排了人手前往蒲罗中,准备在那里收购土地,种植橡胶。我觉得我们是不是也要安排人去蒲罗中看一看?”
长孙府中,长孙无忌刚刚回家,长孙冲就过去商讨事情。
如今,长孙无忌已经慢慢的将家中的事情交给长孙冲去处理。
而脑瓜颇为好用的长孙冲,倒也把事情处理的井井有条。
“程家和房家把重心都放在岭南道的甘蔗园上面,他们还有那么多的精力去蒲罗中种植橡胶树吗?”
长孙家在岭南道也有种植甘蔗,所以对于当地的甘蔗种植情况,也是有所了解的。
很显然,程家和房家是岭南道最大的甘蔗种植户。
就以大唐现在的农业水平,搞种植是没有什么太多的机械设备可以使用,完全是靠人去搞定。
开发新的种植园,就意味着需要更多的人手。
不管是人手准备还是用人成本,其实都是在快速上涨的。
“刚开始的时候,我也有点疑问。虽然《大唐日报》很早就报道了南洋那边有人在种植橡胶树的事情,但是听说种植的规模还是比较有限的。
可是如今看房价和程家的样子,似乎是准备大手笔的进入橡胶种植了呢。
就在今天下午,大唐交易中心契约交易铺子里头,橡胶契约的价格已经突破了两百唐元一斤。
这个价格实在是太让人疯狂了,这意味着长安城一个普通百姓,辛辛苦苦的干了一个月的活,也就只能买到一斤的橡胶。
而根据之前文达明写的《海上旅行故事集》,那个橡胶其实就是橡胶树上收割出来的树胶而已,一颗橡胶树,一天就差不多可以收割到一两斤的橡胶,这几乎是一本万利的事情。
也好不是南美洲距离大唐实在是太远了,估计大家都要去收割橡胶了。”
长孙冲会跟自己阿耶提出去南洋发展橡胶种植的事情,显然也是经过了一些考虑的。
越是对橡胶的情况进行了一番调查,长孙冲就越觉得这个行业似乎充满了机会。
特别是现在橡胶的需求很旺盛。
一旦将来所有的自行车和马车的轮子都使用橡胶来制作,那么这个需求绝对是一个天文数字。
“楚王府有什么动作?”
整个长安城,最让长孙无忌忌惮的还是楚王府。
特别是他隐约之间猜测到李宽有可能知道了当年的事情。
所以最近一年,长孙无忌都非常警惕,轻易不给人抓住把柄。
甚至他每次出行都增加了十几名身手很好的护卫。
就是为了避免阴沟里翻船。
“阿耶,那个橡胶轮子,就是李宽在永平县主生日的时候送的自行车上开始使用的。
要说李宽对橡胶价格上涨的态度,也是让人有点看不懂。按理来说,楚王府的作坊是橡胶使用的大户。
长安城中,九成的橡胶都是被他们给用掉了。橡胶的价格上涨,他们肯定是最不希望看到的。
但是,我并没有看到李宽有什么动作去打压橡胶的售价。”
长孙冲发现自己现在对上楚王府,那是越来越觉得有心无力了。
“目前的橡胶,只有南美洲一个来源,而听说那里的橡胶林有不少,只要船队过去采摘,很快就能收割到一船的橡胶。
虽然跟发现金矿相比,收割橡胶的收益没有那么高,但是也绝对不低了。
伴随着橡胶价格的不断上涨,去南洋收割橡胶的冒险船只会越来越多,这应该是李宽最希望看到的事情。
那个美洲距离大唐实在是太远了,哪怕是探险的收益比较值得期待,愿意去冒险的人也不是很多。
但是如果这个冒险的价值被放大的话,那么愿意去南美洲走一趟的人,还是会变多的。”
长孙无忌对李宽现在已经算是比较了解了。
这个在长孙冲看来有点看不懂的局面,他却是能够找到自己的理解。
虽然这个理解不一定完全正确,但是至少从楚王府的立场来说,逻辑上是说的过去的。
“那怎么办?我们到底是安排船队去南美洲收割橡胶呢,还是安排人手去南洋购买土地,种植橡胶树呢?”
“两手一起抓吧,两个都不要落下。谁也不知道哪一种方法才是最好的。我们跟楚王府虽然有矛盾,但是跟钱没有矛盾。”
长孙家现在不缺一队探险的人手,所以干脆两边下注。
反正不管最终哪条路合适,长孙家都不会输。
这种做法,就跟三国时期许多世家两头下注很相似。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15/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