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164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40/2214


李宽脑中回忆了一下锌的特点,跟卢照邻说的颇为相似。
最关键的是,黄铜其实就是锌铜合金。
如果这个金属是从黄铜之中提炼出来的,那么基本上就可以确定是锌了。
虽然锌很早就出现在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但是锌的发现却是远远比金银铜囍铅要慢得多。
到现在为止,除了李宽提出了锌这个字,大唐的字典之中,还不曾有这么一个东西呢。
“我还从铅矿之中经过一些列的冶炼加工,最终也提炼出了一些类似的东西。”
卢照邻颇为期待的看着李宽。
“熔点、沸点、密度、外观、性能,这些东西你都好好的确认一下,然后形成一篇论文发表在《科学》杂志上面。
除此之外,化学院可以专门成立一个加工冶炼锌的作坊,尽快的将锌的生产工业化。”
李宽这话,基本上就是肯定了卢照邻的发现。
这让对方异常的兴奋。
“师父,工业化的生产方案,我已经提前准备好了,其实跟实验室的加工条件,虽然有所不同,但是思路是一样的。
结合现在各个作坊的技术,相关的加工设备很快就能到位。
至于锌矿,在长安城外就能找到一些铅矿,从实验的情况来看,这些铅矿本身也是锌矿,以后我会跟姚默三教谕好好的学习研究一下如何识别各种锌矿。”
卢照邻毕竟是李宽的弟子,对于李宽的做事风格很了解。
所以他秦李宽过来坚定锌的发现的时候,已经完成了工业化的准备工作。
只要一声令下,过个十天半月,大规模的锌锭,就会出现在世人面前。
到时候,《科学》杂志上面的文章,估计也被各个书院给传遍了,正好用一块块的锌锭,堵住大家的疑问。
“嗯,这段时间,镀锡铁板的销量是非常可观的,对于锡锭的需求非常的高。曾经有匠人提议使用镀锡铁板来制作水管,不过实验效果似乎不是很好。
你可以继续研究一下,看看镀锌的钢管,防锈效果怎么样。
只要效果好,那么钢管的成本肯定是要远低于铜管的,锌金属这个发现,就有了实际的意义。”
锌是非常重要的一种金属。
如果发现之后找不到用处的话,那么就会大大降低卢照邻的这个发现的意义。
现在作坊城中的房屋,都是有修建洗手间的。
里面使用的水管,都是铜管,成本非常的高。
虽然只是卫生间里使用了一小部分,但是架不住修建的房子有点多,导致铜管的需求还是非常旺盛的。
要不是大唐这几年陆陆续续的从镇北道等地发现了几个铜矿,又在海外的澳洲和南美洲发现巨大的铜矿,估计大唐的铜价直接就会因为铜水管的使用而上涨好几成。
甚至朝廷会直接禁止使用铜来制作水管都不奇怪。
“大唐现在各地的炼铁作坊修建的非常多,虽然没有哪家的技术能够比得上我们楚王府的炼铁作坊。
但是整体来说,大唐的炼铁技术进步是非常明显的,这些各州的炼铁作坊,在本地也能过的比较滋润,这也算是缓解了钢铁价格的上涨。
按照现在的情况,一斤铜的价格,大概是一斤普通钢铁价格的十几倍,如果真的能够使用钢管替换掉铜管,哪怕是使用了价格比较昂贵的锌,成本也肯定比铜管要便宜很多。”
在李宽身边待久了,卢照邻多少也是有一些商业头脑的。
只要随便推算一下,就知道镀锌钢管的成本,肯定是远远低于铜管的。
虽然效果可能会有所差异,但是在价格优势面前,镀锌钢管的前途绝对是不可限量的。
“你说的没错,所以这个锌的发现,要尽快的让它商业化,让更多的作坊之中,开始使用锌来制作一些东西。
只有具备商业价值的发现,才能最快的得到推广,否者就只会沉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
伴随着蒸汽机的出现,大唐已经一只脚迈入了工业化的门槛之中。
接下来,李宽准备好好的推动一下化学、采矿、机械等各行各业的发展。
假以时日,大唐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师父,您放心,弟子已经招募了一帮学员一起研究锌的各种应用,除了您说的镀锌钢板之外,其他的运用也都在考虑之中。”
卢照邻现在浑身都是干劲。
出名要趁早。
他现在已经十四岁了,正是时候。
第1344章
紧俏的铜管
世家的底蕴之深厚,一般人是想象不到的。
不说人家遍布朝堂的人脉关系,单单他们控制的各种产业,其实就已经非常吓人了。
大唐的各行各业,虽然在楚王府的影响下,跟历史已经有了非常大的偏差。
但是一些传统的行业,其实还是在各个世家的控制之中。
或者说,世家在各个传统行业里头,影响力仍然巨大。
“郎君,我们从澳洲永平港运输回来的第一船铜锭,昨天已经到了渭水码头了。
这些铜锭的冶炼成本,远远低于我们现有的铜矿加工作坊。
在澳洲发现的那些铜矿,含铜量之高,简直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只要简单的冶炼一番,就能得到纯度非常高的铜锭。
现在看来,家族安排大量的匠人和帮工去到永平港,这步棋算是走对了。”
在卢家位于作坊城的大院子里头,卢安生正在给卢宣汇报着消息。
作为大唐最大的铜锭生产作坊拥有者,范阳卢家的一举一动,都对铜锭的价格有重大影响。
虽然这种影响在不断的弱化,但是那种变化只是相对的。
“那实在是太好了,现在铜锭的价格在稳步上升,但是我们的开采成本却是在下降,一上一下的,我们的利润就会变得更加可观了。”
卢宣心情非常不错。
作为范阳卢家的嫡次子,家主的位置,基本上是没有他的份。
但是只要能够将卢家的商业都掌握在手中,那么他的话语权不会比自己大哥差。
“按照现在运输回来的铜锭的成本计算,澳洲出产的铜锭至少比大唐的便宜两成。
这还是计算了高额的运输费、市舶税等费用的。并且现在澳洲那边的铜矿才刚刚开始开采,产能没有完全爆发,成本也还没有做到降低。
等到明年的这个时候,我觉得澳洲的铜锭成本,可以直接做到大唐这边铜锭的一半。
那个时候,澳洲的铜矿很可能将成为我们范阳卢氏最挣钱的作坊呢。”
卢安生的心情也非常不错。
作为卢家铜锭作坊的负责人,澳洲铜矿是他亲自探索、修建、投产的。
当初楚王府在永平港附近发现了金矿,并且在那里修建了相关的作坊。
对金矿和铜矿非常了解的卢安生,立马就意识到澳洲可能也蕴含着铜矿。
大多数情况下,铜矿和金矿都是伴生的。
并且这些矿藏的含铜量,往往远高于含金量。
果然,在他的不懈努力之下,范阳卢氏在楚王府的金矿附近的十几里外,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富铜矿。
得益于永平港的开发,大唐去到永平港的航线已经非常成熟了。
永平港也已经是一个有常驻人口好几万的海外繁华小港。
所以范阳卢氏难得的大气了一把,直接搞了一个大船队,拉了上千名匠人、帮工去到永平港,修建属于范阳卢氏的海外铜矿作坊。
对于卢家来说,修建这么一个作坊,也是冒着比较大的风险的。
毕竟永平港实在是太远了。
并且海上的风险,没有办法预测。
所以卢宣这几年其实是承受了比较大的压力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40/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