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164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42/2214


使用蒸汽机之后,不仅风力的提供能够非常稳定,也不用担心锌液的炉子里头温度那么高,怎么吹风的问题了。”
很显然,王恒会这么提出来,自然是思考过方案的可实现性的问题。
作为精通格物和化学两个领域的学员,王恒对蒸汽机设备也是有比较充分的了解的。
没办法,谁让蒸汽机设备现在是格物领域最热门的东西。
不管是研究什么东西的教谕和学员,要是对蒸汽机设备一窍不通的话,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被人鄙视了。
“使用蒸汽机设备来鼓风?”
戴全这一次是真的被惊到了,“这个方案,似乎真的可行呢。”
“我一会就去一趟蒸汽机研究所,跟李教谕好好的请教一下,看看怎么才能制作一台可以用来鼓风的蒸汽机设备。”
卢照邻想了一下,立马也感受到了王恒这个提案的妙处。
以现在的蒸汽机设备技术,开发这么一款可以吹风的设备,难度一点也不高。
甚至可能有个几天时间,就会有样品出来。
因为大部分的蒸汽机结构部分,都是通用的。
只需要追加压缩空气相关的结构。
以观狮山书院的实力,这并不是什么难题。
“嗯,要是能让李谚亲自帮忙设计的话,自然是再好不过了。一旦这种蒸汽机设备投入使用,我们的镀锌钢管制作成本,立马就可以下降两成,收益就完全不一样了。”
戴全也是满脸期待。
他有一种预感,这个镀锌钢管的出现,将会给大唐带来巨大的改变。
以后,各种新式的卫生间,甚至那种自来水,也将有希望进入到更多的百姓家中。
对于大唐来说,将会有更多的新兴行业诞生,给商人、学员、百姓提供更多的机会。
第1346章
变故
韦家是长安城本地大户。
虽然名气上跟五姓七望还有点差距,但是在关中地区,韦家的影响力却是也点也不比五姓七望要差。
作为本地豪族,手中自然也有不少的土地。
眼看着作坊城那里,楚王府在不断的卖房子挣钱,要说韦家不羡慕,那是不可能的。
犹豫了许久,在去年的时候,韦家终于还是决定进入到房地产这个行业。
就在明德门附近几里处,韦家拿出了一块占地几百亩的土地,几乎是完全模仿作坊城的建筑风格,修建了五百套的院子。
这些院子,从外观上看上去,跟作坊城的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哪怕是里面的装修风格,也都准备走作坊城的路子。
什么卫生间啊,暖气片啊,这些自然都是必备的。
甚至地下的排水措施,韦家都下了大本钱,按照作坊城的做法搞了下水道,不用担心一场大雨就被淹没了。
“郎君,按照现在的进度,再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可以完成全部的装修了。这几天是进行卫生间的修筑,一切都按照计划在进行。”
韦宝作为韦思仁手中最得力的掌柜,除了负责城南马车行的事情,也兼顾了韦氏的首个房地产项目——金泽豪庭的开发。
当然,他只是名义上的负责人,具体项目的跟进,自然有别的管事负责。
要不然他也分身乏术啊。
“前阵子你不是说卫生间的修建,会比原计划的延迟一些吗?怎么现在又赶上了?”
韦思仁自然是希望一切都按计划进行,不过前后得到的消息有点不同,让自然也是要确认清楚。
“之前主要是卫生间修建的时候需要使用到大量的铜管,但是长安城中的铜管,有一半都是范阳卢氏的铜管作坊生产的。
他们之前并没有想到铜管的需求会那么的旺盛,所以准备的铜锭一直都比较有限。
哪怕是多方调集,也没有筹集到足够的铜锭。
所以当时他们的掌柜跟我说是需要延迟至少一到两个月才能交货。
但是听说范阳卢氏在澳洲的铜矿作坊已经顺利的投产了,前阵子还把铜锭从永平港运输到了渭水码头,所以铜管的产量,立马就上去了。
我承诺给他们加价五个点,他们立马就优先把所有的铜管都出售给我们了。”
韦宝简单的解释了一下前因后果。
至于多加的五个点,在时间面前,根本就不算什么。
反正金泽豪庭走的时候高端路线,那作坊城那么偏远的地方,一套院子随随便便都要卖一千多贯钱了。
金泽豪庭的地理位置这么好,没有理由比作坊城便宜啊。
而建造一套院子需要花费的成本,韦宝是非常清楚的。
除了卫生间和玻璃、暖气等东西比较耗费钱财之外,其他的东西有个一百贯钱就搞定了。
要知道,这年头的开元通宝还是很值钱的。
普通百姓一年的收入也就是一两贯钱,一百贯钱的成本,已经相当于普通百姓两辈子的收入了。
“羊毛出在羊身上,这些铜管虽然很昂贵,但是效果也确实好。对于长安城的勋贵富商来说,如果售卖的房子里面没有卫生间,那就意味着落后了。
哪怕是长安城内的老房子,也有许多开始加装卫生间了。”
韦思仁对于韦宝加价购买铜管的事情,不以为意。
哪怕铜管的购买费用,就已经占到了建筑成本的一半,那也可以承受得住。
一套一千多贯钱的房子,能有有一半的利润率,那就已经是暴利了。
哪怕是铜管成本再上涨一两成,韦思仁都还能忍受。
“嗯,确实如此,等金泽豪庭修建完毕之后,我们的人手立马就可以开始修建旁边的金泽华庭,有了前面的经验,最多等到今年底,就可以完工。
不过我发现进入到贞观二十年后,长安城中已经有好几家勋贵开始进入到房地产行业了。
特别是前阵子作坊城的房子再次以高价售罄之后,大家的积极性立马就更高了。
我担心在这种情况下,铜管的价格还会不断的上涨,并且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郎君,我有一个提议,趁着现在跟范阳卢家的合作关系比较紧密,我们是不是提前把金泽华庭需要使用到的铜管全部给买下来?”
作为项目名义上的负责人,韦宝自然不希望金泽华庭的修建工作再出现什么波折。
到时候损失的都是钱啊。
反正现在自己加价五个点购买铜管,东家都没有什么意见。
那么提前囤积金泽华庭修建使用的铜管,应该就更加无所谓了。
“可以,反正这些铜管迟早也是要用上的,放在仓库里也不用担心生锈,那就先买回来吧。”
韦思仁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就同意了韦宝的提议。
伴随着大唐经济的火热发展,现在各行各业,都出现了一些东西供不应求的情况。
铜管这个东西,只是其中一个不是非常明显的代表。
……
“王掌柜,你上次要的铜管,我们作坊明天就可以全部准备好,你看看什么时候安排马车过来运?或者我直接安排送货上门也可以。”
王富贵是卢家铜管作坊的大客户。
哪怕今年铜管供不应求,卢安生都没有倨傲的将乙方翻身做甲方的样子表现出来。
这一次,澳洲的铜锭运输回来了,新制作出来了一批铜管,他立马就主动的去见王富贵了。
没办法,但凡是在长安城做生意,王富贵几乎是一个无法避免的存在。
“卢掌柜,感谢你的好意,不过这些铜管,我们现在不需要了。”
王富贵脸上,再也没有之前的焦急了。
此一时,彼一时。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42/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