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168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82/2214


东宫本来就可以有三千的护卫,这些人在关键时刻可以起到的作用还是非常大的。
“我之前安排你在作坊城秘密修建的地下作坊,现在的进展怎么样了?”
李宽沉默了片刻,问了一个比较关键的问题。
李宽能够心那么大的放任长孙无忌在那里嚣张,也不担心李治到时候上台之后会清算自己,也是有一些准备的。
不说蒲罗中等海外领地,单单作坊城那边,就隐藏着不少的秘密。
那么大一片土地,都是楚王府的人负责开发的,隐藏一些秘密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了。
“按照您给的方案,匠人们已经试作了三批次的鸟铳,目前基本上确定了第一批的规格。
不过到现在为止,只生产出来了您提到的鸟铳,其他的还是没有能够制作成功。”
大唐的钢铁技术有了明显的提高,水平绝对是达到甚至超过了后世明清时期的水平。
而火药的发现,也有些年头了。
虽然将作监那边还没有想到太多更好的利用火药的办法,但是并不表示李宽也不懂。
到底要不要把热武器给搞出来,李宽是有过犹豫的。
不过,最终他还是准备先把这个技术搞出来,自己秘密的制作一批,用来当成是关键时刻的杀手锏。
至于以后要不要普及,怎么普及,就得看时机什么时候成熟了。
“从护卫队里面选择两百人,进行秘密的鸟铳射击练习。与此同时,我跟你提到的左轮枪,争取今年内完成制作。
子弹可以使用铅弹,特殊钢的使用要大胆一点,炼铁作坊那边已经在尝试各种新式金属加入到钢铁冶炼之中,里面应该有适合左轮枪的材料。”
既然要当成杀手锏使用,单单的鸟铳肯定是不够的。
近距离的杀伤方面,左轮枪还是有着非常独到的优势的。
不说其他的,可以连发,就是一个无可超越的优势。
这么一个铁疙瘩塞在怀中,关键时刻就可以干掉好几个人。
有了它,李宽觉得哪里都去得。
第1393章
诡异的气氛
一天不早朝,大家没有什么特别感觉。
两天不早朝,可能有些人心中开始会有一些疑问。
连续三天不早朝,那么正常的人都会有一些想法了。
如今,李世民已经连续五天没有上早朝了。
长安城上空弥漫的气氛,立马就有了诡异的变化。
而宫中的消息,不可能一点也不传出来。
“杨御史,这几天大唐股票交易所里头,好些作坊的股票价格都出现了下跌。
一些看起来数据很好的作坊,股票价格也没有办法避免下跌,这个情况有点不正常啊。”
御史台,令狐无疆已经好些天没有回来上班了。
今天他实在是忍不住,去找了杨本满。
“长安城如今的局面之下,大唐股票交易所的股票没有大跌就已经算是表现很好了。
令狐,作为一个掌管了那么多资金的人,你不要告诉我你什么消息都没有听说过?”
杨本满的语气非常平和。
作为一个对升职加薪没有什么期盼的官员,他在御史台的日子其实过得非常舒服。
只要不犯什么原则性的错误,他这个位置是没有人会去动的。
而杨家的主业是杨氏茶叶,如今也发展的非常平稳。
不管是往草原上售卖茶砖,还是其他的各种绿茶,销量都非常的稳定。
哪怕是朝廷有什么大动作,对他的影响也是相对有限的。
“听自然是听说过一些的,不过我这不是拿不准这些消息的准确度,所以想要过来找您打听一下嘛。”
令狐无疆听了杨本满的话,心中突然一紧。
难不成外面的那些传言,居然是真的?
“找我打听也打听不到更多的消息,反正这段时间你消停一点,低调一点,注意一点就是了。”
对于有点像是自己的徒弟一样的令狐无疆,杨本满还是愿意跟他透露一些东西的。
御史台虽然不能算是位高权重,但是这也算是一个要害机构了。
所以杨本满了解的信息,还真是要比令狐无疆要多一点。
“好的,那我明白了。这段时间,很多人发现自己直接去大唐股票交易所购买股票也能挣钱,所以令狐投资公司的管理资金已经基本上不怎么增加了。
只要维持住现在的局面,就已经足够了。”
令狐无疆没有特别大的抱负。
现在这个局面就已经是他非常满意的状态了。
“你现在也算是大唐股票交易所里头影响力比较大的人物了,指不定这段时间就会有一些人找上门来要跟你谈一些事情。
我觉得吧,你要是有机会的话,就找个没有人知道的房子里住一段时间,避一避风头,也算是做一点额外的准备。
反正你在长安城里和在作坊城都有好些房子,要做到这一点其实并不难。”
杨本满这些经历过隋末动乱的人物,对于有些事情是比较敏感的。
虽然现在只是气氛有点诡异,但是一旦情况进一步的恶化,那么什么事情都是有可能发生的。
“明白了,多谢杨御史!”
令狐无疆面色郑重的答道。
这种话,不是关系到了一定程度的人,是不会跟你说的。
……
刘大娘作为西市负责打扫卫生的人员,算是长安城中最普通的一员百姓。
不过,有的时候,这些普通百姓对于一些变化的感受,反倒是更加敏锐。
“张屠夫,你发现了没有,这几天好几家的粮食铺子门口,都是热闹非凡,买粮食的人比以往多了不少。
甚至这个粟米和大米的价格,都上涨了一些。
这有点奇怪啊,不是说今年是一个丰收之年吗?”
不管是在哪个年代,粮食价格的波动,都是很受普通百姓的关注的。
毕竟,翻来覆去的那句话,民以食为天,可不是简单的五个字。
“确实有点奇怪,我留意了一下附近的那些铺子,不仅是售卖粮食的铺子生意变好了,售卖盐巴、蜂窝煤、棉布的铺子,生意好像都变好了呢。
难道是因为大家手头上有钱了,所以比较舍得花钱了吗?可是也没有到过年啊。”
张屠夫作为一名屠夫,看起来是吃的腰宽体胖,人畜无害,傻傻的样子。
其实他一点也不傻。
真要是傻,那也没有办法在西市顺利的经营二十多年。
“是不是哪个地方又出现了什么灾情,所以导致粮食价格上涨啊?你不是识字嘛,最近几天的报纸有相关的报道吗?”
“没有,这几天的报纸,不管是《大唐日报》还是《长安晚报》,都没有说哪里出现了旱情。
相反的,各个报纸上普遍都是在报道各地的粮食取得了丰收。淮南道和江南道的水稻,还有辽东道的水稻,河东道的棉花,岭南道的甘蔗,甚至是镇北道的土豆。
传来的都是各种好消息,按理来说,粮食的价格是会下跌的。”
张屠夫熟练的将一根排骨给剔了出来,这个动作丝毫不影响他跟刘大娘聊天。
“听说大唐这几年多了不少的酿酒作坊,会不会是因为这些酿酒作坊浪费了太多的粮食,所以导致粮食收成虽然变多了,但是粮食价格却是上涨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82/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