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172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28/2214


“处亮,这辽东道生产建设兵团就交给你了,你不要嫌弃现在种植的地太多,觉得继续扩大面积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
粮食这个东西,是永远不会嫌弃它多的。
只要保管的好,稻谷存放个几年也是没有问题的。
一旦碰到什么饥荒或者战乱,仓库里的存粮就是救命的存在了。”
薛仁贵已经收到通知,将要卸任辽东道生产建设兵团的职位,调遣到长安城担任左威卫大将军。
虽然左威卫的地位没有左右卫、左右骁卫或者左右武卫那么重要,也不是直接负责颐和园或者大明宫的安全。
但是作为布置在皇宫附近,辅助守卫皇宫和长安城的部队,哪一个卫的位置都是不简单的。
以前,各卫的将军,普遍都是帝党的人物。
只有程咬金和尉迟恭算是个例外。
如今李世民同意李宽的提议,把薛仁贵调遣回长安城,并且担任如此敏感的一个职位,其实是很能说明问题的。
一方面,这个调遣算是李宽对李世民的一个试探。
看看李世民到底有没有支持自己成为大唐天子的想法,或者说李世民对于自己成为大唐天子,是否有明显的反对。
另外一方面,已经感受到长孙党和太子党动作频繁的李宽,也觉得没有必要一直隐忍下去了。
这要是缩头乌龟当的久了,人家就以为你真的是乌龟了。
那么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李世民同意了薛仁贵的调任,那么至少说明他不反对李宽成为大唐的继任者。
当然,李宽跟李治争夺储君的场面,肯定也是李世民不希望看到的。
如今的李世民,必定也是处于纠结之中。
“薛大哥您放心,王爷都已经跟我交代清楚了,我接任辽东道生产建设兵团都督之后,所有的政策都会保持不变,安安稳稳的延续三年之后再考虑变化。
反倒是薛大哥您这一次回到长安城,任务很不一般,最好多带借兄弟跟着回去,别到时候没有人可以用。”
程处亮算是李宽的二舅子,自然知道长安城如今是什么一个局面。
辽东道如今算是李宽掌控能力比较强的一个道,如今要把薛仁贵调遣回去,李宽自然也要把后面的事情给安排妥当。
要不然耽误了辽东道的发展,就非常的可惜了。
越是经营辽东道,大唐上下就越是感受到了辽东道的魅力。
这里,并不是大家想象的苦寒之地啊。
“长孙无忌虽然在朝中权势滔天,但是在军中的影响力比较有限。除了部分秦王府旧将会站在他那边,其他的大部分都是中立的。
如今警察署在我们手中,左威卫又被我们掌握了,到时候要对付东宫或者长孙无忌,我们的底气就更足了。”
薛仁贵已经完全做好了跟长孙党和太子党争斗的准备。
这些勋贵子弟,别看平时游手好闲的,但是政治眼光有时候还是挺厉害的。
薛仁贵如今在大唐军中,威望仅次于那些老将。
虽然这几年一直负责生产建设兵团的工作,似乎跟军队已经脱节了。
但是生产建设兵团下属的那些人员,全部都还是属于大唐的军人,每年至少都要组织几次大规模的训练。
不客气的说,在生产建设兵团,薛仁贵指挥的队伍反倒是更多了。
时不时的还会去欺负一下深山老林里的部落,让他们成为兵团百姓的奴仆。
他的身上已经深深的印上了楚王府的痕迹,哪怕是投靠别人,也没有人会信任他。
再说了,他也从来没有想过要投靠别人。
这一次去长安城要干什么,可能会碰到什么,他心中是一清二楚。
“王爷能够下定决心,对我下面这些做事的人来说,其实也算是好事。
别看长孙无忌那么嚣张,长孙党的影响力那么大,只要王爷下定决心了,我们能够调动的人手,并不会比长孙无忌差。
只要陛下不直接反对这个事情,那么胜利肯定是属于我们的。”
程处亮对楚王府的实力,也算是比较了解的。
这些年他负责镇守国内城,跟朝鲜半岛上的各个国家的联系也比较紧密,同时也负责对付东北的那些部落,算是积累了不少的经验。
“你这么说也对!对于大唐来说,楚王殿下绝对是一个最合适的领导者。
如果有朝一日楚王殿下能够顺利登基,对于天下的百姓来说,也绝对是一件好事。”
薛仁贵跟在李宽身边那么多年,可是亲自见证了大唐的变化。
李宽在这个变化之中发挥了什么作用,他自然也是一清二楚的。
“我的大刀已经饥渴难耐了,这一次要是谁那么不识相,就不要怪我不客气了。
其他的东西我都会按照您之前确定的方案来推进,但是对于不忠于楚王府的人员,我也不会再跟您之前那么客气了。”
程处亮对于辽东道的情况,还是比较熟悉的。
虽然楚王府在这里的影响力比较大,但是也不是一言堂。
有些人,该清除就要清除了。
第1444章
布局
牛进达在长安城里头,是一个存在感不是很高的人物。
这些年,他也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了大唐皇家军事学院里头,所以外人对他的了解就更加的少了。
不过,程咬金这些老朋友,自然不会忽视牛进达的影响力。
“老牛,眼下长安城的局势,你有什么看法?”
一直稳如狗的程咬金,在跟李宽深入的沟通之后,也已经开始有了行动。
军中的一些将领,显然是由他来负责接触会好很多。
再说了,牛进达跟程咬金本来就是多年的好兄弟,一些话说出来了,哪怕是对方有一些其他的想法,也不用担心会流传出去。
所以在一个休沐之日,程咬金亲自去牛府找牛进达喝酒了。
“陛下经过一场大病之后,身子骨明显是不如从前了,整个人显得老了很多。
无忌和太子殿下如今应该也都感受到了危机,开始有了许多的动作。
而陛下意外的把濮王殿下从莱州召回来,更是加剧了这种趋势。
怎么?楚王殿下已经下定决心了吗?”
牛进达倒也没有跟程咬金在那里绕圈子。
大家都是好兄弟,哪怕是不同意站队,也会直接明了的把意见表达出来。
“如今这个情况,不下决心也是不行了。大唐立国三十年了,前面十五年虽然也算是发展的不错,但是整体来说还是中规中矩,谈不上多么的亮眼。
但是最近十五年的情况,却是完全颠覆了大家的认知。
如果回到十五年前,要是有人告诉我大唐的今天会是这个样子,我是无论如何都是不会相信的。
但是偏偏就已经变成这个样子了。
百姓们不仅不用担心吃饭问题,穿衣的问题也是基本上解决了。
如今的棉布价格,已经比当年的麻布价格还要低了一半不止。
而百姓们的收入却是当年的两倍不止,生活水平差异,完全不是一两句话可以形容。”
程咬金没有那么直截了当的就问牛进达支持不支持李宽,而是先随意的聊了起来。
“是啊,大唐的变化确实太大了。不管是那一条条宽阔平坦的水泥道路,还是新出现的铁路和各种各样的蒸汽设备,都是大家从来没有想过的。
至于土豆玉米这些高产粮食,更是刷新了我们的认知,这里面,楚王殿下功不可没啊。”
“文治武功,要成为一个合格的帝王,这两方面是哪一方面都不能弱,否者就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
很显然,宽儿能够让大唐变成今日这个富裕的景象,就能带着大唐变得更加富裕。
除此之外,当初的平定吐谷浑,消灭高句丽,宽儿都是亲自领军作战,起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28/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