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17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4/2214


李宽在一旁忍不住插了一句话。
“怎么?你有什么建议?”
李世民太了解李宽了,听到他这么说,就猜到了李宽可能已经有想法了。
戴胄和阎立德也立马将目光转移到了李宽身上。
说实在的,他们固然是知道推广很重要,但是怎么去推广,其实并没有什么主意。
“微臣有一点浅见,首先这新式耕犁,要先给定个名字,以便推广。嗯,要不就叫做曲辕犁吧,反正它最大的特点就是曲辕和曲的犁铲。”
“曲辕犁?你搞出来的东西,你爱叫什么就叫什么吧。”
李世民觉得曲辕犁也没什么,总比东海渔业最新下水的那艘海船,起了个“妖言惑众杨本满”号要靠谱吧?
说实在的,当李世民从李忠那里听说到这船号的时候,鼻子都差点要气歪了。
也不知道作为当事人的杨本满,有什么反应……
“然后,这曲辕犁的推广,应该允许农户赊欠和退货,一旦有农户觉得曲辕犁没有传统直犁好用,可以退货,这样可以打消他们的顾虑。毕竟,对于普农户来说,花钱买一副耕犁,也是一件很大的支出。”
“再者,就是让各县安排农户去到各村镇比试,让更多的农户意识到曲辕犁的好处。这推广农具,单靠强制是不行的,一定要让老百姓自己主动的提出来想要买曲辕犁……”
李宽侃侃而谈,一个人说了一刻钟,把曲辕犁的推广的各个注意事项都提了一遍;甚至连工部推广曲辕犁的制作工艺的事情也一并说明了。
尽人事,安天命。
自己能够做的就这么多了,至于户部和工部,还有各个州县能够落实多少,就看各州县父母官的重视程度了。
只要官员重视,办不成的事情不多。
第216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西北高原的冬天比长安城来的更加早一些。
天苍苍野茫茫的景象倒是有,但是风吹草低见牛羊却是没有的。
段志玄领着大军进入吐谷浑之后,和伏允交手了几次,但是都是短暂的接触就脱离了。
高原作战,大家基本上都是骑兵,如果一方无意决战,是很难有大规模的战事发生的,除非有心算无心,能够把对方伏击了。
“总管,大军连续追击了三百里,连吐谷浑人的影子都没有碰到一个,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啊。”
如今的大唐军队,是战斗力最强的一个时期,对付区区吐谷浑,没有人会害怕,更不用担心自己打不过。
但是,这样一直追着,人家不跟你打,这就让人头疼了。
段志玄今年被任命为西海道行军总管,率领西北给地边军与契苾、党项等部分兵马征讨吐谷浑,刚开始还是很顺利的,接连打了几场小胜仗。
但是吐谷浑可汗伏允一看势头不对,带着大部队就跑了。
吐谷浑的大部分土地,属于后世的青海,典型的地广人稀,一望无际的西北高原,要找几万兵马,根本就没有那么容易。
这个年代又没有卫星帮你侦查,完全依靠斥候,虽然勉强可以找到吐谷浑大军逃跑的方向,可是要追上他们,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陛下令我等讨伐吐谷浑,岂能空跑一趟而回。传令大军,加快行程,尽量在大雪来临之前找到伏允的大军,一举灭了他们。”
如今的段志玄,只有三十多岁,就已经是大唐顶级的武勋,可谓正是人生最得意的时候,自然不会就此摆兵。
“属下遵命!”
……
凉州城中,最近的气氛有点紧张。
一部分守军已经跟随西海道行军总管段志玄讨伐吐谷浑,城中的兵力其实算不上充足。
而西突厥那边,最近似乎也有点蠢蠢欲动,哪怕是跟着大唐灭了东突厥的薛延陀,似乎也有些部落首领,起了别样的心思。
西北局势,并没有因为一个羊毛和奶粉就彻底的稳定了下来。
看来,李宽的草原战略要最终完成,还有不少的路要走。
“马长史,你总算是回来了。”
凉州城西北贸易的驻地,马周刚刚从长安城返回,蒙巴顿就来见他了。
西北的局势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前李宽以降维打击的方式直接灭了两万西突厥大军,固然是给周边的部落带来了很大的震惊。
但是,伴随着时间的流逝,各种各样的传言也开始多了起来。
很多部落都认为这场战役是大唐在吹嘘,怎么可能一千多人灭掉两万人?
站着让你砍你也砍不过来。
就连西突厥,去年刚被大唐册封的奚利邲咄陆可汗泥孰在今年去世,泥孰的弟弟同娥设继位,称为沙钵罗咥利失可汗,之后,也开始有意无意的掩饰当年的大败。
先可汗的长子阿布都甚至从新被委以重任,开始在边境不断的试探大唐的反映。
作为风暴中心,凉州城的局面自然也就变得诡异了起来,各个部落都有人在这里打探消息,交换物资,获取情报。
“蒙巴顿,出什么事了吗,怎么着急忙慌的样子。”
马周很有一股泰山压顶而面不改色的气度,并没有因为蒙巴顿急匆匆的样子就慌了手脚。
“马长史,最近一个月,我们去各个部落收购羊毛的商队被袭击了好几次了,损失了几十名人马了。”
“都是在哪个部落的地盘遭到攻击的?”
马周一边思索着凉州周边的局势,一边想着下一步要怎么办。
“吐谷浑的最多,薛延陀那边也有,党项和羌族那边也出了几次事故。”
西北贸易收购羊毛,基本上是采用承包给蒙巴顿这样的胡人的方式来推进的,可以说,商队被袭击,他们是最直接的受害者。
蒙巴顿觉得好肉疼!
“吐谷浑那边出事是可以预见的,毕竟段总管如今正带兵和他们作战;但是这薛延陀怎么也会有部落敢袭击西北贸易的商队?还有那党项和羌族,他们都有部落跟随段总管出兵攻打吐谷浑的啊。”
马周虽然聪明,在凉州也算是待了不短的时间。
但是面对如此复杂的局面,一时也搞不清情况。
反倒是蒙巴顿这些当地胡人,对于各个部落之间的关系,对于草原人民的思考方式和行事方式,有更加深刻的了解。
“马长史,这薛延陀,虽然看起来和大唐是一条心的,但是如今他们占据着大量以前东突厥的草场,实力大涨,据说薛延陀内部也有些部落想要重现突厥汗国当年的雄风,最近的一些动作,我认这是他们的一种试探。”
“试探?”
马周眉头紧皱,局面似乎比自己想象的还要复杂啊。
“没错,他们在试探大唐的底线,试探我们的反映。”
“那党项和羌族部落呢?莫不成也是试探?”
蒙巴顿思索了一会,“我觉得党项人和羌人那边的情况和薛延陀又有所不同。这次我大唐征伐吐谷浑,固然是有部分党项部落和羌人部落跟随出征,但是也有一些部落是担心大唐一统西北之后,把他们给吞并了,所以党项和羌人内部意见并不统一。”
“你的意思,袭击西北贸易的党项人和羌人,是他们部落里面反对大唐的势力?”
“基本上是如此,当然,也不排除其他表面支持我大唐的部落,暗地里也给他们提供了方便。”
“哼,看来我们对这些部落还是太仁慈了。”
马周冷笑一声,“从今天开始,西北贸易的护卫队规模扩充一倍,我从长安城带回来一批手弩,全部装备给护卫队,但凡是碰到敢袭击商队的人马,打得过就立马反击,打不过先撤退。”
马周这次从长安而回,也是有所准备的。
李宽当初从系统中兑换了几把手弩,留了一把作为样品,安排了匠人去仿制。
不过,进度一直不算很理想,主要是这些手弩对材料的要求比较高,对精度的要求也比较高。
直到准备安排马周回凉州,李宽才让他带着第一批量产的两百把手弩回去。
这些手弩固然是比不上李宽从系统中兑换的,但是给骑兵用以短兵相接前使用,却是再好不过。
西北局势,一副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样子。
第217章
居然真的完工了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4/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