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174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48/2214


让人以为是在看正常的文章,但是实际上又能达到我们想要的宣传效果。
这是在各个报社上面新出现的一个推广形式,费用也没有广告费那么高。”
荆木的业务能力显然还是非常合格的。
他对长安城中发生的许多事情都非常的清楚。
特别是商业上相关的事情,楚王府情报调查局的很多商业信息,都是他提供的。
“既然你觉得这样的方式有效果,那就大胆的去做,不要怕花钱!”
“嗯,其实掌柜的您想过没有,这铁路的出现,其实对我们劳牛运输队来说,还不是冲击最大的。
像是楚王府的奔驰四轮马车作坊,还有韦家的城南马车作坊,这些人应该要比我们更加担心蒸汽机车的出现和铁路的不断修建吧?
但是奔驰四轮马车作坊本身就是楚王府的产业,我看他们一点也没有要担心蒸汽机车的意思,所以我们就更加不用那么担心了。
指不定他们已经有了其他的评估手法,认为铁路的开通,不会对他们的业务产生太大的影响呢。”
荆木这话,让劳汉三的心情更加放松了不少。
耳朵里听着“哐当!哐当”的声音,眼睛里看着外面不断往后退的风景,劳汉三深呼吸一口气,不再去想那些不开心的事情了。
……
“濮王殿下,属下突然觉得这大唐的江山,我们都还没有好好的看一看,其实多在各处看一看,见识一下大好河山,很多事情可能就想通了。”
今天这么重大的场合,杜楚客跟李泰肯定会参加的。
不过他们今天算是非常低调了,并没有凑在李世民那个车厢,而是自己两个人找了一个靠窗户的位置,默默的观察着四周的情况。
“从小到大,除了在长安城之外,也就是之前在莱州待了几年,大唐其他的地方是什么样子,还真的是不知道。”
李泰看着外面的青山绿水,心情也颇有感触。
自从上一次杜楚客劝说他放弃跟楚王府的争夺,他也想了很多。
自己不是孤家寡人,还有整个濮王府的人跟着自己讨生活。
舅舅想办法把自己从莱州弄回长安城,显然是目的不单纯。
虽然父皇对自己的疼爱没有特别大的变化,但是仗着这些疼爱就先要改变现状的状况,显然也已经不现实了。
越是在长安城待的时间长了,越是关心楚王府的实力变化,李泰心中的野心就慢慢的开始沉下去了。
一个人如果比你优秀,条件比你好,可能你会羡慕。
就像是一个乞丐可能会羡慕另外一个乞丐今天讨到了一个鸡腿。
一个农夫会嫉妒邻居家今年的收成比自己好。
一个酒肆会羡慕旁边的酒肆的生意更好。
但是当两个人的情况差距巨大的时候,情况就又不同了。
就像是一个乞丐,不会去嫉妒一个王爷的生活有多么的潇洒。
一个新成立的作坊,不会去羡慕东海渔业每年的收益有多么的高。
一个刚刚识文断字的匠人,不会羡慕骆宾王的文采比自己的强。
李泰现在的跟李宽之间的差距,就已经大到想要嫉妒都嫉妒不过来的程度了。
剩下的,只有羡慕了。
羡慕跟嫉妒,毕竟还是很不一样的。
“三山五岳,各有各的风光,这两年,长安城里头的《大唐地理》这份杂志,最是喜欢给大家介绍一下各地的自然风光。
里面印刷的画面,据说都是安排了画师专门去现场画的,跟实际情况非常的接近。
像是前几天我就看到一副华山的图像,看上去实在是令人感到震撼,如果能够登上去好好的看一看,整个人的心情可能都会不一样。”
杜楚客跟李泰不断的进行一些隐晦的劝说。
从李泰的回话来看,效果很不错。
这让杜楚客稍微松了一口气。
第1466章
有些事情需要做一些决断了
李世民所在的车厢,人员并不多。
所以一点也不会有什么拥挤的感觉。
甚至连李宽在这里待了一会之后,也选择了去其他车厢转一转,留下李世民跟房玄龄、长孙无忌几个静静的坐在那里欣赏着外面的风景。
看了一眼车厢里头只有兰和和李忠带着几个人在那里站着,李世民忍不住有了跟房玄龄好好畅谈一下的想法。
“玄龄,你觉得这个铁路的修建,对于大唐来说,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
很显然,在刚刚的仪式上李宽的讲话,李世民也是听进去了的,但是他也没有完全听李宽的一家之言。
现在房玄龄这个支持李宽的人和长孙无忌这个反对李宽的人都在车厢里头,李世民有趁着这个机会跟他们两个好好敞开心扉的交谈一下的想法。
“陛下,铁路的修建,对大唐来说肯定是有好处的,具体的好处刚刚楚王殿下也已经说过了,微臣就不再赘述。
但是如果铁路的修建计划非常的激进,那么对于大唐来说又会带来很多副作用,这也是需要注意的。
就像是隋炀帝修建大运河,从长远来说对于国家肯定是很有好处的,但是因为修建计划太过激进等各种各样的原因,最终却是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伤害,甚至间接的导致了隋末大乱。”
房玄龄看了看李世民,再看了看长孙无忌,斟酌了一下用词。
聪明的房玄龄,很敏锐的感觉出了李世民的这个问话没有那么简单,似乎不仅仅是真的想要问铁路好不好。
“陛下,玄龄说的没有错,没有人否认铁路的出现对于大唐会有一定的好处。
但是这个好处到底怎么样,会不会引起一些列的其他问题,这是大家现在还不清楚的。
我听说在长洛铁路修建的时候,沿线好些村子里头就有人闹事,认为铁路的修建破坏了他们的风水。
但是最终都被南山建工强势的给处理下去了,甚至当地的县衙还把这个村子里头的许多人都搞去各地移民了。”
借着这个机会,长孙无忌自然要给楚王府上一上眼药。
“这个事情我也听说过,《长安晚报》还专门多次报道过相关的情况。不过后面《大唐日报》上面也绑着南山建工澄清了相关的情况。
这些村民会出来闹事,完全是因为拿了一些人的好处,故意想要拖延南山建工的施工进度,所以最终才会被县衙判处流放蒲罗中的。”
房玄龄说话说的很委婉,但是李世民和长孙无忌都听懂了。
把《长安晚报》点出来,表明这个事情之前长孙家就是唱反调的。
而再把《大唐日报》的澄清拿出来,也告诉李世民这个事情之前两边已经斗争过来,算是有了一个结果了。
“根据户部汇总各州县统计的数据来看,大唐各地的人口都有了明显的增加,再加上我们大唐对于番邦属国的吸引力非常强,现在长安城各个作坊用工紧张的局面应该是大大的缓解了。
如果人口继续高速的增加下去的话,那么要想所有的百姓都能过好日子,那么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就变得越发的有意义。
从这个角度来说,不管是修建水泥道路还是修建铁路,意义都还是非常不凡的。”
李世民倒也没有糊涂到长孙无忌说什么就是什么的程度。
反正楚王府跟长孙党不对付,这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
这段时间但凡是有机会,彼此都是要踩一踩的。
不过,房玄龄现在旗帜鲜明的站在了李宽这边,倒是让李世民感到有点意外,又觉得理所当然。
如果没有李宽搞出来的青霉素,房玄龄估计已经是不在人世了。
这个救命之恩可不是随便说说的。
再加上房家本来就跟楚王府走的非常近,房遗爱更是李宽的跟屁虫。
所以房玄龄现在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倒也不算一个让人感到诧异的事情。
就连长孙无忌都没有觉得有什么不能接受。
“话是这么说,但是我大唐地大物博,不管是辽东道还是镇北道,亦或是江南道,都有大量的田地可以开发。
之前在朝廷的推动之下,不少突厥人移民到了江南道,对于江南道的开发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是江南道中西部地区,仍然还有大量的田地没有人耕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48/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