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178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82/2214


能够搞出点事情来,完全就因为他都上有太子这个头衔。
如今这个头衔没有了,他甚至连亲王的身份也没有了,只是一个庶民。
虽然哪怕他只是一个庶民,也改变不了是李世民亲儿子的事实,但是在政治上,他就已经是一个平民了。
套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李治已经被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了。
对付这么一个人物,李宽自然要展现一下自己的宽宏大量。
当然了,从内心深处来说,李宽对这个当年总是跟在自己身后的小弟,还是有几分旧情的。
特别是兕子如今亲自出面请求自己帮忙,他也不好拒绝。
要知道,李世民已经正式给狄仁杰赐婚,将兕子许配给他。
这辈分,倒是有点够乱的。
以后狄仁杰叫李宽,可以是姐夫,也可以是师父了。
“现在说这个又有什么意义呢?大哥你在《三国演义》里头不是说了一句话,‘既生瑜,何生亮’?
我承认,大哥你是父皇所有的儿子当中最有才华,最聪明,最有眼光的。
如果从小我就知道你想要争夺储君之为,那我何苦还要去折腾?
我肯定早早就死心了。但是你没有,你一直都把我当成储君来培养,甚至就连我自己当时也不觉得自己能够成为大唐太子的时候,你就已经这么认为了。
可是等我真正成为大唐太子的时候,你倒是好了,居然要亲自下场去跟我竞争?
我那一身本事,几乎都是你教授的,你让我怎么跟你去竞争?”
听了李宽的话,李治忍不住还是跟他交谈了起来。
这段时间,可是把他憋坏了。
被幽禁在这里之后,每天没有任何人跟他说任何一句话。
明明每天都有人过来送吃喝的东西,但是就没有人跟他说话。
连续这么长时间没有跟人说话,李治觉得自己都快要疯了。
有时候,他都忍不住抬头对着天空说话,对着地上的蚂蚁说话。
所以见到李宽的第一面,他才忍不住讽刺了几句。
“时也命也!雉奴,不管你信不信,我以前是没有想过要坐上今天这个位置的。
安安心心,舒舒服服的做一个闲散王爷,是我的梦想。
早些年的时候,我也都是按照这个梦想在过日子。
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当楚王府带着大唐发生了那么大的改变,当观狮山书院在大唐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的时候,很多事情已经不是我想不想去做,已经不是我愿不愿意去做的问题了。
我就问你,如果我不争储君之位,那么将来你坐上了皇位,你能够忍受楚王府的特殊存在吗?
你身边的人能够忍受楚王府这个独立王国一般的存在吗?
亦或是你觉得长孙无忌会饶了楚王府的人吗?”
李宽这么一反问,李治很想反驳。
不过张了张嘴之后,他发现自己居然不知道怎么去反驳。
他很想说自己可以容忍楚王府,自己不会去刻意对付楚王府。
但是这个话,就连他自己都表示怀疑。
更加不用说到时候朝中的大臣们,为跟自己提议怎么对付楚王府。
“楚王府在海外有那么多的领土,你完全可以在海外占据一片乐土,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
哪怕是朝中有人不满意,也不会为此专门安排兵马去攻打你的。”
最终,李治说出了一个连他自己都觉得不是很合适的方案。
“没错,你说的是一个选择!但是我不想选。既然你觉得这个选择不错,我可以成全你!”
李宽脸上突然露出了一个笑容,把李治给吓了一跳。
不过,很快的他又露出了一副坦然的表情。
“大哥,这么说来,我这条小命,还能苟延残喘几年咯?”
很显然,李治已经猜测到了,自己接下来的命运就是流放海外了。
这倒也是他已经想过的一个结局。
李治是很怕死的,如果造反就会死的话,那么十有八九他是不会造反的。
但是如果造反只是会导致流放海外,那么这个风险还是值得冒一冒的。
因为哪怕是他什么也不做,单单他在颐和园里头和徐妃做出来的那些事情,他的储君之位也保不住了。
保不住储君之位,按照大唐现在的情况来看,他就只能跟其他宗室子弟一样,被放到海外去。
区别就是人家是册封到海外,而他是流放到海外。
既然不管造反不造反,都是流放海外的命,他自然要尝试一下能不能改变了。
“青雀如今在澳洲的太子港,虽然远离大唐,但是也算是世外桃源,日子过的听说还不错。
这一次我把于家的那些人员全部都给流放到了太子港,到时候那里的发展应该会变得更加快速,更加顺利。
而李祐如今在西洋的齐王港里头,日子过的也是不错的。
作为南洋和西洋沟通的要道之中的重要港口,齐王港的重要性现在是越来越高了。
如果在那里的日子生活的很艰难,李祐就不会把德妃娘娘也接过去一起生活了。
你也知道,除了澳洲这些新发现的大陆之外,美洲那边也是一个神奇的地方。
我们的土豆也好,玉米也好,亦或是地瓜和辣椒,都是从美洲那边引进过来的。
所以这一次我跟父皇建议之后,让你去北美洲的金山港。”
都这个时候了,李宽自然没有必要跟李治隐瞒什么。
按照计划,李治在三天后就要启程出发去金山港。
“金山港?那不是北美洲最重要的港口吗?你居然舍得让我去那里?”
很显然,李治也不是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
事实上,从小跟在李宽身边,李治的视野比大部分的唐人都要宽阔。
如果他的对手不是李宽的话,也许会给大家带来一个更加不一样的大唐。
“没错!就是金山港!自从李耿他们开拓了从函馆港出发,走北太平洋去北美洲的海路之后,我们大唐去北美洲的时间缩短了一半。
如今每年都有不少的海船前往北美洲,在那里应该也是能够做出一番事业的。
雉奴,你可知道当初长孙无忌提出要分封宗室子弟去到海外的时候,我为何没有任何反对意见吗?”
李宽这么一问,李治倒是真的觉得好奇了。
当初这个分封宗室子弟去到海外的提议,完全就是长孙无忌为了削弱楚王府在海外的影响力而做出的事情。
这个背景李治是非常清楚的,甚至他还在后面推了一把。
“是为什么呢?”
现在要是不搞清楚,李治觉得以后自己不见得有机会去搞清楚了。
毕竟金山港哪怕是路程已经缩短了一半,也不是十天半月可以过去的。
自己这辈子,估计都没有机会回到大唐了。
“因为我希望我们大唐子民,能够遍布全球,我们大唐能够成为一个日不落帝国。”
第1495章
心中有期待
“日不落帝国?”
这是李治第一次听到这个词语。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82/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