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183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32/2214


“除了观狮山书院之外,各地还有许多其他的书院,这些书院基本上都有算学院。
虽然他们算学院的水平肯定是比不上观狮山书院的,但是比一般的胥吏肯定是要强很多。
如果到时候人手不够的话,可以让各地书院安排算学院的教谕给当地的胥吏做一些培训,甚至可以让他们直接出面带着胥吏去展开工作。
这么一来,人口调查的难度就立马大幅度下降了。”
许敬宗也适时的冒出来补充了自己的意见。
反正大家说的话都很有道理,无非就是把这个事情讨论透彻,然后指定详细的完善计划之后,尽快的开始执行。
“诸位说的这些都很有道理,通过这些手段的实施,确实可以让人口调查的工作变得更加顺利一些。
但是归根结底,还是没有解决投入跟产出的问题。
朝廷投入了这么多的人力物力,但是产出的只是一堆数据而已。
不可否认,这些数据有很强的参考意义,但是我们大唐之前没有这些数据,也一样发展的那么好。
我不觉得没有了这些数据,今后的发展就会碰到什么困难。”
长孙无忌这话一出口,立马又把大家的焦点给转移了。
说来说去,朝廷不管是做什么事情,都涉及到一个投入与产出的问题。
李宽如果没有办法在这方面展示出充分的证据的话,人口调查这个第一把火,还真是有可能给长孙无忌给搅浑了。
因为很多时候,人口调查的意义是没有办法那么容易量化的。
并不是说你调查清楚了就能让朝廷的赋税增加多少,或者是让大唐的人口增加多少。
但是展开人口调查的花费,却是相对容易测算的。
只是简单的估算一下,就知道这肯定是需要花费至少几万贯,甚至是几十万贯钱财的事情。
甚至在这个调查过程之中,有些胥吏为了准确的去到一些人迹罕见的地方,还会出现性命危险呢。
“父皇,长孙司空关注的无非就是投入和产出的问题,朝廷的每一文钱赋税都要花到刀刃上。
这个观点我是非常认同的,人口调查的数据对于大唐将来的民族政策、鼓励生育政策、移民政策、劳役政策、兵役政策以及医疗健康、教育推广、救灾赈灾等各方面的影响都是全方位的。
不客气的说,一份准确的人口调查数据,就是一座无价之宝,哪怕是在史书之中,也是可以留下非常重要的一笔。
上千年来,这个数据一直都很暧昧,模糊不清。
朝廷管理天下,自然是希望信息越清晰越好,政策越精准越好,这样我们大唐才能维持长盛不衰。
当然了,长孙司空的担忧也不是没有道理,其实我们也可以将这个任务委托给观狮山书院,由户部和观狮山书院联合设立一个人口调查中心。
针对今后的人口调查花费,全部由观狮山书院负责筹集。
相应的,观狮山书院也可以使用这些数据,并且依托于这些数据来给朝廷制作一些政策参考。
如果户部觉得这些参考意见有意义,那么就可以花费一定的金额来购买相应的报告。
这么一来,基本上就解决了投入产出相关的担忧了。”
这是李宽成为太子之后,在朝中提出来的第一件大事,怎么可能因为长孙无忌的胡搅蛮缠就不搞了?
再说了,人口调查的重要性,他们可能有疑问,李宽能有什么疑问?
“这倒是一个不错的方法,相当于将这个调查作为一个独立的项目,由观狮山书院展开这个工作,户部进行配合,今后从观狮山书院购买相应的报告。”
房玄龄立马就表示了同意。
作为一个宰相,他虽然不是非常确定人口调查的具体意义,但是这是一件对大唐有好处的事情,这个他是非常确定的。
至于李宽将调查的成本转嫁到了观狮山书院,其实并不是什么大事。
倒不是说李宽不差钱,就随便给朝廷补贴钱。
而是这笔花费,李宽要想办法让朝廷补给观狮山书院的话,有的是办法。
最简单的就是到时候教育部划拨经费的时候,直接多划拨一部分就是了。
关键是长孙无忌哪怕是知道了李宽的这种做法,他也说不出什么来。
人家玩的是阳谋,我有这个权利这么晚,还没有破坏规则,你能怎么办?
很快的,萧瑀也表示了支持。
这么一来,长孙无忌就没有办法说什么了。
不过,论起恶心人,他还是非常擅长的。
“虽然这样对于朝廷来说是没有花费什么钱财,但是观狮山书院终究也是我大唐的一份子。
如果将资金花费在一些意义不是很大的事情上面的话,其实他的价值也是值得商榷的。”
这么酸不拉几的话,显然大家都选择性的无视了。
很快的,人口调查中心就成立了。
第1523章
舆论争夺
“李忠,你觉得宽儿搞出来的这个人口调查,意义到底有多大?”
当众人都从颐和园中散去的时候,李世民忍不住问了一下李忠。
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李世民也很想知道其他人是怎么看待这个事情的。
说实在的,他是很想知道大唐各个州县的人口结构的。
特别是涉及到镇北道、辽东道、岭南道、陇右道等边疆的州府,如今的情况到底是什么样的,他是非常感兴趣的。
但是要想把这个事情搞好,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这里面涉及到的方方面面,肯定是非常广泛的,这个他也是能够理解的。
“陛下,微臣不是特别理解人口普查的好处和坏处,但是纵观最近二十年太子殿下的做事风格,他基本上都不会做没有用处的事情。
特别是最小十几年,大唐的许多变化都是因为太子殿下而引起的。
很多时候,一些我们看起来可能觉得微不足道的东西,在太子殿下看来却是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这一次的人口调查,我觉得最终的结果很可能也是这样的。”
李忠自然是不会去说李宽的坏话的。
本来他的态度一直都是倾向于李宽的,现在李宽都已经是大唐太子,很快就要成为大唐的皇帝了。
他就更加不会去说李宽的坏话了。
再说了,这个事情本身就没有答案的,不管你怎么说明,都是差不多的。
“希望如此吧,按照宽儿的规划,这么多州县要同时展开人口调查,又要防止下面的胥吏弄虚作假,那么需要花费的人力物力是非常巨大的。
按照朕的估计,大唐有几千个县,至少要有几十万的胥吏一起出动才能顺利的完成这个任务。
观狮山书院估计要花费几十万贯的钱财才能完成这个任务。
虽然最终形成的报告也可以售卖给朝廷,但是一份报告肯定不可能卖出很高的价格,最终这门生意,十有八九是亏本的。”
李世民虽然同意了李宽的方案,但是在盈利方面却是并不看好这一点。
当然了,李宽不差钱,这一点李世民倒是非常清楚的。
“陛下,这个事情,属下倒是有点稍微不一样的看法呢。”
李忠很是谨慎的观察了一下李世民的反应,看大他并没有什么不悦,便继续说道。
“这么多年以来,属下还没有看到过太子殿下在钱财方面吃过亏。
很多大家看起来不挣钱的事情,到了他的手中就不一样了。
最明显的就是修建颐和园这个事情了,明明花费了上千万贯,放在任何一个人身上都是一件绝对亏损的事情。
但是太子殿下却是通过作坊城的修建和房屋的售卖,不仅把这一千多万贯给挣回来了,还多挣了不少。
到现在为止,作坊城的房子都还没有卖完,每隔一两个月就有新的房屋推出来,价格也是一年比一年高。”
大唐的财神爷,李宽的这个外号可不是白叫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32/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