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18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37/2214


一旦自己失去了军权,往往就意味着皇位保不住了。
李世民能够让李宽开始触碰这一块的东西,态度就已经非常的明显了。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倒是问题不大。不过现在外面对于人口调查的争议非常的大,师父您有什么需要特别交代的吗?”
“人口调查的数据要做好保密工作,轻易不要外泄。
虽然很多人都对这个数据的意义持有怀疑态度,但是只有当这些数据全部搞清楚之后,我们才能意识到其中的重要意义。
大唐今后不管是在道州县的治理体制方面,还是朝廷的权利架构方面,都会有不断的调整。
要做这些调整,都需要相关的数据支持才行,要不然就起不到最佳的效果。”
这一次,李宽没有跟狄仁杰讨论人口调查跟移民等各方面的关系,而是破天荒的道出了自己将来会更改大唐的道州县治理体制的事情。
不管是哪个朝代,这样的变动都是非常重大的事情。
很显然,之前李宽没有抛出这个消息出来,既是因为自己还不是皇帝,也是因为这个事情关系重大。
“师父,徒儿明白了,这一次我一定把各地的情况都搞清楚,您在清单列出来的信息,一个都不会少。”
狄仁杰没有问太多,只要知道这个事情对李宽意义重大,这就够了。
“也不要蛮干!你虽然在蓝田县有基层的治理经验,但是基层的事情是最复杂的,每个地方的情况都不大一样。
各个地方的衙门和豪族的配合程度也是不一样的,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明年要是能够完全搞清楚,那自然是最好不过了。
实在不行的话,一些边缘州县的数据,晚个几个月也是没有关系的,我们可以不断的进行更新。”
接下来,李宽开始跟狄仁杰具体的沟通了一下人口调查过程当中的注意事项,以及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
而经过了这么一番交流之后,狄仁杰对于自己将要负责的事情,也算是有了充足的信心。
……
“孔祭酒,观狮山书院那边送来了函件,要把我们算学院的教谕和学员都征调过去,我们应该怎么回复?”
国子监里头,司马才章拿着一个函件来到了孔颖达面前。
说实在的,他今天是不想来找孔颖达的。
这段时间孔颖达的心情都不是很好,没有什么必要的情况,他是不想在这段时间去找孔颖达的。
但是今天的事情,他没有办法自己去做决定,只能过来找孔颖达商量了。
这些年,在观狮山书院的影响下,长安城各个书院都有属于自己的算学院。
虽然水平之间有所差距,但是国子监的算学院,还算是比较厉害的。
“他们观狮山书院不是自认为天下第一吗?怎么现在也有求到我们国子监的时候了?”
孔颖达很是不算的讽刺了一句。
没办法,儒学现在在大唐的存在感,已经越来越弱了。
各个书院里头,八成的学员主修的都是跟儒学没有关系的课程。
虽然所有的学员都或多或少的还会学习一些儒学课程,但是跟几十年前完全没有办法比较了。
“太子殿下提出要针对大唐全境做一个人口调查,朝中大臣们的意见各有不同,最终的结果就是户部跟观狮山书院联合成立了一个人口调查中心。
据说太子殿下直接让自己的得意门生狄仁杰来负责这个人口调查中心的事情,显然是非常重视了。
孔祭酒,这个函件估计观狮山书院给各个书院都发送了,如果到时候其他人都去了,只有我们国子监没有配合的话,估计很可能被太子殿下拿出来杀鸡儆猴。
依我看,我们是不是干脆主动一点,让算学院的人在今后一年的时间都听从人口调查中心安排。”
很显然,司马才章并不想跟太子党有什么冲突。
先不说他的弟弟司马才亮的弹簧作坊,现在都是靠着作坊城太子府的各个作坊生存,哪怕就是他自己,今后能不能更进一步,也得看李宽的安排呀。
司马家跟太子党并没有什么深仇大恨,甚至彼此没有什么冲突。
这个时候,他自然知道自己要怎么选择。
“如果我们不配合的话,会有什么后果呢?”
孔颖达有点不甘心的问了一个问题。
“我也不知道会有什么后果,但是不管是教育部的经费划拨,还是国子监学员今后的出路安排,都是掌控在太子殿下手中的。
如果我们真的惹恼了太子殿下,后果可以说是不堪设想。
孔祭酒,如今我们把精力都放在了孔子学院的推广上面,些许小事就不用特别去计较了吧?”
司马才章给孔颖达找了一个台阶下。
果然,听了这话之后,孔颖达沉默了片刻,没有再说什么。
司马才章也算是明白了他的意见,自然就知道该怎么回复了。
总算是不用让自己为难了,他赶紧找了个借口离开了。
第1525章
戴全的杰作
自从有了棉花,大唐百姓冬天的穿衣问题就得到了很大程度的解决。
朔州北部草原的棉花种植面积,经过了多年的发展之后,已经可以基本上满足大唐现阶段的使用需求了。
当然,这个种植面积每年都还在不断的增加,只是增幅没有刚开始的时候那么夸张了。
这棉花的种植面积变广了,棉布的价格自然也就下降了。
因为长安城的勋贵普遍都在朔州北部有属于自己的棉花种植园,再加上大部分人有修建了属于自己的棉布作坊。
所以大唐的棉布市场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
不管是当初太原王氏的棉布作坊率先引入了水车来提高生产效率,还是后面的蒸汽机的运用,都让棉布的价格不断的下降。
这么一来,棉布就算是彻底的取代了麻布,成为百姓们的首选。
棉布这个东西,也不再是最开始的时候那种昂贵价格。
戴全对此是有着最为充分的体会的。
作为李宽手下最早的八级工,戴全如今已经快六十岁了。
放在这个年代,绝对算是大龄劳动者了。
当初他购买自己的第一套棉衣,花费了差不多两贯钱,才在珍品阁里头抢了一套。
现在同样的棉衣,只需要几十文钱就能搞定了。
不过,穿衣问题得到解决了,戴全却还是有一个小烦恼。
他这个人平时不喝茶,不喝汤,只是喝白开水。
但是冬天的时候,白开水烧开之后,很快就冷却了。
而他的肠胃不好,要是直接喝冷水的话,往往就会胃痛。
受过许多次亏之后,戴全再也不敢随便喝冷水了。
不过这也是个麻烦。
在家中的时候,可以在蜂窝煤炉子上面煮一壶水,什么时候想喝了都没有问题。
但是出门在外的时候,就没有那么方便了。
哪怕是他去到一些作坊,想要喝热水的话,也是没有那么方便了。
至于在马车上面的时候,那就更加不方便了。
所以这几年他也一直在想办法,看看能不能制作一种可以保温的器具。
虽然戴全已经上了年纪了,但是他一直都比较好学。
活到老,学到老。
这个精神在他身上可谓是发挥的淋漓尽致。
前段时间,他在《科学杂志》上面看到了观狮山书院格物学院的一名学员的论文,上面是关于热的传导相关的文章。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37/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