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18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5/2214


如今,宣政殿却是一派热闹的场景。
侯君集也好,李靖也好,都在主动请缨要出战。
当然,作为文官的魏征和戴胄他们,就有点纠结了。
不战吧,这大唐脸面何存?
开战吧,这劳民伤财不说,最后似乎也捞不到什么实在的好处。
就以魏征的理解,大唐哪怕是打下了吐谷浑,最终也很难实际统治这片高原,无非就是重新扶植起来另外一个暂时拜倒在大唐脚下的可汗出来。
“玄龄,你怎么看?”
李世民看大家都发表了意见,就房玄龄还没有说话。
“陛下,楚王殿下求见!”
不待房玄龄说话,就有一个小太监进来汇报。
“宣!”
李世民也不多废话,这个时候李宽来找自己,以他无事不登三宝殿的风格,十有八九也是收到凉州遇袭的消息了,姑且看看他有什么看法。
没一会,李宽就出现在了众人面前。
我去!
啥情况!
李宽感觉自己一下子就成了场中的焦点。
“朕和众位爱卿正在商讨大事,你有事就说,没事赶紧退了。”
李世民嘴上是这么说,心里怎么想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陛下,据说吐谷浑袭击了凉州,微臣刚刚得到消息,便立马进宫求见陛下。”
李世民表情平淡,“朕也收到了五百里加急的奏报,现在商讨的就是这事,你有什么话要说?”
这几年来,李宽虽然总是搞出一些稀奇古怪的事情,但是李世民也好,朝中大臣也好,都已经慢慢的从怀疑开始变成了期待。
这一次,李宽能该出什么值得大家期待的答案呢?
这也是为何李宽一进大门,众人就把目光转到了他的身上。
“吐谷浑无耻小国,屡屡背信弃义。昔日陈汤有言:宜悬头槀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微臣认为,吐谷浑如此行径,不灭不足以震慑宵小,不灭不足以平定西北,不灭不足以扬我国威。微臣请求随军出征,不灭吐谷浑,誓不回长安。”
李宽一上来就一阵狂风暴雨,杀气十足,居然说“不灭吐谷浑,誓不回长安”,把一帮人都给震惊了。
啥时候楚王殿下这么彪悍了?
楚王府这是在凉州遭受了巨大损失?
吐谷浑咋就惹到了这位主?
“说得好!陛下,老臣再次请求出征吐谷浑,誓为我大唐开疆拓土,扬我国威。”
李靖今年虽然六十出头了,身子不像当年那么硬朗,但是说的话却是一点没变。
“楚王殿下,这吐谷浑固然可恶,但是也罪不至于灭国,我大唐乃是礼仪之邦,只要再派一位使臣,前往驳斥伏允即可,这样也省了劳民伤财之困。”
礼部尚书卢宽显然不是很支持李宽的说法。
“哼,卢尚书,礼部上次派出去的使臣还在伏允手中呢,莫非你还想再送一批人质给他们?”
侯君集难得的替李宽说了一句话。
“没错,如今的形势下,再往吐谷浑派使臣,那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莫非卢尚书想要亲自前往吐谷浑,说服伏允来长安城请罪?”
李宽知道卢宽一向是和自己不对付,作为卢家在朝堂中的代表人物,自己也没指望他会跟自己站在一边。
但是,为了个人私怨而置大唐的利益不顾,这就不是李宽能够接受的了。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楚王殿下,这吐谷浑兵强马壮,又占据天时地利,之前段志玄带领大军出征,耗费钱粮无数,但是结果怎样,你又不是没有看到。为何如今又轻起战事?莫不成就因为你楚王殿下的封地在凉州,为了你一己私利,就要整个大唐跟着遭殃?”
“战争是为了和平,只有通过战争,让周围宵小知道不可侵犯我大唐的威严,让他们知道大唐的一寸土地,一户百姓,都不是他们可以践踏和欺辱的,从而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卢尚书肯定是没有去过西北吧?
这凉州周边,吐谷浑、西突厥、薛延陀、羌人、党项、回鹘等部落分布其中,一旦有一家起来挑衅大唐,没有得到惩戒,其他部落就会有样学样,整个大唐的西北局势立马就会崩溃,到时候需要面对的就不是一个吐谷浑了,此时出兵,是对大唐最有利的。”
不管是于公于私,李宽今天都是坚决的主战派。
这吐谷浑不灭,自己的草原攻略就难以再有进展,更加坑爹的是,不灭吐谷浑,自己一年内上哪再去找个国家去灭了它?
“玄龄,你怎么看?”
李世民再次问起了自己得力助手的意见。
“陛下,微臣觉得楚王殿下说的有道理,吐谷浑三番五次袭击大唐西北各州,如今更是扣押了我大唐使臣,不臣之心昭然若揭。虽然如今是冬日,兵马调动多有不便,但是,有道是长痛不如短痛,以雷霆手段直接攻打吐谷浑,应该是目前最佳的选择。”
李世民原本心中就有了决断,如今听了大家的意见之后,更加坚定了再次出兵吐谷浑的心意。
伏允要作死,朕就成全他!
“微臣愿为大军先锋,克日启程!”
李宽一看李世民的表情,赶紧站出来表明自己想要参战的意愿。
“戴爱卿,户部立马准备大军开拨的粮草,各部也都提前做好出兵准备,今天就先到此为止!”
李世民没有回答李宽的话,他还要权衡一下安排谁去出征,也要提前考虑是主动几路兵马,这种事情并不适合现在立马作决定。
不过,该断则断,也没过几天,朝廷的圣旨就正式下发了。
李靖被任命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同时还任命了兵部尚书侯君集、刑部尚书李道宗等人为各道行军总管,统由李靖指挥。
而李宽也在多次进宫骚扰李世民之后,得偿所愿的被任命为大军前锋,除了带领自己的护卫之外,还有三千精锐骑兵。
当然,因为李宽除了当年神奇的打败了西突厥的两万精锐,其他的军事本领并不为大家所知,所以李世民还派了一员将领在旁辅助。
而在李宽的强烈要求要,左武候中郎将苏烈成为了李宽的副手。
第230章
兵贵神速
苏烈是李靖的爱将。
贞观四年,李靖灭掉东突厥的关键一战之中,苏烈就是作为前锋,带着二百名手持弓弩的骑兵乘雾秘密行军,一举冲垮了颉利可汗的牙帐,为大军胜利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只是,后面因为李靖功高震主,朝中不时有御史弹劾他有谋反的意图,作为心腹手下的苏烈却是一点都不避嫌,结果就是被冷落了十几年,一直到贞观十九年,李世民征高句丽的时候,他才重新得到重用。
如果不是李宽坚持要用苏烈的话,这次出征的大军,一个李靖的嫡系将领都不会有。
像是侯君集,不仅跟李靖不是一条线上的人,两人之间更是有一些私怨。
而李道宗更是宗室子弟,就更不是李靖的人了。
之所以继续让李靖领军,一方面是李世民相信李靖没有谋反的意思,另外一方面是朝中确实没有谁比李靖更加适合作为行军大总管。
毕竟,侯君集也好,李道宗也好,不管喜欢不喜欢李靖,对他的本事还是服气的。
但是,如果是侯君集领兵,那么其他的总管是不是服气,就不好说了。
李世民对于这些道道,还是很清楚的。
“大总管,兵贵神速,末将准备三日后率领前锋营出征。”
收到了旨意后,李宽立马就去见李靖了。
这可是自己的直属上司,大唐的军神,还是值得自己尊敬的。
别看自己有系统给的高手级兵法加成,但是要说用兵就超过了李靖,还是不大可能的。
“楚王殿下,恕在下冒昧,大军前锋可不是一个好位置,我不是很明白你为何坚持要陛下任命你为前锋将领?”
李靖其实不是很满意这次的安排,特别是中军前锋居然是一个十几岁的王爷,要不是看在李宽很识相的力邀自己的得意属下苏烈担任副手,李靖差点就要反对李宽的任命了。
“烽火照凉州,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李宽用一首诗,回答了李靖的问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5/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