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185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53/2214


从今年下半年开始,你们种植园里头的橡胶树应该就可以开始收割橡胶了。
我们府上,以及其他一些勋贵家的橡胶种植园的橡胶树,都是今年开始就可以收割橡胶。
这么一来,橡胶的供应量肯定会有非常大的增加,相应的价格就会出现大幅度的下跌。
大唐交易中心契约交易铺子那边,这几天的橡胶契约价格都开始下跌了。
虽然只是一个开始,但是等到大家都意识到今年的橡胶产量相比去年会有大幅度的增加的话,那马这个下跌就会变得更加厉害。
现在可能只是跌个两成,过几个月可能就会腰斩了。
虽然橡胶价格的下跌,对于使用橡胶的各个作坊来说是一件好事。
但是这种东西我们不能这么简单地去看待,太过于激烈的价格波动,对于大唐来说,对于我们自己来说,都不是好事啊。”
尉迟恭跟程咬金自然是什么话都可以敞开来说。
他也不用担心程咬金会觉得自己为了尉迟家的利益,不惜想办法去抬高橡胶的售价。
“你说的确实是个问题,去年年底的时候,府上的管家对所有产业进行盘点的时候也专门说过了。
南洋那边连续投入了好多年的种植园,今年总算是要开始给家里面挣钱了。
不过按照你这么一说,虽然今天收割橡胶之后可以开始有收入了,但是这个收入比之前想象的会低很多。
但是我们最开始种植的那些橡胶树,种植成本是比较高的,短时间内别说是挣大钱,就是把之前投入的成本收回来都没有那么容易啊。”
万事开头难,当初一棵橡胶树的幼苗的价格,比现在的两棵都还要高。
其他相应的各种成本也是比较高的。
但是现在的橡胶价格跟当年他们准备在南洋开设种植园的时候已经差了非常大了。
当初的时候,虽然大唐对橡胶的需求还不是特别的旺盛,但是橡胶的来源也同样是很少。
所以橡胶的价格那是精钢的好几倍,简直就是一块谁都想要上去咬一口的肥肉。
正因为橡胶的价格很感人,未来的需求又很值得期待,所以吸引了大量的人去南洋开设种植园。
如果这些人都没有办法挣到钱,那么对于蒲罗中的发展,对于大家金进军海外的热情,都是一个重大的打击。
程咬金和尉迟恭显然都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所以收到了自己儿子的信件之后,尉迟恭才会那么认真的对待。
要不然真的只是因为一点钱的原因的话,他肯定不至于这么掉价啊。
好歹也是大唐的国公,尉迟家这些年跟着李宽也没有少挣钱。
哪怕是整个橡胶种植园都亏损进去,也不至于让尉迟家伤筋动骨。
顶多就是损失了家族一年的收益而已。
“现在这个问题已经到了不能忽视的地步了,要不然等到下半年的时候,大量的橡胶来到长安城,情况立马就会朝着我们不希望看到的方向发展。
知节,我觉得要解决这个办法,其实也不算很难,只要能提高大唐对橡胶的需求就可以了。”
供需平衡这个理论,很多人都知道了。
哪怕是对商业理论没有太多研究的人,也能比较容易的理解这个道理。
因为在日常生活之中,类似的场景是到处都会发生的。
就比如今年的水果收成非常的好,那么水果的售价就会下跌。
同样的,收成很不好的年景,售价就会上涨。
就连长安城各个作坊招募匠人也都是差不多的道理。
那种比较稀缺的匠人,工钱肯定是比较高的。
同样的,不稀缺,工钱就没有那么感人了。
“怎么提高对橡胶的需求呢?现在使用橡胶的地方,除了蒸汽机上的密封件以及自行车和马车的部分轮子之外,其他地方用的比不是特别多。
虽然橡胶制作的橡皮在许多每个书院都有学员在使用,但是那东西又太小了。
要想大幅度的提高对橡胶的需求,那就得有新的突破。
而最好的方法则是在短时间内大量的增加橡胶的需求,改变现在大家认为橡胶会供过于求的趋势的看法。
只要把这种看法给转变过来,让大家看不大清楚橡胶价格的走势,那么才算是最理想的效果。”
程咬金虽然也有种植园在南洋,不过他显然不是简单的想要把橡胶价格抬起来,而是要先稳住现在的局面。
以后有涨有跌,整体缓慢的下跌,这样才是符合大家的利益,符合大唐的利益的。
暴涨不跌的商品,不管是对于这个商品的生产方来说,还是需求方来说,都不是一个好事情。
“我倒是想到了一个办法,应该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你现在不是大唐皇家军事学院后勤科的负责人吗?
去年的时候,那个米其林橡胶作坊使用橡胶制作出了一批雨鞋,不过因为价格比较昂贵,穿起来的舒适程度也不是很高,所以销量不是很好。
如果我们大唐军方能够采购一批橡胶雨鞋的话,是不是就能在短时间内提高大家对橡胶价格的预期?”
很显然,尉迟恭今天跟程咬金谈论橡胶的事情,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希望程咬金能够辅助协调采购橡胶雨鞋的事情。
虽然程咬金只是大唐皇家军事学院后勤科的负责人,但是以军事学院如今在大唐军方中的影响力,基本上只要军事学院先采用了橡胶雨鞋,后面的反馈不错的话,推广开来的可能性就会非常的大。
大唐各地的府兵和边疆将士的数量加起来,那可是有着超过五十万的规模。
每双橡胶雨鞋至少需要使用两斤的橡胶,几十万双的数量,放在后世可能什么都不是。
但是放在现在的大唐,那就是非常恐怖了。
“如果只是在大唐皇家军事学院里头给学员先采购一批进行使用的话,那么应该问题不大,我回去找叔宝商量一下就可以定下来。
但是如果是所有十二卫、折冲府、边军都要配备橡胶雨鞋,这个就需要跟兵部一起沟通,并且找陛下汇报才行。”
程咬金权衡了一下这个事情的大小,心中有了一个初步的判断。
“刚开始的话,大唐皇家军事学院先采用就行了,只要他们使用了,大家对于橡胶雨鞋的预期使用规模就会看涨。
相应的,大家就会认为雨鞋在未来将会大量使用,对于橡胶的需求也会大幅增加。
哪怕是南洋那边我们自己种植的橡胶园已经开始出产橡胶了,也不会对价格带来特别大的冲击。”
尉迟恭将自己的想法跟程咬金进行了坦率的沟通。
橡胶种植园是南洋如今最重要的一个产业之一,尉迟环现在又是蒲罗中的城主。
尉迟家到时候能不能出现一门两国公的盛况,就得看尉迟环在南洋的表现了。
所以尉迟恭对这个事情是非常积极的。
毕竟,不管是谁都是有私心的。
这种对国家和对个人都有好处的事情,他自然就更加积极了。
“没问题!明天我就开始去办理这个事情。正好很快就开春了,到时候春雨一下,将士们演练的时候,肯定会碰到泥泞的路面,甚至是下雨的场景。
到时候不仅需要雨鞋,也需要雨衣。咦,对了,橡胶能够制作成雨鞋,是不是也可以制作成雨衣呢?
突然之间,程咬金发现长安城除了蓑衣和雨伞售卖之外,好像没有听说有雨衣这个东西。
“雨衣?”
尉迟恭也露出了一个疑惑的表情。
很显然大家以前都没有朝着这个方向去考虑问题。
“是的,橡胶这个东西能够制作成雨鞋,然后不怕水浸泡。
那么只要把它制作的够薄,是不是也矿业变成衣服一样穿在身上,让将士们不再担忧下雨的问题?
在长安城可能这个东西的用处还没有那么的明显,毕竟一年四季下的雨水也不是很多。
但是在江南道和岭南道那边的情况就不一样了,有些地方是天无三日晴,经常下雨的。”
莫名的,程咬金发现了一个新的商机。
虽然雨衣的生意看起来应该不是很大,但是却是值得搞一搞。
因为通过制作雨衣的过程,大家对橡胶的理解和认识肯定会与进一步的提高。
后面很有可能还会有其他的零件被制作出来、
“你说的好像很有道理,要不干脆就我们两家也设立一个橡胶作坊吧,最开始就生产雨衣,后面再考虑生产其他的东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53/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