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18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7/2214


虽然李靖一再叮嘱李宽不能离开大部队太远,但是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
李宽把楚王府各个作坊的当家伙计都装备给了前锋营,自然不是来旅游的,只要不是直接对上吐谷浑的王军主力,李宽根本就一点也不怕。
有装备优势,有猛将优势,有训练有素的士兵,还有超越时代的后勤准备,要是不灭了吐谷浑,李宽还真不准备回长安城。
“王爷,这羽绒服和鲸鱼皮靴子还真是暖和,原本末将还担心冬天行军,士气会比较低落,很容易有人冻伤,如今看来,是一点都没有问题。”
今天出发的时候,前锋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更换衣服和靴子,带上楚王府专门准备的干粮,然后才上门出征。
“苏将军,这羽绒服的外衬使用的乃是鲸鱼皮,内衬使用的是丝绸或者羊毛布,中间填充了鸭绒或者鹅绒,自然不是一般的御寒衣物可比。就连这手套,也是鲸鱼皮和羊毛布缝合制成的。
王爷专门让人测试过,一般的小雨,根本奈何不了我们这衣服。特别是靴子,哪怕是走在雪地上,也不用担心湿透,更不用担心会冻伤脚,要不然王爷哪里敢提议在大冬天出征?”
王玄策在一旁一脸自豪的解释着;现在应该算是一年最冷的时候了,但是穿上了羽绒服和羊毛衣,特别是羽绒服还有帽子,根本就感受不到凉意。
这些衣服,原本是珍品阁和服装铺子今年重磅推出的产品,不过,大军出征要使用,自然是全部被李宽挪用了,甚至收到凉州过来的信息之后,第二天就让作坊加快准备各种御寒物资。
要不然的话,一时之间,要搞定几千人的衣服,还是有点困难的。
即使是现在,也出现了一些人的衣服过于宽大等不合身的问题,不过,这些都是粗枝末节,不影响保暖就行了。
第232章
以胡制胡
西北风呼啸着迎面而来,苍茫的大地上,雪花纷飞,官道上一整天也不见得能够看到一个商队,行人就更不用提了。
往常时节,这个时候家家户户都躲在家中烤着火炉,过着吃了睡,睡了吃,顺便造造人的生活。
不过,在凉州城外,今天却是来了一支队伍。
长安到凉州,一路都是大唐境内,虽然是大冬天,但是李宽带领的前锋营,行军速度也是飞快。
“王爷,一路辛苦了,本将已经略备酒水,请王爷先进城休整几天吧。”
牛进达跟马周、薛礼在城门口迎接李宽,看到李宽比自己想象的还早到了几天,心中略感诧异。
“牛将军的心意本王领了,兵贵神速,本王去西北贸易驻地补充完物资,立马就出发。”
吐谷浑袭击凉州也就是一个多月以前的事情,李宽出发的越早,吐谷浑就越想不到。
毕竟,按照他们的理解,哪怕是大唐真的要出兵,起码也是要等到今年开春,而真正进入吐谷浑境内,可能都要到夏天了。
如今刚刚过完年没几天,哪怕是伏允再警惕,也想不到大唐的兵马会来的这么快。
所以,李宽还真是一天都不想浪费。
反正大军一路而来,由于伙食良好,保暖衣物超乎想象的好,士气非常的高涨。
特别是朱富裕带领的热气球兵,更是摩拳擦掌的准备再立新功呢。
有望远镜的配合,再加上热气球的高度优势,可以说前锋营哪怕是不派出斥候,也能随时把控周围十里的情况。
以前段志玄面临的找不到吐谷浑军马决战的局面,一定能大大改善。
当然,大冬天的,热气球起飞的风险也很高,倒也不能完全靠它。
“王爷,西北贸易驻地已经将东西准备好了,另外,你说的人马,已经安排妥当了,你要不要见一见他们领头的?”
马周听了李宽的话,赶紧上前说明。
“哦?已经妥当了吗?走,去西北贸易,顺便让那人来见本王。”
……
西北贸易如今是凉州城的巨无霸,单单一个羊毛作坊里面,就有超过一千名帮工,再加上护卫和在外面收购羊毛的外围人员,西北贸易妥妥的能够直接指挥超过五千名人马。
“达飞见过王爷,愿为王爷效死。”
一个跟李宽差不多年纪的胡人从外面进来,身上一脸彪悍的气息。
“王爷,达飞的父亲阿斯卡是属下的得力助手,对我大唐忠心耿耿,在凉州城周边的胡人当中很有威信。”
马周站在李宽旁边,解释了一句。
“达飞,本王要你做的事情,你都清楚了吧?”
“王爷,马长史和薛总管都跟我说明过,属下已经清楚了。”
达飞低着头,恭恭敬敬的回答着李宽的问话。
西北贸易在凉州的影响力有多大,达飞是再清楚不过了,而这只是楚王殿下的一小部分产业。
再加上当年凉州城外火烧西突厥人的传说,达飞不敢有任何不敬。
“做这个事情,可是要承受骂名的,并且心要够狠才行,你现在后悔还来得及。”
“能够为王爷分忧,区区骂名算什么?再说了,王爷把三成的战利品分给了捕奴队,在下没理由后悔。”
捕奴队是李宽让薛礼和马周去找人成立的。
此番深入吐谷浑,李宽是准备见一个部落灭一个部落,这样既可以隐藏前锋营的行军路线,也能彻底削弱吐谷浑的有生力量。
而之后,李宽准备提议修建凉州到长安城的水泥路,这需要大量的人力。
至于物资,只要有了水泥,其他的沙子石头,那基本上只要有人就能解决。
吐谷浑的各个部落,前锋营进攻的时候,必然不会所有的人都英勇反抗。
到时候面对一堆俘虏,怎么处理就很头疼了。
放是肯定不能放的,全部杀了的话……
李宽作为一个现代人,又觉得有点难以接受,特别是老弱病残。
这个时候,让人组织一支捕奴队,作战时跟在大军身后,干一些脏活;战争结束后,让他们继续在各个部落捕奴,就显得很有特别意义了。
再说了,前锋营一路急行军,也没空留下来收拾战场,一些牛羊马匹,也需要人搞回凉州。
所以李宽想到了凉州城的胡人。
“好,你现在手上有多少人手了?”
“王爷,现在立马可以动的有两三百人,过几天就有五六百人,之后再根据情况招募。只要钱财给的足够,不担心招募不到人手。”
“好,本王行军速度很快,你可要做好准备。天大的富贵就在面前,就看你能不能抓住了。如果这次你办的好,本王以后会给你一片更广阔的发挥舞台。”
“多谢王爷,定不叫王爷失望!”达飞大喜,“王爷,听说马长史最近在招募熟悉吐谷浑的人手,刚好我对吐谷浑和凉州交界的各个部落情况很了解,要不我先做几天向导,王爷带着大军把他们先给灭了?”
上次差点死在了吐谷浑,达飞对此耿耿于怀。
这次大唐出兵,他是举双手双脚赞成的,要不然也不会这么积极的相应号召去组建了一个捕奴队。
要知道,这捕奴队,干的绝对是天怒人怨的事情,到时候自己除了抱紧楚王殿下的大腿,可谓是没有任何退路可走了。
“好,就拿他们来先练练手吧。”
整个吐谷浑也就几十万人,李宽这次是准备彻底的把它从地图上抹去,所以对于前锋营先从哪里进入吐谷浑,并不是很介意。
反正先来回跑几趟,把整个吐谷浑都扫荡一遍,那伏允但凡是还想当这可汗,就得主动出来剿灭这支队伍。
这么一来,大唐就不用费力的去寻找吐谷浑主力了。
他们自己就主动跳出来了。
哪怕明知道这里面可能有坑,伏允又有什么选择呢?
李宽行的是阳谋,手段有点残忍的阳谋。
跟这些胡人,谈仁义道德是没有用的,要不然五胡乱华的时候就不会有“两脚羊”的说法了。
以暴制暴,你残忍,我比你更残忍。
这样才能真正的让他们屈服。
之后,再配以经济手段、交通手段和文化手段,慢慢的让他们成为大唐的牧民。
吐谷浑人也好,党项人也好,亦或是羌人,都是不稳定的因素,只有彻底变成唐人,才能一劳永逸的解决西北局势。
第233章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凉州往西南而去,不过百里就进了吐谷浑的境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7/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