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187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75/2214


“好!太好了!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大唐工商业发展的春天,还真是来临了!”
令狐无疆不傻,自然知道杨本满说的这个话背后意味着什么。
他们这些商家期待了那么多年,不就是期待着这一天的早日到来吗?
……
“阿耶,这一次陛下南巡有说什么时候回来吗?”
房府之中,房遗直跟房遗爱一起来到房玄龄的书房之中商讨事情。
房家这一次算是押对宝了,只要没有什么意外,今后几十年的荣华富贵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明眼人都知道,大唐下一任的帝王绝对是李宽了。
“不好说,看陛下的意思是要好好的把我大唐的江山走一遍。
没有个一年半载,想来是不会回来了。
要是陛下心血来潮要去什么比较特别的地方,指不定就需要更长的时间了。”
房玄龄这一次还真是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回长安城。
因为就连李世民自己都没有想好这个问题。
以往帝王的出巡都是有着非常明确的目的的,不管是行程还是时间安排,都是有计划的。
但是这一次李世民却是完全是一副游山玩水的架势。
这么一来,就完全没有办法猜测了。
“您的身体一直都不是很好,可不可以跟陛下申请留在长安城呢?
孩儿愿意跟着陛下一起南巡?”
房遗直对自己阿耶的身体状况是非常了解的。
很显然,去年才从鬼门关走了一遭的房玄龄,要是再那么折腾的话,还真不知道会出什么事情。
“为父要跟着陛下一起下江南,这是之前从洛阳回来的时候就已经商定好的事情。
不过你也不用太担心,观狮山书院医学院附属医馆和太医署联合安排了一支医疗队伍会跟着陛下南下的。
到时候哪怕是有什么情况,也都能及时的处理。”
房玄龄对于跟着李世民南下倒是没什么特别意见。
虽然年轻的时候他也跟着李世民南征北战的见识了不少地方,但是经过了二三十年的变化,很多事情都已经不一样了。
他也确实很有兴趣去到各地转一转。
“太子殿下监国,很多事情可能都还不熟悉,如果阿耶您能够在他身边辅助的话,他应该是很乐意的。”
房遗直还想劝说一下。
因为在他看来,房玄龄留在长安城才是对房家最有利的。
“大哥,以太子殿下的能力,什么事情难得住他?
他原本下面的马周、许敬宗、褚遂良都是杰出的英才,再加上还有萧相这些人辅助,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房遗爱大大咧咧的在旁边打包票。
李宽顺利掌权,他自然是最开心的一批人。
对他来说,房玄龄如果不在家的话,就没有人整天管着他了。
这是他最想要享受的生活呢。
“二弟,你知道什么?如今太子殿下掌权,谁能紧紧的跟在他身边,就能获得更多的重视。
这对于家族今后的发展是非常有好处的。”
房遗直不满的瞪了房遗爱一眼。
“行了,你们不要再讨论这个话题了,没有什么意义。
三月初三我们就要出发了,针对今后家里的安排,我也先跟你们说一说。”
房玄龄懒得再听两个儿子在那里聒噪。
反正扯来扯去,最终的结果都是不会变化的。
反倒是有可能影响两个儿子之间的关系。
……
“姑姑,这一次陛下南巡,您也跟着一起去吗?”
颐和园中,韦思仁专门去拜访。
作为韦家在宫里头的重要支柱人物,韦贵妃对于韦家来说,重要性也是毋庸置疑的。
虽然韦贵妃不是李宽生母,她也不是皇后,但是怎么说也是李宽的长辈。
保持必要的尊重,那是绝对需要的。
换句话说,韦贵妃对李宽是有一定的影响力的。
当然了,也要看她想要谈的是什么事情。
如果涉及到原则性的问题,那肯定说什么都没有用。
韦家自然是希望韦贵妃能够留在长安城,必要的时候能够作为自己跟李宽沟通的桥梁。
“陛下这一次下江南,没有说哪个妃子必须去,我也还在纠结要不要主动提。
到时候陛下不在颐和园了,朝会还在这里开的话,宫里头的很多事情肯定会有变化。
我要是继续留在这里,万一太子殿下不乐意的话,指不定还会给韦家招来麻烦。”
韦贵妃多聪明的一个人啊。
韦思仁今天进宫,她自然知道对方的目的是什么。
“按照我们对太子殿下的了解来看,他应该不是那种小肚鸡肠的人。
陛下这一次南下,也不知道具体会去到什么地方。
一路上舟车劳顿的,肯定非常辛苦。
虽然江南道那边也有一些州县是比较发达的,但是终究还是比不上长安城。
姑姑,要我说,您干脆就留在长安城吧。
后宫还有那么多的事情,肯定也是需要有人去处理的,想来太子殿下也是能够意识到这一点的。”
韦思仁继续在一旁劝说着。
人走茶凉!
官场上一向是如此。
哪怕李世民还是大唐的天子,但是当他在朝会上很彻底的表达出了将大唐江山社稷交付给李宽的意思之后,很多人的态度就有了变化。
这个时候,肯定是要选择留在长安城啊。
如果是放在十年前,大家肯定是拼命的抢着机会要陪着李世民南下呢。
此一时,彼一时。
“你的意思我明白了,容我再想一想。”
……
“使臣,现在这个时候让女王殿下安排大规模的遣唐使来长安城,还有必要吗?
这些年金城已经有不少的勋贵子弟都在长安城求学了。”
新罗使臣府邸,金胜强知道李世民要南巡,李宽要监国的消息之后,立马就写了一封信安排人送回新罗。
长期待在长安城的金胜强,很清除大唐如今这个变化背后蕴含的意义。
“纵观太子殿下这些年的做事风格,我们这些番邦属国只有紧跟着他的步伐,按照他的意思去发展,才能收获到好处。
否者的话就会迎来各种各样的打击,甚至消亡在历史潮流之中。
眼下太子殿下监国,大唐的很多事情都是他说了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75/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