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188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82/2214


武郭看了看不远处几辆自行车缓缓而逝,觉得自己其实也是可以选择这种方式的。
“自行车啊?那个东西短途使用是很方便,但是其实舒适程度很有限呢。”
紫霞自然也是骑过自行车的。
“盼盼,你这个消息已经落伍了,前几天你不是在《大唐日报》上面看到过永久自行车作坊出品的新款自行车的消息吗?
这些使用了充气轮胎的自行车,舒适程度有了很大的提升。
当然了,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这种自行车距离他们太远了,因为售价实在是太高了。
我刚刚看到好几个人也是骑着新款自行车在出游的。
不说其他地方,就是我们住的院子里头,就放着几辆,我试过之后觉得还挺好用的。”
武郭跟杨氏一直都跟着武媚娘住在楚王府里头。
哪怕是如今李宽已经是太子了,其实大多数时候也还是居住在原来的楚王府。
至于东宫,更多的时候只是一个象征,李宽总共都没有在那里住几天。
“你这么一说我倒是想起来了,九十九贯钱一辆的价格,根本就不是普通人能够买得起的呀。
不过应该很多人对这个自行车感兴趣九是了。”
顾盼盼也曾经想过自家是不是也介入到自行车的产业链之中,不过一直都没有找到好的切入口。
“是的,很多人都想要拥有新式的自行车,但是却是买不起。
不过我倒是有一个注意,如果我们购买一批自行车回来,放在各个主要的景点用来租赁的话,是不是也是一个不错的主意呢?”
武郭经常待在武媚娘身边,自然也有一点商业头脑。
虽然依靠微薄的租金怎么赢利,她还没有想好。
但是这个事情本身,应该还是很有市场的。
“你的意思是我们专门成立一个铺子,用来经营自行车租赁业务?”
顾盼盼听了武郭的话,倒是没有把它当成是一个笑话,而是认真的考虑了起来。
“是的呀,我们按照使用的时间来计算租金,测算出一个使用成本出来。
然后再设定贵目标的利润率,这样就能确保这个生意一直做下去了。
长安城现在每天都有许多的游人出没,他们哪怕是手头比较富裕,也不见得会购买一辆自行车。
但是出行的时候,可能又有使用自行车的需求。
所以我觉得这门生意其实是值得尝试一下的。
反正失败了也不会有太大的损失,那些自行车还能再次的售卖。”
武郭刚开始只是随口一提。
不过说着说着就觉得这个提议很是不错了。
“自行车的价格还是比较高的,要是租赁出去之后,人家不归还的话,那我们岂不是损失惨重?”
要做这个生意,顾盼盼首先想到的就是租赁出去的东西的丢失问题。
别人来租赁自行车,不大可能让人缴纳九十九贯钱的押金。
但是那点租金跟自行车的价格比起来,又是杯水车薪。
“我的看法倒是跟你的担忧有点不同。
如今我们大唐的百姓,素质水平还是很高的。
虽然长安城还达不到路不拾遗的程度,但是小偷小摸的事情是越来越少了。
百姓们但凡是通过自己的双手能够过上更好的日子,就不会想要去偷鸡摸狗。
一旦偷东西被抓之后,整个家族都要跟着蒙羞。
子孙后代的发展也都是会受到很大的限制。
再说了,我们其实也不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如果要搞租赁生意,我们需要的自行车数量肯定是比较大的。
到时候可以让永久自行车作坊专门给我们定制生产一批自行车。
不管是在造型上面,还是在颜色上面,都可以进行一些区别。
这么一来,这种自行车一旦出现在在街面上,大家就都知道是属于我们铺子的。”
武郭的这个提议,虽然不能说很完美,但是却是可以很大程度上的解决自行车丢失的问题。
现在搞得只是自行车租赁,都是需要等级信息之后才会把车子给你的。
不像是后世的共享自行车,随便扔在街边,被人抬走改造之后,要想再找回来就非常困难了。
“回去之后找个精通算学的账房核算一下,看看我们的这个自行车租赁生意需要按照什么租金来出租才能保持盈利。
如果真的可行的话,那我们就尽快的行动起来。”
正想着怎么进一步的让自家的产业跟新兴产业挂钩起来的顾盼盼,一旦觉得这个方案不错,立马就开始安排人动手了。
“你自己搞就行了,我就不掺和了!一个面包新语就够我忙活很多了。”
武郭虽然提出了租赁自行车的生意的主意,但是她显然没有想要跟顾盼盼继续一起搞下去。
伴随着李宽变成太子,武媚娘专门跟自家姐妹叮嘱过,不要给东宫惹麻烦。
至少是在李宽登基称帝之前,不要惹麻烦。
“主意是你出的,你要是不参加进来,我一个人搞了也没有信心啊。
这样吧,你要是觉得担心,那我们就找个时间去找你姐夫。
看看他怎么说,如果他都同意了,那你就没有必要有任何的担忧了。”
顾盼盼经常跟武郭混在一起,自然也是知道她的顾虑是什么。
接下来,两个人游玩的时候就把关注点放在了骑自行车的人身上。
思考着到时候生意应该怎么做。
……
“现在书院不断扩建之后,有时候学员从一个地方去到另外一个地方上课,需要花费比较长的时间。
而一些实验室距离宿舍区比较远,移动一直都是个课题。
我在想是不是可以采办一批特制的自行车,作为共享自行车放在书院内部,供学员们免费使用。
这么一来,大家要去不同的地方就很方便了。
并且一个人使用了自行车之后,停靠在制定的区域,其他人要使用的话就可以快速的将这辆自行车利用起来。
到时候可以让算学院的人测算一下,看看投放多少自行车是最合适的,能够充分满足大家的出行要求,又能最大程度的节约费用。”
刘界的这个提议已经在心中琢磨了一天了。
现在说出来,自然也是考虑的比较充分了。
虽然一辆自行车的售价不菲,但是观狮山书院现在不仅有教育部的拨款,更有各种作坊在创造收益。
所以客观的说,书院现在还真是不怎么差钱。
哪怕是一次性以市场价购买五百辆自行车,也不过就是五万贯的事情。
对于一般的作坊,甚至是一般的富商来说,五万贯已经是一个天文数字了。
但是对于观狮山书院来说,这只不过其中一两个作坊一年的收益而已。
再说了,这种投入又不是每年都要的。
自行车买回来之后,除了安排人定期维护,其他的费用并不会很高。
能够在观狮山书院读书的人,素质还是有保障的。
不会出现故意损毁自行车的情况出现。
“你这个提议非常有创新性啊!”
许敬宗难得的高看了刘界一眼。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82/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