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19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5/2214


而马周也很是给力,直接按照李宽的吩咐,把其中的三成收益给到了达飞。
短短一个月时间,捕奴队的成员最差的也分到了超过一百贯钱。
这些钱财,是很多人一辈子都挣不到的,甚至有些人从小到大都没见过这么多钱财。
千军买马骨。
达飞也是阔气,自己一文钱不留,全部都分给了自己的属下,为的就是以最快的速度招募到更多的人手。
王爷说过了,但凡是吐谷浑人,吐谷浑的部落,捕奴队可以随便袭击,一切后果都算在他的头上。
而西北贸易会包销所有捕奴队的战利品。
原本部落里还在观望的一些青壮,看到捕奴队的成员在短短一个月就过上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的生活,立马踊跃报名。
达飞一下子就拉起了超过一千人的队伍。
这些人的构成很复杂,有薛延陀人,有突厥人,有党项人,有马贼,有商贩,甚至还有一些唐人的游侠。
沿着唐军出征的路线,这些捕奴队在后面飞快的跟着,像是狼群一样清扫着战果。
……
大明宫宣政殿。
李世民面色严肃的看着眼前的奏折。
这个李宽,不要命了吗?
居然孤军深入,一点也不注意自己的安全。
“陛下,还有一个消息,百骑司密报说楚王殿下在凉州支持胡人组建了一个捕奴队,据说这个捕奴队在凉州附近非常活跃。”
李忠小心翼翼的补充了一句。
“捕奴队?”
李世民脸色一变,贩卖奴隶在大唐虽然不犯法,甚至大唐律中还有专门的规定,保护买家的合法权益。
但是,勋贵们明面上是绝对不会碰的,甚至暗地里也很少接触。
这是典型的下九流职业。
“是的,不过陛下放心,这个捕奴队明面上是属于薛延陀人的,领头的也是个薛延陀人,只不过楚王殿下在实际控制着。”
“好端端的,他搞这个捕奴队干什么?”
李世民不认为李宽是为了钱财去搞捕奴队,自己儿子不是目光这么短浅的人,要不然就不值得自己投入这么多精力去关注他的事情。
“据说这些捕奴队全部在吐谷浑境内活动,前锋营攻下一个部落之后,所有的清扫工作都交给了捕奴队,另外西北贸易也全部收购捕奴队弄回来的奴隶。”
“西北贸易想搞什么?要那么多奴隶干什么?”
李世民脸上露出了疑惑的表情。
“听说楚王府长安这边的水泥作坊派了不少匠人去了凉州,属下猜测楚王殿下应该是会在凉州城兴建水泥作坊。”
“让百骑司加大凉州方向的侦查力度,有情况随时跟朕汇报。”
第242章
不走寻常路
伏俟城外,李靖一鼓作气的击溃了吐谷浑的部队,斩杀超过三千人,俘虏四千多人,只有少部分溃逃。
不过,虽然战果不小,物资俘获却是非常的少,甚至赶不上牛心堆的一小半。
“大总管,前锋营如今朝西追击伏允,但是从俘虏口中得知,伏允是往西南而去,是否派人快马前往通知他们改变方向?”
“来不及了,吐谷浑地广人稀,出了伏俟城,几个探马根本就不可能找到前锋营。本将倒是不担心他们追错了方向,我是担心他们一头撞上了伏允的大军,那样就麻烦了。”
李靖看着军帐之中的舆图,推算着前锋营和伏允行军的路线,觉得他们虽然现在的方向不一样,但是十几天后却是很可能会相遇。
虽然这种遭遇战,对于唐军来说并没有什么可怕的,但是吐谷浑伏允身边至少有几万大军,几千前锋营要是碰上了,那就凶多吉少了。
“侯尚书从南边出发追击,我们在北面,越往西,路就越不好走。如今积雪还没有化开,马料不一定能够支撑大军行走多远。如果在大军汇合之前没有拦住伏允,后面的战事就很艰难了。”
“是啊,所以本将是既担心前锋营撞上了伏允大军,有希望他们能够撞上。”
……
一群羚牛在雪地里不断的拱着积雪,就为了积雪下面的那些枯草。
运气好的话,还能找到一些耐寒的嫩草,虽然才刚刚冒出,也算是这二月天里难得的食物了。
突然,领头的一只羚牛变得一动不动,似乎在倾听附近的声音。
“嗖!”
还没等它反应过来,一支利箭就要了它的小命。
而这一箭仿佛是一个信号,立马就有一阵箭雨飞来,这群二十来只羚牛组成的小种群就灭种了。
“哈哈,有朱富裕帮忙,我们这打猎变得方便了很多啊。”
白茫茫的雪地里,突然站起来几十号人,领头的正是薛礼。
前锋营从牛心堆出发已经大半个月了,刚开始还能偶尔碰到一些部落,到了最近五六天,那是一个活人都没有碰上。
因为也不确定后面追击的路途还有多长,李宽开始有意识的让薛礼带着斥候捕杀一些猎物,即算是给大家补充新鲜食物,也算是缓解干粮的消耗。
李宽可不想到时候因为没有吃的,逼得自己用宝贵的积分去换点吃食。
那就太肉疼了。
如今那个破系统,除了完成任务时给些积分奖励,平时居然找不到增加积分的方法,搞得李宽轻易不敢去里面兑换东西。
“这些羚牛虽然比不上黄牛壮实,但是一只也有几百斤,今天一下子猎杀到了二十多只,足够大军饱食几日了。”
这么冷的天,倒也不怕东西变坏。
把羚牛肉切割后,随便放在哪里,就跟放在纯天然的冰柜里一样。
“这破地方,难怪段将军去年会无功而返,还真不是一般人能待的。”
薛礼紧了紧自己的领子,觉得从小到大就没有感受到这么寒冷的时候。
“王爷说,再走五六天,应该就能赶到吐谷浑的一个据点,那里是吐谷浑天柱王的封地,应该储藏了大量的牛羊马匹和干草。如果能提前占据那里,一定能够大大的震慑吐谷浑各部。”
天柱王是伏允最为信任的大臣,毫不客气的说,他是吐谷浑的二号实权人物,近年来侵袭大唐边疆,就是他出的主意。
……
伏允骑在一匹骏马上面,冒着严寒往西北方向而去。
这一次,他心里有点后悔了。
唐军在后面紧追不舍,自己已经收到好几个部落传来的消息,好几路大军杀进了吐谷浑,要不是自己果断的放弃了伏俟城,估计都已经被唐军俘虏了。
“可汗,唐军长途奔袭,坚持不了多久,如今也只不过强弩之末,只要我们再坚持一段时间,他们自然就退兵了。”
天柱王看到伏允的情绪不是很佳,便在一旁安慰着说道。
“这次不一样,大唐去年才刚刚出兵,这才过了大半年,再次派遣大军攻打我国,看来这次是认真的。”
在隋朝的时候,伏允就经历过吐谷浑几乎灭国的局面,虽然仗着隋末大乱,重新收服了失地,但是心中对中原王朝的忌惮却是一直存在。
当然,这种忌惮有点矛盾。
一方面,他也是赞同天柱王提出来的不断侵袭大唐边疆州府,虏获人口和物资,壮大吐谷浑的力量。
另外一方面,他又不敢堂堂正正的和大唐一战,他知道吐谷浑国力不如大唐。
“不行我们就直接往且末而去,那里距离伏俟城有将近两千里,越是后面,越是荒无人烟,哪怕是我们吐谷浑人也不敢随便闯入一些无人区,唐军如果敢跟过来,不用我们出手,老天爷就会替我们收了它。”
“为今之计,只好如此了,只不过这一路的各个部落,恐怕就要遭殃了。”
“可汗,没关系的,我们可以让那些部落反抗一下,如果打不过就投降,唐军一向是不敢滥杀无辜,只要投降了,基本上还能继续在那里放牧,无非就是名义上属于大唐而已。等到王师重新回来,一切就又回到从前了。”
天柱王根据过往的经验,提出了自己的方案。
“好,大军加快一下行军,三日后赶到天柱城,补充物资之后立马往且末而去。”
……
西北高原,空气稀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5/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