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20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37/2214


但是一日三班倒的作坊,还是非常罕见的。
像是洪益制作所这种上了规模的作坊,就更是很少有一日三班的。
这个念头,一日三班倒,倒是不用担心匠人们会有什么意见,只要钱给到位了就行。
但是对于作坊来说,如何解决夜晚的照明问题,这才是最麻烦的事情。
不过作为手电筒生产作坊,洪益制作所要解决这个问题,显然是比一般人要容易的多。
把他们的蓄电池产品也改造成大型的电筒就可以了。
至于花费大一点,在热销的手电筒面前,根本就不算什么。
反正是羊毛出在羊身上。
“是啊,您是没有见到他们的火爆销售场景。
按照这个样子,今天估计就能把大部分的库存给卖光。
这还是他们采取了限购的措施的前提下。
接下来,这个手电筒肯定会在整个大唐热销,成为一款现象级的产品。”
徐文强作为万年县警察署署长,见识还是不差的。
很显然,手电筒这个价格,这个功能,完全具备爆款产品的各种条件。
“早知道手电筒这么有前途,我就应该让盼盼转型去研究这玩意的了。
看起来这个结构好像也不是很复杂,关键就是把电池生产出来就行了。”
顾炼把弄了一番手中的手电筒,把它拆开好好的看了一番,得出了这个手电筒的制作难度并不高的结论。
“顾县令,这个手电筒的价格并不算特别的昂贵,但是作用却是不小。
特别是我们的警员在晚上巡逻的时候,如果能够配备一把手电筒,对于工作是非常有好处的。
现在长安城内已经取消了宵禁,晚上警员们的工作量也是非常大的。
虽然长安城整体的治安情况非常的不错,但是那么多人生活在这里,总是会有各种各样情况发生的。”
徐文强跟顾炼聊了半天,总算是把自己的目的给说了出来。
“给警察署的警员配备手电筒?
这不是应该警察部去考虑的问题吗?”
顾炼那是什么人?
人家可是宦海沉浮了几十年的人。
徐文强的话一出口,他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虽然他的话是很有道理,但是一旦要花万年县的钱财,顾炼这个县令立马就警惕了起来。
“这两年警察部那边的开销也非常的大,今年的预算应该都已经有安排了。
我要是单独再去申请一笔费用的话,好像也不大合适。
我们警察署虽然归警察部直接管理,但是我们也是万年县的一份子嘛。
如果我们的工作做得更好了,那么岂不是意味着万年县的治安更好了?
到时候吏部考核的时候,对万年县的评价也是不一样的啊。”
徐文强为了说服顾炼给警察署配备手电筒,也算是把脸面都放在一边去了。
为了自己的事情去丢脸面,徐文强是不会去做的。
但是为了警察署去丢脸面,徐文强甘之如饴。
这也是徐文强能在万年县警察署站稳脚跟的重要原因。
“就你这张嘴,不去酒楼说书,那真是浪费人才了。
算了,你统计一下,看看到底需要花费多少钱财,然后报上来,我安排人去采办吧。”
虽然顾炼嘴里说要让徐文强去找警察部,不过这点小钱,他其实还是愿意出的。
“多谢顾县令,到时候我一定在警员面前强调您对我们的照顾!”
徐文强听了顾炼的话之后,满脸都是笑容。
这个好事,算是彻底的有了着落了。
……
“郎君,我有一个建议,现在炼铜作坊下属的铜矿,都已经挖到了山里面去了。
但是越是往里面,生产效率就越低,对我们的产量是一个比较大的影响因素。
我今天上午看到了那个手电筒销售火爆的场面,专门安排了一个伙计从别人那里买了一个手电筒回去研究了一把,觉得还是很有意思的。”
卢明今天又找到了一个借口去跟卢宣汇报工作。
很显然,他已经摸索到了跟卢宣相处的规律了。
这种人的前途,往往才是最好的。
那种一门心思就脚踏实地干活的老黄牛,往往不会有什么好事落在他的头上。
“这个手电筒是观狮山书院和大唐集团全力支持的标杆产品,肯定很有意思的。
要不然岂不是丢了太子殿下的脸面?”
卢宣倒是一点也不奇怪手电筒这个东西会热销,并且功能还很不错。
跟楚王府斗了那么多年,他太清楚现在的太子党,实力有多么的强大。
人家连蒸汽机、火炮这些匪夷所思的东西都制作出来了。
现在再扶持一个手电筒出来,那也没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是的,郎君您分析的实在是太到位了。
这个手电筒,其实找我们的矿上里头,也是有很大的应用空间的。
只要给进入到矿洞里面挖矿的帮工没人配备一个手电筒,把它绑在头顶上或者是身上,那么矿洞是深一点还是浅一点,影响就很有限了。
之前我们也试过直接把煤油灯放到里头使用,但是出过一次事情之后,我们就不敢这么干了。
之后我们就只能每个矿洞都只是往里头挖一点,之后就尽量寻找新的矿洞来开采。
不到万不得已,都不会选择一直往里头挖掘。
但是这对于我们的矿山来说,利用效率就很低了。
现在有了这个手电筒,我们就不用担心在矿洞里面使用会消耗氧气,或者是会带来一些其他危险。
实在是一个好东西啊。”
很显然,卢明今天是过来跟卢宣商量着给矿工配备手电筒的事情。
本来这种事情,他这个掌柜直接做决定了,问题也不大。
毕竟涉及的资金不算很多。
但是能够借着这个机会跟卢宣好好的汇报一下,卢明肯定要过来刷一下存在感了。
很多时候,并不是报告本身有多么重要,而是报告者需要这么一个报告。
这种场景,在后世更加的明显。
“你这么一说,好像很有道理哦。
不过成本会不会变高了?”
大唐生产铜锭的作坊并不是只有卢家,所以卢宣也是担心自家的成本比其他人高的。
虽然因为发电机研究的原因,铜锭的需求有所增加。
但是如果把这个时间放宽一点的话,其实铜锭是有点供过于求的。
一方面,是因为大唐的探矿技术在提高,铜矿的数量也在增加。
另外一方面,因为唐元的出现,铜钱的使用频率开始变小。
虽然很多人还是习惯了使用开元通宝,并且也还是习惯以文为单位去描述一个商品的价格。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37/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