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204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42/2214


郭得志把自己的来意再次的表述了一下。
“只是编一个故事?”
徐文强有点搞不懂郭得志的意思了。
“是的,手电筒这个东西,应该是观狮山书院和大唐集团全力扶持推进的产品。
正好警察署现在也开始给警员配备手电筒,所以我觉得这应该是是一个非常好的切入点。
让大家知道手电筒的用处其实很大,是很值得推广的。
徐署长,这个事情,我觉得太子殿下应该也是非常乐意看到的呢。”
看到徐文强的政治嗅觉似乎不是很敏锐的样子,郭得志在旁边点了点。
说书行业作为一个影响力比较大的行业,郭得志已经很明显的感受到自己是受到一些监控和管理的。
并不是什么东西都可以随便乱说,随便乱讲的。
现在手电筒这个东西,但凡是做扩大手电筒影响力相关的事情,都是属于政治正确的事情。
活成精的郭得志,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只有政治站位对了,他这个说书人的扛把子,才能继续舒服的过下去。
“我明白了,这样吧,我专门安排几个办案经验的警员跟你一起讨论一下。
看看怎么结合手电筒来编写一个看起来很合理的故事。”
徐文强也不是真的傻。
只不过之前没有往这方面考虑。
现在郭得志已经点出来了,他自然是全力配合的。
反正这个事情对于万年县警察署来说,也是有好处的。
甚至这一次的事情要是办的比较好,那么可以直接去找警察总署那边商量,建议专门成立一个工作组,用来提升警员的形象以及编写相关的故事。
……
赵小二这段时间几乎没有离开过观狮山书院,每天都在研究所里头钻研蒸汽发电机相关的事情。
不过,对于外面发生的事情,他还是知道一些的。
毕竟《大唐日报》这些报纸,他还是每天都在看的。
对于观狮山书院和大唐集团联合扶持的洪益制作所,他自然也清楚里面的情况。
眼看着手电筒的销量越来越好,《大唐日报》上面几乎每天都有跟手电筒的应用相关的报道。
比如警察署的警员配备了手电筒之后,工作变得如何方便了。
再比如蜂窝煤作坊给煤矿的矿工配备了手电筒之后,生产效率有了什么提高。
甚至还有人利用手电筒在晚上的池塘里吸引鱼群钓鱼的报道。
这让赵小二也忍不住去思考手电筒到底还有什么其他用处。
“小二,你改造的这个东西是干什么的?”
李谚今天跟往常一样来到了实验室,一眼就看到赵小二不知道在那里琢磨着什么东西。
“蒸汽机车的车灯,安装在铁路上行驶的蒸汽机车上面的东西。
现在从长安城到洛阳的铁路虽然已经通车好长时间了。
但是晚上的运输效率一直没有办法充分的提高。
为了避免前后两辆车之间出现碰撞的问题,各车之间的发车间隔时间都比较长。
并且在晚上除了安排一些运输货物的火车之外,不敢安排运输人员的蒸汽机车。
但是如果有了这个车灯之后,情况就不同了。
照明距离可以扩大许多,尽可能的避免前后车相撞,或者是撞到在铁轨上活动的人或动物的事情发生。”
赵小二一边指着眼前的车灯,一边给李谚解说。
“给蒸汽机车安装车灯?这个看上去只是像是一个放大版的手电筒,能够满足要求吗?”
李谚肯定不会直接否定赵小二的研究成果。
不过对于眼前的东西,他还是抱着一丝疑问的态度。
车灯这个东西,倒也不是没有人考虑过。
像是现在的一些四轮马车上面,车夫旁边的的车架上就有一个挂煤油灯的位置。
不过这年头,很少有人在夜间赶路的,所以使用的场合不算很多。
至于蒸汽机车,等闲的煤油灯肯定是不能满足要求的,只能是在驾驶舱中给驾驶员提供一些必要的照明而已。
大多数情况下,蒸汽机车在夜晚都是以一个比较慢的速度,缓缓的摸黑前进。
“我现在只是使用的一个样品,采用的是洪益制作所生产的电池来作为电力来源。
因为这个电池是用来制作手电筒的,所以电灯泡的亮度肯定就比较有限了。
下一步我准备找洪益制作所购买一批蓄电池来提供电力,那样的话,电灯泡的亮度肯定会有很大的提高。
除此之外,对于灯泡四周的灯罩,我也准备让玻璃作坊那边专门生产,尽可能的让灯光朝着前方而去。
这么一来,制作出来的车灯估计就能初步满足蒸汽机车在夜晚的使用需求。
如果还是不够的话,那我就考虑把几个蓄电池组串联在一起给车灯提供电力。
到时候使用更粗的灯丝来制作电灯泡,一定要让驾驶员能够看清楚铁轨上的东西。”
赵小二显然是被各种各样的手电筒的使用故事刺激到了,觉得类似的东西完全可以在蒸汽机车上使用。
“从逻辑上来说,你这个方案似乎没有什么毛病。
不过蒸汽机车上面的震动是比较大的,车灯能不能经受住这种折腾,也是一个问题。”
听了赵小二的话,李谚对于车灯这个东西也颇为期待。
“对于蓄电池来说,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至于电灯泡,我们给每个蒸汽机车配备四个前大灯,哪怕是途中有一个两个坏掉了,也不影响使用。
再说了,坏掉之后,更换灯泡的话,工作并不是很复杂。
虽然一个伙计经过了简单的培训之后,都能完成换灯泡的操作。
一旦解决了蒸汽机车夜晚行驶的照明问题,那么长洛铁路的利用效率立马就可以有一个比较大幅度的提高。
到时候不管是人员还是货物,都可以更快的在长安城和洛阳之间进行周转。
这对于刺激大唐经济发展来说,应该也是很有好处的事情。”
赵小二作为观狮山书院的杰出人才,思考问题的角度自然也是站的比较高的。
很显然,李宽非常重视经济发展。
变相的,观狮山书院上下对于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事情,态度都是比较积极的。
“既然你已经有了方案,那就大胆的去做吧。
甚至你可以先制作几个样品出来,然后在明德门到作坊城之间的铁路上进行试运行。
这么一来,你也可以收集到更多的信息,有针对性的进行产品改进。”
看到赵小二不声不响的又搞出一个成果出来,李谚还是非常高兴的。
蒸汽机研究所前段时间惹出祸事来了,虽然不能完全怪罪于他们,但是终归是给太子党惹麻烦了。
所以李谚心中其实也不是一点压力也没有的。
再加上之前他们辛辛苦苦研究的电灯泡,最终又被化学院摘了桃子,可以说李谚这段时间过的是不那么顺利的。
“没问题,明天就可以在蒸汽机车上面进行试着使用了。
如果用得好的话,立马就可以推广。
甚至我们也可以给四轮马车专门设计一款车灯,应该也是有市场的。”
赵小二的思维开始发散,提出了更多的建议。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42/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