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208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84/2214


郭云鹤觉得富贵险中求,自己对大唐将士很有信心。
这个事情虽然看起来有点危险,其实危险度并不高。
“这个倒是好办!大唐皇家军事学院后勤科应该是负责这次行动的。
我们立马就去一趟那边,看看能不能见到后勤科的人。
如果不行的话,那么我再去拜访一下这些年认识的一些将领,看看他们愿不愿意帮忙。
这种对于大唐将士有好处的事情,我觉得应该会有人愿意帮忙的。”
郭得志显然之前就考虑过这个问题的。
所以很快就给出了解决方案。
“多谢师父!如果能这样的话,那就再好不过了。”
……
观狮山书院农学院,这两天也是热闹非凡。
按理来说,朝廷决定出兵西域,跟观狮山书院应该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关系。
但是唐同人和谢林茂商量之后,却是做了一个非同一般的决定。
“谢兄,自从汉朝开始,西域很多的新物种就陆陆续续的被带到了中原。
现在市面上售卖的蔬菜,有一小半都跟西域扯得上关系。
甚至现在我们身上穿的棉布衣服,也都是使用西域而来的棉花加工而成。
以前,没有专业的人员去西域,也能带回来这么多的新物种。
这一次我们农学院专门组织一个科考队的话,肯定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
这几年,大家的重点都放在了美洲,这当然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但是我觉得西域那边也是不能放松,很可能还会有一些新的物种没有被发现。”
唐同人虽然是唐俭的儿子,但是身上已经没有太多勋贵子弟的那种味道,做人做事都很接地气。
当然了,谢林茂本身也不是普通百姓出生。
虽然地位比不上唐同人,但是也是不差的。
“唐兄你说的不错,我也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西域对于大家来说,虽然经常听到,但是实际上却是比较陌生。
到现在为止,我们农学院还没有专门安排人员去过西域。
以前,那里番邦属国林立,我们去到那里的安全性可能存在一定的问题。
但是这一次朝廷安排五万大军出征,安全问题就没有必要怎么担心了。
特别是我们作为科考队,没有必要紧跟着大军,只要在后面远远的推进科学考察就足够了。
说不定这一次西域之行,能够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呢。”
谢林茂自然不会反对唐同人的提议。
相比格物学院和化学院来说,农学院要出成绩还是比较难的。
发现意义重大的新物种,算是最容易出成绩的一种方式了。
只不过这么多年下来,比较明显的新物种都已经发现的差不多了。
要想找到一些新的东西,肯定需要做一些额外的努力了。
“自从朝廷灭掉高昌国之后,我们在西域已经设立了伊州、西州,这一次出兵之后,肯定还会新设立一些州府。
听说南山建工如今已经在考虑加快修建肃州到伊州、西洲的水泥道路。
今后要去西域,肯定会变得方便很多。
我觉得可以考虑在西域设立一个研究所,专门研究那里面的一些农作物。
毕竟西域的很多地方,气候环境跟长安城这里还是有非常大的区别的。
这对于农作物的研究来说,其实是非常有好处的。”
既然已经搞出了这么大的动作,唐同人自然不希望大家只是凭借着一股热情,就这么混一圈回来。
作为勋贵子弟,他对于朝中的风向把握是比较准确的。
“听说太子殿下有意将西域彻底的纳入到朝廷的统治之中。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我们农学院在西域设立一个研究所就很有必要了。
一方面是响应朝廷的号召,另外一方面也是扩展我们的研究范围。”
谢林茂也为唐同人的这个提议叫好。
“是的,之前讨论的沸沸扬扬的废道改省的事情,后面也很可能会正式实施的。
我听说太子殿下已经安排人手着手这个事情了。
不过因为涉及到方方面面的事情太多了,前期的筹备周期会长一点。
但是最晚等到太子殿下登基为帝的时候,肯定是会执行的。
到时候也就意味着西域也会成为大唐的省份,朝廷为了进一步的巩固这里的统治。
肯定也是会鼓励各行各业都去到西域发展。
我们农学院先行一步,到时候太子殿下肯定也是会看在眼中的。”
唐同人这一次准备冒着一定的风险去西域,显然也是考虑过利弊得失的。
这年头的勋贵子弟,哪怕是痴迷于科学技术,政治敏锐性也还是存在的。
“如果这样的话,那就更加容易说服书院同意我们的方案了。
甚至我们也可以拉着化学院一起行动,让他们安排人员去西域探矿。
拉着经学院跟国子监,在西域设立孔子学院。
到时候这个队伍越来越庞大,可以引起的关注力度也会不一样。
当然了,我们也有必要请书院安排适当的护卫跟着我们一起去。
毕竟要是到时候碰到一些意外,搞出事情来的话,就会好事变坏事了。”
不管是为了队伍的安全考虑,还是为了自己的个人安危。
谢林茂肯定都是希望能有足够数量的护卫跟着大家一起出发。
这样子哪怕是碰到一些意外,也能有还手之力。
“那是自然!到时候我阿耶应该也会让府上的护卫跟着我一起去。
我们也可以让书院请顺风镖局的镖师跟着我们一起去。
我听说顺风镖局的总镖头席君买,这一次也是要去西域的。
如果我们能够说服他跟我们一起行动的话,那安全性上就更加没有问题了。”
谁也不会拿自己的小命开玩笑。
虽然是跟着大军后面行动,但是毕竟是一个完全谋生的区域,大家都害怕出事情。
“嗯,那我们要尽快的把名单确定下来,让大家做好充分的准备。
虽然长安城的天气还算是毕竟暖和,但是到了西域之后,据说温差是非常大的。
我们的后勤物资一定要准备充足,免得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就这样,在唐同人和谢林茂的折腾下,一支数百人的科考队成立了。
这是观狮山书院成立以来,对外安排的规模最大的科考队伍了。
这也为今后的各种科考行动,立下了一个标杆。
……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似龙。
从长安城到凉州的水泥道路上,一辆辆马车、拖拉机、三轮车,络绎不绝的朝着西北而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84/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