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209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95/2214


作为顺风镖局里头的重要人物,顾俊峰显然也是会有新的想法。
什么时候,自己也能成为朝中举足轻重的人物。
出将入相,这是谁都希望能够达成的事情。
所以对于这一次的行动,他其实是非常重视的。
“您放心,大家都知道这个道理。
南洋这边,我们跟水师虽然没有特别大的矛盾,但是彼此之间的较劲,其实一直都是在进行的。
这一次,我们肯定不会给镖局丢人的。”
黄方能够成为训练基地的负责人,在顺风镖局里头也算是一号人物。
到了这种层次,政治敏感性自然也是有的。
“蒲罗中这里有不少的大食商人,趁着他们还不知道大唐要对大食帝国用兵,我们先安排人好好的再了解一下大食帝国的情况。
最好就是能够把他们军队里面的一些规矩搞得清楚一点。
这对于我们后面的作战,应该也是很有好处的。”
身在南洋,虽然顾俊峰对大食帝国的了解比大部分大唐人都要高。
但是这个了解,其实也是非常有限的。
毕竟大食帝国距离蒲罗中,其实也是还有挺远的距离。
再加上之前大唐的影响力主要是在南洋,西洋那边也就是这几年才开始有了进展。
至于大食帝国附近的海域,目前还是大食人在掌控。
亲自去过大食帝国的唐人,还是非常少见的。
这种群情况下,自然还是要找到真正的大食人去了解一下情况了。
不知道大唐有着其他目的的情况下,这些大食人还是很愿意跟大家交流大食帝国内部的事情的。
毕竟大食帝国也算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国家,让更多的人意识到这一点,对于他们在蒲罗中的发展来说,也是有好处的。
“嗯,孔子学院那边这两年新成立了一个外语学院,里面有一些教谕和学员是专门研究大食帝国的事情的。
这一次我准备请他们来帮我们说明一下大食帝国的情况,他们应该是大唐最了解大食人的一群人了。
如果我们想要了解其他东西,让他们出面也是最好的办法。”
黄方的这个提议,让顾俊峰眼前一亮。
很显然,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方案啊。
孔子学院在海外已经修建了非常多的分院,但是并不是每个地方都会设立外语学院。
蒲罗中这边因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中转港口。
这里有许许多多各个番邦属国的人员出没。
不管是从民间的角度考虑,还是从官方的角度考虑,都是对于翻译人才有着特殊的需求。
这么一来,孔子学院里头的外语学院,也算是应运而生了。
“好!让他们去负责这个事情自然是再好也不过了。
如果有人愿意的话,到时候请他们跟我们一起去大食帝国走一趟就最好了。
毕竟我们现在也不确定到底要了解哪方面的内容。
在海上的路途之中,让这些人给大家多介绍一下大食人的情况,应该也是有好处的。”
顾俊峰虽然说是请外语学院的人跟着自己一起出发,但是到了他这种级别的人员,一旦有了想法,根本就不是一般的人员能够反抗的了。
很快的,黄方就开始行动了起来。
顺风镖局跟南洋水师、蒲罗中城主府的联系,也变得紧密了起来。
……
蒲罗中点都德。
余进和林田森一边看着街面上的繁华景象,一边喝着小酒,聊着天。
作为大唐最早一批开展海外贸易的海商,余进和林田森的身家都不菲。
不过,人总是不会嫌弃自己的钱财太多的。
当初东方平来到杭州城里市舶司的时候,他们就已经感受到到了朝廷对于海贸的态度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虽然缴纳市舶税会影响他们的收益,刚开始的时候他们都是有点不情不愿的。
不过见识到了朝廷的雷厉风行,他们立马就乖乖的听话了。
当然了,最主要是后面他们发现,哪怕是自己交税之后,每年挣到的钱财也变多了。
这么一来,大家自然就没有什么怨言了。
总不能跟钱过不去吧?
“余兄,这南洋和西洋虽然没有我们大唐富裕,但是人口基数多了,有钱人其实也是不少的。
我看你的丝绸生意,这些年也算是做的风风火火呢,让人好生羡慕。”
一直以来,余进都只是涉及丝绸生意,从来没有运输其他的物资到海外售卖。
这样虽然错过了不少的机会,但是也让余进的丝绸生意在海外名声很是响亮。
作为高端产品,丝绸在极西之地,那是跟黄金等价的。
在南洋,虽然价格没有那么夸张,但是利润也非常可观。
要不然大唐也不会把丝绸产业作为大唐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不容许有其他国家进入。
当初新罗王国想要窃取这方面的技术,后果大家也都看到了。
“林兄你的茶叶生意也不差啊,如今不仅我们大唐内部喝茶的人是越来越多了,就是海外也已经慢慢的流行起来喝茶。
听说蒲罗中这里现在都已经有了专门的茶铺呢。
这些茶铺把饮茶和说书相结合,生意也很是不错。
许多外地来到蒲罗中的商人,都喜欢去茶铺里头了解情况。
不少商家谈生意也是愿意在茶铺里头进行。”
余进和林田森虽然已经认识二十多年了,不过该说的商业吹捧,还是一点不会少的。
当然了,他们之间没有直接的竞争关系,虽然面上比较虚伪,但是内心也算是真的把对方当成是好友,当成是世交好友。
“这些年大唐在海外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我们这些做生意的人也算是切身感受到了好处。
以前,我们虽然也偶尔前往南洋做生意,但是更多的时候还是把挣钱的机会让给了那些来到广州、杭州进货的大食商家、波斯商家。
现在这中间的利润已经不需要给到他们来挣了。”
林田森作为资深的海贸人士,对于大唐在海外的变化自然是有着非常深的了解。
“这还只是其中的一方面,我觉得商人地位的提高,不管是在大唐本土还是在海外,这才是最重要的。
以前,我们家中的子弟,哪怕是有再多的钱财,也都是没有机会参与到科举。
但是现在就不一样了,只要你一心求学,机会比其他人还要高了几分。
如今我们余家专门请了几个观狮山书院毕业的学员当族学的教谕,到时候不管是进入到观狮山书院,还是参加科举,都会变得容易很多。”
对于商人来说,挣钱自然是第一位的。
但是挣钱之后,他们在社会地位上面的追求其实也是非常迫切的。
但是自古以来,中原王朝就重农抑商,这导致商人的社会地位跟他们的财富恨不匹配。
这肯定是不利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的。
要想大唐的经济发展,除了朝廷的引导之外,商人的主观能动性也是非常重要的。
“你这个做法很不错,回头我也准备这么搞。
我原本想着下个月就回杭州,不过这几天我听到了一些消息,我隐隐有一种预感,似乎新的商机来到了。”
林田森扫视了一下四周,发现没有人注意到自己跟余进,便压低了声音说着一些独特的信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95/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