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21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26/2214


城中的那些商家,明天早上大军出城的时候,也安排人去通知他们,准备打扫战场。”
自己手中各种好牌,苏定方自然是不担心这一场战斗会失败。
所以这个时候,他就已经开始安排胜利之后的事情了。
明天注定是要赢的。
只不过赢到什么程度就不好说了。
“没问题,他们的人也早就忍不住了。
达飞甚至前阵子已经在伊州四周忙碌了几天,为商队捕捉了一批奴仆。
如今正好赶到了西州,让他们去抓一批大食人来当奴仆。
到时候,这也算是我们荣耀的一个见证啊。”
薛仁贵心中,大食人绝对是需要好好的折磨一下的。
胆敢入侵西域,还在西州城如此侮辱大唐。
是可忍,孰不可忍?
……
朝中有人好做官。
郭云鹤虽然不是官,但是作为长安城有名的说书人,他还是认识不少人的。
借着这个机会,他也是顺利的跟着来到了西洲。
甚至在路途中,他直接就跟着大军一起前进。
休息的时候给将士们说说书,讲一讲当年大唐征伐高句丽、突厥、薛延陀的故事。
他也会糅合自己编写的美洲冒险故事,让将士们对陌生的土地充满兴趣,最大程度的削减对于出征西域的恐惧心理。
发现这个方法的效果似乎很不错之后,大唐皇家军事学院后勤科的随军人员,直接就跟薛仁贵提出以后军中要专门设立一个说书队。
甚至在大唐皇家军事学院里头也可以考虑专门的设立一个科目,研究怎么鼓励士气。
以前的时候,有些队伍里面是有营妓这个东西的。
但是这玩意在大唐的军中是被严格禁止的。
之前军事学院里头还在思考着除了这个东西之外,还有什么办法可以缓解将士们的压力。
现在看来,似乎找到了一个方向啊。
这让朱云雀在西征大军里头,立马就混的风生水起。
不仅可以跟将士们一起行军,吃喝拉撒也都是在军营里头,跟个军人也没有两样了。
“师父,如今这个情况,我们到时候怎么编写说书内容啊?
总不能说大军躲在西洲城内,被大食人不断辱骂吧?
我们真要是敢这么说,估计以后在大唐就混不下去了。”
朱云雀有点发愁的来到了郭云鹤的帐篷之中。
由于郭云鹤的表现得到了认可,他一个人享受着一顶小帐篷。
这在军中,也算是一个福利了。
毕竟那么多的人马一起行动,除了少部分将领,其他都是一个伍的人在一顶帐篷里头的。
“说书内容的编写,肯定是要等局势进一步明朗之后才能进行。
现在我们只是积累一些素材,只要素材多了,到时候出成果只是一两天的事情。
根据后面的情况不同,我们的编写内容也要做一些调整。
大军全部在西洲城内不动,肯定是有原因的。
大总管和副总管的情况,你也是比较了解的,他们是不可能真的躲在城内不敢应战的。
这个时候,我们好好的琢磨一下他们的想法,等到将来编写说书内容的时候。
来一个欲扬先抑,说不准效果会更好呢。”
郭云鹤虽然也有一点担忧,但是他自然不会让朱云雀看出来。
不过,他说的这个话,倒也是他的肺腑之言,算是真的把一身本领都准备传授给朱云雀了。
“虽然我们都觉得大军最终肯定都能战胜大食人的。
但是这样子的等待,很让人担心啊。
万一不小心发生了营啸,那就麻烦了。”
朱云雀的这个担忧,倒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
在古代的军队里头,很害怕的一个事情就是营啸。
受不住压力的大军,自己在军营里面乱了起来,那个时候的损失往往都是及其惨重的。
如果被敌人给利用了,可能直接就是一场战败。
“别在那里乌鸦嘴,就以我们一路上看到的军纪,大军是不可能出现营啸这个事情的。
你看吧,大食人已经在外面叫阵好几天了,我们肯定很快就会有行动了。
你也要尽快的调整好状态,一旦大军有行动,我们肯定也是要变得忙碌起来。
不管是收集素材,还是去说书缓解大家的压力,任务都是很重的。
要是关键时刻掉链子了,那么我们下半生的荣华富贵,估计就泡汤了。”
郭云鹤很重视这一次的机会。
原本他以为自己只要能够跟着大军去西域,长长见识,收集一下素材,到时候编写说书内容也好,出书也好,都是可以的。
但是没想到现在越搞越大,自己甚至有机会回到长安城之后,去大唐皇家军事学院里面当教谕。
这么一来,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虽然说书人在大唐的地位有所提高。
但是终归还是下九流的人物。
这个社会地位跟大唐皇家军事学院的教谕,是完全没有办法比较的。
甚至可以说,这是以前郭云鹤做梦都不敢想象的事情。
“师父您放心,我晓得事情的轻重缓急,绝对不会掉链子的。”
朱云雀难得的看到自己师父那么严肃的跟自己说话,自然拍着胸脯打包票。
什么时候可以开玩笑,什么时候不能开玩笑。
他还是分的很清楚的。
……
祝之善是《长安晚报》的随军写手。
虽然《长安晚报》是长孙家的产业,长孙家不受李宽的待见。
但是在挑选随军的报社写手的时候,《大唐日报》、《长安晚报》、《曲江日报》三家的写手,都还是得以顺利的跟着大军出征了。
三家报社的写手都跟着大军出征了,这就意味着谁家想要拿到独立的新闻,都没有那么容易。
很多时候,一个事情传出来的时候,三家写手都是统一时间知道的。
苏定方也不会专门去照顾《大唐日报》。
不过,同样的事情看在不同的人眼中,产生的感悟也是不一样的。
一路上,他们几个报社的写手,都是纷纷结合自己的观点,将大军行军的一些事情给记录了写来。
在大唐境内,得益于大唐邮局的快速扩张,信件的邮寄都是很方便的。
哪怕是到了伊州,这个途径也还得以保持。
甚至因为大军西征的原因,大唐邮局专门加强了西州、伊州到肃州这一带的邮件投递速度。
这么一来,倒是方便了他们这些写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26/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