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22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5/2214


听王富贵说对方是杨本满,李宽很快就想通了为何他只肯卖掉一半了。
这是既不想错过挣钱的机会,又怕错过了更好的挣钱机会啊。
正常情况,楚王府这样高价收购茶园,大家肯定是赶紧卖掉。
但是以杨本满对李宽的了解,总觉得这件事背后应该有什么自己没有考虑到的地方,为了怕吃亏,怕错过机会,就耍了个小聪明,卖一半留一半。
王富贵听了李宽的话,觉得有点尴尬。
这话,怎么听怎么别扭啊。
“王爷,长安城周边的茶园虽然不算多,可也不少,王府一下买了这么多茶园,还是高价买的。长安城好多商家都等着看我们的笑话呢。”
“你放心,想看本王笑话的人多了去,但是有哪个是成功过的?”
李宽看着眼前的几口大锅,算算时间,清明前的第一波茶叶,也快到采摘的时候了。
第276章
炒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楚王府的丫鬟们,这几天都变得忙碌了起来。
天色刚蒙蒙亮,昨晚下的毛毛雨,让整个长安城都笼罩在一股雾气之中,远处的山脉若隐若现,仿佛人间仙境。
“大家都听好了,这采摘茶叶,只能摘最嫩的两片,摘下来之后立马放到竹篮子里。”
晴儿一大早就来到了别院旁边最近的一座茶园,指挥着几十名丫鬟开始摘茶叶。
王府中下人无数,但是李宽让晴儿务必安排年轻、未经人事的丫鬟去摘茶叶,晴儿虽然有点不理解,但是执行的却是很彻底。
一时之间,整个茶园都是莺莺燕燕的在那里穿梭。
清明时分的茶叶,刚刚冒出了第一茬嫩芽,放眼望去,整座茶园都是嫩黄能黄的,很快的,众人就采摘了几天第一箩筐的茶叶。
晴儿:“你们赶紧把这筐茶叶搬到新设的茶叶作坊里面,王爷估计已经在那里等候了。”
与此同时,李宽在茶叶作坊里面再一次的跟大家强调了炒茶的注意事项。
没吃过猪肉,总是见过猪跑。
前世去杭州旅游的时候,李宽专门去龙井村参观了一番手工炒茶;从九溪烟树的景点一路而上,各种茶园遍布龙井村。
许多农户都是一边种植茶树,一边搞一个茶座,就售卖自己手工炒制的茶叶,很是吸引了一些爱好风雅的游客。
而那些茶的价格,着实还不便宜,随随便便的一壶茶就要八十八,一百二十八或者一百八十八之类的。
“这三口铁锅,每个铁锅的热度都是不一样的,需要炒制的时间也不一样。第一次的时候,你们就先按照我设定的时间来炒制,看看效果之后,再来慢慢调整。”
李宽只知道炒茶大概是需要三口锅,一步一步的完成炒制,至于具体怎么才是最合适的,只能让王府的匠人慢慢的研究了。
考虑到茶叶作坊深远意义,李宽专门让来福的儿子来方来负责炒茶的核心技术研发。
他虽然年纪也就跟李宽差不多大,没有什么社会经验的样子,但是整个大唐,谁也没有炒茶的经验,这个时候,忠心才是最主要的。
“王爷,茶叶送过来了。”
没多久,一筐还带着点滴露水的嫩叶就出现在了李宽面前。
“来方,开始吧!”
没有什么花里胡哨的仪式,也没有什么剪彩之类的,茶叶作坊就这么开始了自己的第一锅炒茶制作。
在此之前,大唐的茶叶普遍都是蒸制而成,再捣碎,制作成茶饼。
别看这茶饼似乎很低级的样子,事实上这是大唐勋贵和文人士子才吃得起,差一点的人家,往往就只能吃点粗茶。
这里用的是吃,而不是喝,因为现在主流的吃茶方法,是真的让李宽很无语。
姜、蒜、枣、茱萸、盐……
这些都是煮茶的时候最普遍的添加物,刚开始的时候,让李宽喝的有点怀疑人生。
楚王府里面,在李宽的坚持之下,是什么东西都不加的,只是,蒸制的饼茶煮出来的茶水,远远没有后世的绿茶那种色香味俱全的模样了。
“王爷,这茶叶放在铁锅里面一炒,香味倒是很独特呢。”
楚王府的茶园,基本上都是王富贵负责购买的,如今茶叶作坊开始炒茶,他自然也是跟在李宽身边。
“那当然,没看我们现在使用的都是茶树上最嫩的几片叶子?一株茶树,顶多也就采摘一小把茶叶,自然是精华中的精华咯。”
“这样的话,我们虽然有那么多的茶园,可是也制作不了多少茶叶啊。王爷,这似乎有点浪费啊。”
作为一名商人,王富贵自然而然的从成本的角度去思考制茶作坊的事情。
“现在长安城里卖的茶叶,好茶和差茶,价格差的并不是很大。但是等我们的龙井香茶推出之后,这好茶和差茶,价格就是天壤之别了。
当然,这龙井香茶,走的是高端路线,为了让茶叶成为王府核心的一项产业,数量就必须上来,我们可以用差一点的嫩叶来炒制一些绿茶,然后再制作成饼茶,运输到各地销售。”
李宽第一次去到自家最大的茶园的时候,就很恶作剧的给这个茶园起了一个名字,叫做龙井茶园,自然而然的,现在的茶叶就叫做龙井香茶了。
唐人对“香”有着别样的追求,龙井香茶的“香”,一定能够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
“王爷,这茶叶虽然越来越受人喜欢,可是每年的销量其实比较有限,现在大半个长安城的茶园都在王爷手中,并且还在不断扩大种茶的面积,这茶叶炒制的多了,可能也卖不掉啊。”
王富贵觉得李宽太激进了,按照现在这个节奏,不用三年,长安城的茶叶产量就要翻两番。
而听说王爷还安排了人去杭州和泉州等地购买茶叶,扩大茶叶种植面积。
这都是哗哗的银子往外流啊。
“你放心,这茶叶现在也就关中和江南地区喝的多一些,可是本王认为,最需要茶叶的其实不是我们。”
李宽一边想着怎么从胡人手中把买羊毛挣到的钱财全部搞回来,一边考虑着是不是自己的草原攻略需要进一步的推进了。
自从去年匆匆忙的从西北回来,凉州那边的情况,自己关心的就有些不够了。
“啊?关中地区是茶叶销量最大的地区,我们不是最需要茶叶的,那谁才是呢?”
王富贵有点没有搞懂李宽话里的意思。
“你觉不觉得,饭后喝点茶,特别是油腻的肉食吃多了的时候,喝杯茶会舒服很多呢?”
李宽没有直接回答王富贵的话,而是反问了一句。
“着实如此呢!”
王富贵稍微回想了一下,就觉得李宽说的是事实。
“那你觉得什么人吃肉食吃的最多?你可千万别告诉本王是大明宫中或者长安城的勋贵家中。”
“王爷的意思是……”
李宽这么一提示,王富贵立马就想到了什么。
“登州府?”
李宽脸色一黑,登你妹!
感情王富贵以为登州百姓天天吃鱼,那就是全天下吃肉食最多的地方了啊?
第277章
龙井香茶
哗哗哗!”
“哗哗哗!”
楚王府制茶作坊里面,来方挥舞着扫帚,不断的炒制茶叶,第一锅炒茶,眼看着就要出锅了。
王富贵做生意是很精明,但是大格局却是稍微差了一点,也难怪投奔李宽之前,他一直没有办法成为长安城顶级的商人。
李宽本来还想和他好好吹嘘一番自己是怎么考虑在草原上推广茶叶的,结果在“登州府”三个字从王富贵口里出来的瞬间,李宽就没有了和王富贵交流茶叶推广的想法了。
盐铁茶,这可是封建王朝对付草原民族非常重要的三个法宝。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5/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