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2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1/2214


“武姑娘可有字号?”
“尚不曾有!”
武照虽然不是很清楚李宽为何会这样问,不过还是如实的回答了。
“你要是不介意的话,本王倒是想到了一个。”
李宽每次想到武照这个名字,都觉得有点不适应,借着今天这个机会,终于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了。
“王爷厚爱,武照感激涕尽,又怎会介意呢。”
武照微微一笑,让李宽不由得心神晃动了一下。
“媚娘!武媚娘!你觉得这个字号如何?”
“媚娘?多谢王爷,媚娘很喜欢!”
武照迅速的接受了李宽的提议。
按理来说,一般是德高望重的长辈才会给人起字号,但是李宽作为楚王,给武照起一个字号,也算合适。
“这茶道之事,本王看你比一般人要领会的深入很多,你不妨把你的想法写出来,到时候本王让印刷作坊印出来出版。”
“啊?出书吗?会不会太过于冒失了?”
武媚娘虽然心中欢喜,但是想到自己才十三岁,要是写一本茶道的书,似乎说服力很低啊。
“不用担心,大不了到时候本王跟着你一起署名就行了!再找几个朝中大臣写个序章,自然就没什么人敢说冒失了。”
这个对于普通人来说,似乎是很有难度的事情,李宽却是举手之劳。
朝中的大臣,虽然看不惯李宽的还有不少,但是经过最近几年的表现,李宽其实也征服了很多人的观念,在心中对李宽佩服不已的人也不在少数。
“那媚娘就谢过王爷的抬爱了,这书我会尽快的整理出来。”
……
宣政殿中,李忠又一次给李世民汇报着李宽的消息。
“那龙井香茶,真的如此畅销?”
李世民忍不住看了一眼桌边刚刚泡好的茶,觉得有点不可思议。
“千真万确,珍宝阁把龙井香茶分成了梅兰竹菊四个等级,卖的越贵的,反倒是卖的越好,像是梅字号的,大多数时间都是处于缺货状态!”
“这梅字号的龙井香茶,珍品阁里怎么卖?”
李世民不由得有点好奇,莫非是因为龙井香茶整体售价都不高,所以卖的这么好?
要是自己没有记错的话,之前宽儿好像跟自己提过薄利多销的说法的。
“一百贯钱一两!”
“多少?”
“一百贯一两!”
李世民目瞪口呆,忍不住再看了一眼桌上的香茶。
这一杯茶,莫非就要一贯钱?
居然还供不应求,朕的大唐,啥时候这么富裕了?
“这简直就是抢钱啊,朕要是没有记错的话,以前的茶饼,哪怕是质量上乘的,也不过是几贯钱一斤,现在居然直接论两卖!”
“是啊,现在长安城里的一些说书人,还把楚王殿下说成是陶朱公转世,有点石成金的本事呢。”
“同样是茶叶,他过了一手之后,就变得价值暴涨。以前那蜂窝煤和羊毛也是差不多,宽儿挣钱的本事,朕都不得不服气啊。”
……
李宽又被弹劾了!
杨本满接连上了三道弹劾的奏折。
奢靡成风,带坏了长安城风气,与大唐推崇节俭的风气不符合……
总之都是一些似是而非,子虚乌有的事情,要说杨本满张口说胡话,那倒也是不是。
只是,奏折里面各种偷换概念,举着大义的名义说三道四,李世民直接就留中不发。
“阿郎,老家运来的茶饼已经全部到了,总共有五千多斤,平均收购的价格在一贯五百文钱左右,比往年贵了两成。”
杨东低着头,站在杨本满身边,不敢大声说话。
“现在这种茶饼,是不是一贯钱一斤都卖不出去?”
杨本满有气无力的问了一句。
五千多斤,一下子就花掉了八千多贯,如今还没有开始卖,就掉价了一半。
心痛到想哭啊。
“是的,这种档次的茶饼,本来就不是为普通人家准备的。现在从大明宫到尚书高官安城有点身份地位的人都以喝龙井香茶为荣,茶饼的销量急剧下跌。”
“哎,看看有没有人要,价格低点就低点吧,赶紧把这批茶饼卖了,继续等下去,这价格很可能还会再跌。”
杨本满有点生无可恋的样子,但是脑子倒是还算清醒。
及时止损,这是很多人都做不到的啊。
第284章
要致富,先修路
凉州城外,阳光明媚,鸟语花香,各种野花争芳斗艳。
站在城墙上,向远方望去,一片绿色,到处都是小草,让人心旷神怡。
一些附近部落的牧民,买不起城内的房子,就在城墙四周扎起了帐篷,让这座西北军镇变得更加繁华。
城南不远处,几座高炉矗立在草原上,四周是一片新建的作坊,里里外外,有着不少人在那里忙碌着。
突然,远处来了一队人马,上百骑在马上的人员,驱赶着一群表情麻木的胡人往作坊处移动。
“队正,这附近一带可以捕奴的部落越来越少了,特别是吐谷浑方向,都已经快要成为无人区了。”
这群人,正是达飞率领的捕奴队,很明显是刚从草原上回来,带着战利品送向西北贸易的作坊。
凉州城中的人们,刚开始还不习惯捕奴队的存在,觉得这些人干的事情实在是野蛮无道。
但是捕奴队的成员,进了凉州城之后,全部都规规矩矩,不要说恃强凌弱,就是说话声音也不敢太过大声,很快凉州城人就习惯了他们的存在。
当然,这些嗜血的队员能够这么守规矩,既有达飞这个队正的严令,也有当初李宽立下的规矩的原因。
捕奴队的成员,敢在凉州城内闹事,轻则驱逐出队,重的直接就把你送给秃鹫当晚餐了。
左右不过是一帮各部落的不安生分子,马周对处理起这些人来,一点也不手软。
再加上达飞父子两人身上都有浓重的西北贸易的痕迹,导致他们必然会严格约束捕奴队的行径。
“吐谷浑是没什么搞头了,去年被王爷的前锋营扫荡了一圈之后,就算是废了。不过,马长史让我们多去一去西突厥的领地,看来是大唐迟早要拿西突厥开刀了。”
达飞跟一般的胡人不一样,脑子非常的灵光,对于一些风吹草动,很有自己的看法。
其实,西突厥掌控西域,关系着丝绸之路的稳定与畅通,不管是谁当大唐的皇帝,都是不希望有这么一个强国控制着自己的外贸命脉的。
哪怕是没有李宽的推动,大唐也是迟早和西突厥会有一战。
“西突厥倒是比吐谷浑难啃多了,不过我们只要找落单的下手,倒也不怕他们。”
“嗯,听说投降的那些吐谷浑人,也被西北贸易组织起来成立一支新的捕奴队,这些人和我们有着血海深仇,如果我们不按照西北贸易的意思行事,指不定哪天他们就把我们取代了。”
李宽不敢真正相信胡人,所以达飞的捕奴队,队员的数量被严格的限定在一千五百人以内,一个也不能超。
但是,说实在的,单靠这一千多号人,要满足凉州城乃至大唐的捕奴需求,那是远远不够的。
扶持一个新的力量出来,就成为必然的选择。
平衡,不管在哪里,都是需要的。
……
楚王府中,李宽收到了一封马周从凉州送来的书信之后,就难得的主动进宫求见李世民。
“怎么,你这一向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的,今天是碰上什么难事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1/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