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30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6/2214


“遗爱,你看这东西是不是楚王府煮羊肉的时候喜欢添加的肉蔻?”
就在大家都把视线转移到树上的伙计那边的时候,尉迟环俯身从地上捡起来几个果实。
“咦?还真有点像。”
房遗爱眼睛一亮,从尉迟环手中拿起果实,直接放在嘴里咬了一口。
还是原来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
“尉迟大哥,就是肉蔻无疑了。”
这个时候,树上的“猴子”也已经采摘了几个果实下来,房遗爱再次尝了一口,觉得再无疑问。
“好!晚上吃饭的时候,把这些肉蔻放点到鱼肉里面,看看去腥效果怎么样。要是好的话,哪怕不是我们之前吃过的肉蔻,也可以把它采摘回去。”
胡椒、肉蔻,尉迟环对这座岛屿越来越有兴趣了。
有了好的开头,一行人继续探索之旅。
很快的,香叶、桂皮,都相继的被找到了。
虽然不知道整座岛屿上到底这些香料树还有多少,但是就今天的发现,大家已经非常满意了。
“天色开始变暗了,我们先回到海边,好好商量一下,看看怎么采摘这些香料。”
尉迟环觉得这座岛屿,完全可以作为东海渔业在南洋的金库,源源不断的带来财富。
刚开始简单粗暴的砍伐树木,采摘胡椒的做法就不可取了。
那样虽然节省了一些时间,可是明年再来的时候,就没有那么多胡椒可以采摘了。
长此以往,不用几年,这个岛屿就得变成一座没有价值的荒岛了。
这可不是尉迟环希望看到的结果。
……
就在尉迟环等人兴高采烈的享受着晚餐的时候,长安城里,房玄龄和戴胄等人却是面露愁容的站在李世民面前。
“陛下,大唐如今越来越繁盛,对铜钱的需求也就更加的多。很多商人在交易的时候,哪怕是发现对方给的铜钱不是朝廷制式的开元通宝,也会接受,因为一转身,他们也能正常用出去。”
最近,李世民听到百骑司汇报说市面上居然有私铸的铜钱流通,非常愤怒。
在他看来,这些铜钱的流通,简直就是藐视朝廷,藐视自己的行为。
所以,他立马就召集了房玄龄、温彦博和戴胄等几位重臣商讨。
“玄龄,你怎么看?”
戴胄说的道理,李世民自然是理解的,但是很难接受啊。
凭什么这些劣质的铜钱也能跟精美的开元通宝一样流通?
敢私下铸造铜钱的,除了世家大族,还能有谁?
李世民觉得,自己无论如何都得想办法把这个窟窿给堵住了,要不然自己打压世家的愿望就更加难实现了。
第339章
陛下,不如再问问楚王殿下吧
宣政殿中,旁边的锅炉已经开始提供暖水,整个殿里面暖洋洋的。
这让本来就有点不知道怎么办的温彦博和房玄龄,都开始额头出汗。
“陛下,早在西汉的时候,贾谊就说过‘奸钱日繁,正钱日亡’的话。要解决这个问题,无非就两个办法。一是堵,严查私铸铜钱的行为,施以酷刑;另外就是加大开元通宝的铸造,让市面上有足够的官钱流通。”
房玄龄虽然被称为千古一相,但是面对这种金融困局,一时之间也提不出什么新鲜的意见出来。
古代的士人,本来就不是很重视商业,对于商业理论的研究就更加的匮乏了。
哪怕是有些商人精通此道,也没有机会得到朝廷的重视。
“这劣质铜钱,一枚用铜的数量只有开元通宝的六成,可谓是暴利无比。单靠禁,恐怕是很难完全禁得了的。”
戴胄这话虽然不中听,却是事实。
“堵不如疏,要是能够有足够的官钱流通就好了。可是,哪来的那么多铜呢?”
温彦博的话说完,宣政殿之中又再次陷入了沉寂之中。
都说中华地大物博,地大也许还是真的,但是物博的话,还真是不好说。
就拿金银铜来说,大唐境内,就没有哪个矿藏的产量是特别巨大的。
要不然,绢帛之类的实物也不会一直作为交易载体而长期存在。
其实,铜钱慌在几年前就已经有点严重了,只是大家都没有找到解决办法,只能一直拖着。
可是对于商业的发展来说,没有妥当合适的交易货币,带来的不便实在是太大了。
这就给了劣质铜钱生存的土壤。
“陛下,不如还是问问楚王殿下吧?”
戴胄看到大家都不说话了,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这些年,户部是最能感受到李宽带来的各种变化的。
要论长安城里谁最能挣钱,李宽敢说第二,还真没有人敢说第一。
各种层出不穷的花样,让天下的钱财都源源不断的往楚王府而去。
这简直就是财神爷转世,当世范蠡啊。
“陛下,铜钱慌,楚王府应该是感受最深的,楚王殿下说不准还真有一些意想不到的见解。”
房玄龄对李宽也是很有信心,见戴胄这么说了,立马表示赞同。
李世民坐在那里,有点无语,又有点欣慰。
“兰和,还不快去把宽儿召进宫!”
宣政殿中各个大佬一番谈话,在家含饴弄女的李宽就冒着冷风出了王府。
“见过陛下,各位国公。”
李宽来到宣政殿的时候,发现几位大佬都在等自己的样子,也是心头一惊。
自己只是一个闲散王爷啊,别朝中出了什么大事都找自己啊。
一次可以搞定,二次可能自己也搞定了,但是总有自己搞不定的时候吧?
这种做好了没有功劳,做坏了要受到惩罚……
实在是没有在家陪着小情人来的有意思呢。
“戴爱卿,你把情况简单的再跟宽儿说一下吧。”
李世民刚才跟大家在谈论一些其他问题,看到李宽来了之后,话题立马回到了钱荒和私铸铜钱上面。
戴胄简单的介绍了一下朝廷现在面临的局面,特别是作为户部,现在的困境,然后就盯着李宽,看看他有什么说法了。
“陛下,只要市面上出现劣质铜钱,那么开元通宝越来越紧缺,劣质铜钱越来越多,就是一个必然的现象。”
李宽一听就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
似乎,每个强大的王朝,都会碰到铜钱不够的情况,哪像是后世,纸币不够了,印钞机开起来就行了。
“嗯?为什么说是必然的现象呢?”
李宽一上来就说目前的局面是必然的,让李世民有点不高兴。
“很简单,当人们发现市面上有劣质铜钱流通,那么他收到这种铜钱之后,就会优先使用;至于优质的开元通宝,他们就会把它储存起来,能不用就尽量不用,微臣把这个现象叫做劣币驱逐良币。”
“劣币驱逐良币?”
李世民沉思了片刻:“你这个形容倒是挺贴切的。那有什么办法改变这种情况吗?”
“没有办法!”
李宽的话音刚落地,就感受到自己一下子受到了一道道犀利的眼神洗礼。
看来,这些大佬对自己的期待有点高啊。
“虽然没有办法解决劣币驱逐良币的问题,但是微臣有办法解决现在铜钱不够的问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6/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