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30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9/2214


虽然明知道这是属于小孩子无意识的喜好,李宽倒也很是乐意跟程静雯扯一扯。
“不过这个金币制作的还真是精美,就是我也忍不住想要拿在手中把玩呢。”
程静雯一边说着,一边拿起了一枚金币。
这金币,正面是大唐皇家钱庄六个大字环绕,中间刻着一圆的字样,下方是贞观十一年的一行小字。
至于背面,只有简单的一个大字——唐。
本来李宽是想把李世民的头像搞上去的,但是要搞得清晰,无形中增加了模子雕刻的难度。
这还不是最关键的,麻烦的是这个年代,帝王在百姓面前是神圣而神秘的,把李世民的头像刻到金币上面,每天在商人百姓手中过来过去……
李宽刚刚提出这个想法,就被周围所有的人一致劝谏下来了。
最终,李宽也歇了这个心思了。
还好,本想着拍一拍李世民马屁,差点拍到马腿上了。
“其实我也有点发愁。这金币太过精美了,有些人拿到手中就不愿意流通了,当做传家宝一样的留着。但是,要是太过粗糙,大家又很难接受。”
李宽可是深知这个年头的人们是有着狂热的存蓄欲望的。
后面那些金银流通的王朝,很多土财主,都喜欢把金银存在瓦缸里面,找个地方挖个洞,存放进去。
货币要是不流通,那就失去了货币的属性了。
“其实,王爷有没有想过,让这些金币的含金量再适当降低一点,这样的话,大家存起来不用的念头就会小很多。”
李宽诧异的看了一眼程静雯。
这个道理,她居然也懂?
要是武媚娘这么说,他一点都不觉得奇怪。
看来,还真是不能把她当做傻白甜看待呢。
“嗯,这是一个办法,但是也需要考虑到私铸金币的情况。要是含金量低了,私铸的利润就会变得很高,这会刺激人铤而走险。”
一个金币换十个银币,一个银币换一贯铜钱。
同样是一个金币,如果含金量下降了,就意味着用更少的黄金就能换到更多的铜钱,其中的利益就变得很大。
只要利益足够,什么法律,什么惩罚,都是不管用的。
要不然,人家怎么会说,想知道什么行当最挣钱,翻开刑法查一查就知道了。
……
就在李宽悠然自得在家里陪着女儿的时候,遥远的中东地区,却是发生了一场意义重大的战役。
新兴的阿拉伯帝国军队占领了古老的波斯帝国首都泰西封。
这几年,行走在南洋,甚至是广州和泉州的阿拉伯商人越来越多,甚至连长安城都不时的能够见到他们的影子。
而波斯帝国的商人虽然也还是南洋地区最常见的海商,可是没有了强大国家作为依靠,可想而知,他们的前途将变得迷茫。
这个看似跟大唐没有什么关系的事情,慢慢的却是会带来各种影响。
而作为最先走出大陆的东海渔业,更是会在第一时间感受到这种变化。
南洋的局势,必然变得越来越复杂。
尉迟环一行人在回程的时候,其实就已经感受到了这种微妙的变化。
虽然他们还不知道阿拉伯帝国已经把波斯帝国的首都给攻占了,迫使对方龟缩一隅,为最终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但是,一路上几次靠近港口补充淡水和食物,都能感受到阿拉伯商人的数量比来的时候变多了。
当然,就以尉迟环和房遗爱的脑袋,自然不会去想那么多。
反正,在他们看来,东海渔业足迹所到之处,肉都只能自己吃,别人顶多喝点汤。
有谁不服,那就飞剪船上的床弩就可以发挥作用了。
……
在长安城的西市之中,今年年初就新成立了一家香料铺子,掌柜的就是一名来自阿拉伯的海商阿卜杜勒。
作为最早进入大唐的一批海商,阿卜杜勒在广州和泉州都有自己的铺子,去年,阿卜杜勒作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那就是去到大唐最繁华的长安城,开一间新的香料铺子。
阿卜杜勒有着自己固定合作的伙伴,每年都有源源不断的香料从南洋运输到大唐。
不客气的说,在泉州和广州,他是当地最大的香料供应商,一举一动都能够影响当地的香料价格。
甚至杭州和明州等地的海商之中,有不少人都是从阿卜杜勒的铺子里进货的。
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
这是阿卜杜勒的经商哲学。
从去年开始筹划,到今年初开业,阿卜杜勒的这家铺子,开业当天就成为西市最大的香料铺子,销量占据了四成以上。
要是一般的商人,对于这个成绩肯定就满意万分了。
但是阿卜杜勒觉得还不够,整个贞观十一年,他都动作不断,很是搞破产了好几家胡商。
西市卖香料的,本来就是以胡商为主,唐人的影响很弱。
这么一来,阿卜杜勒立马就成为占据西市香料销量六成以上的大户了。
垄断的目的是什么?
当然是涨价了。
短短的一个月时间,西市香料的价格迎来了三连涨,一举把前几个月的降幅给抹平了。
第341章
没有人接受金币银币,怎么办?
魏王李泰最近的日子过得很潇洒。作为李世民的第四子,更重要的他是嫡次子,自小他就展露出了不凡的才华,不仅文学造诣远超常人,就是书法和绘画水平也是不同凡响。
这几年,长安城中,很多勋贵都能感受到魏王的影响力在上升,太子李承乾的风评却是在下降。
甚至坊间还有人暗传,陛下是不是有重立太子的想法?
“王爷,西市那个阿卜杜勒,今早又送来了一担胡椒,说是南洋最新到货的新鲜货呢。”
魏王府长史杜楚客深的李泰信赖,很多拉拢人心的事情,都是由他出面的。
同样的,像是这些商人依附过来,送的各种孝敬,也都是他出面搞定。
“哦?这阿卜杜勒出手这么大方?胡椒都是一担一担送的?”
李泰虽然没有见过阿卜杜勒,但是作为楚王府今年价值最大的孝敬商人,李泰还是有印象的。
“嘿嘿,王爷,这阿卜杜勒最近几个月,使出了不少手段,逼得好几家胡商家破人亡。要不是属下出面指点,他那香料铺子哪能有今日的局面呢?”
杜楚客虽然收了阿卜杜勒不少的好处,但是打心眼里,还是瞧不起这个胡人。
也正因为阿卜杜勒要对付的那几个商家都是胡商,他才愿意帮忙。
要不然,真的要为一个胡商去搞好几家唐人的铺子,哪怕是杜楚客自己能够接受,也很容易引起风波。
胡人毕竟是胡人。
胡人之间狗咬狗,没有太多唐人会在意。
但是,要是咬错了对象,嘿嘿,分分钟有人教他们怎么做人。
阿卜杜勒应该也算是有自知之明,一到长安城,第一件事就想着看看能不能抱上哪个大唐勋贵的大腿。
“左右不过是一帮胡人自己在那里斗,不用管那么多。看在这阿卜杜勒出手豪爽的份上,只要不是太过分的事情,你可以看着出面帮帮忙。”
李泰这个时候正是需要用钱的时候。
为了让自己在争储之路上更有胜算,李泰这两年是频频出手拉拢朝臣。
虽然像是房玄龄、温彦博之类的大臣,他是暂时拉拢不动的。
但是一些二代勋贵,特别是家中不是嫡长子的,却是有不少人聚拢在他身边,倒也很有些声势。
不过,这也是有代价的。
权利目前给不了,只能是在钱财方面动心思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9/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