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33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3/2214


也就是到了辫子朝之后,杀牛的事,政府才没怎么管了。
“全牛宴?”
听巢方这么一说,吴起觉得自己的口水又要流出来了。
“对啊,从凉州来的。现在水泥路不是通了吗,凉州四周又有大量的部落,养了不少的牛羊,点都德专门派了人手去凉州采办牛肉回来呢。”
巢方作为点都德的老主顾,知道的东西倒是不少。
“从凉州运输牛肉到长安?还真是一个不错的主意啊。”
“是啊。听说这也是楚王殿下带的头,现在长安城的好多勋贵都安排了商队去凉州和登州,为的就是这些美食。”
后世有钱人开个趴,生蚝必须是澳洲空运过来的,牛扒必须是几个小时前倭国刚杀的,鱼子酱是黑海的鲟鱼籽……
长安城的勋贵们,在李宽的带动下,也走上了一条不一样的追求美食之路。
第353章
多花钱是好事吗?
李宽又被弹劾了!
有些人一边在家里偷偷的享受着美食,一边两手一抹嘴,开始了弹劾。
“古有石崇与王恺争豪,石崇作锦步障五十里以敌之。石以椒为泥,王以赤石脂泥壁。今有楚王殿下骄奢淫逸,不远千里从登州运输海鲜,从凉州运输牛肉,如此竞奢斗富、铺张浪费之大令人瞠目……”
“臣闻长安城各大酒楼,都以登州的海鲜宴为傲,此风日盛之下,将危及我大唐根基。楚王殿下……”
“楚王殿下不思为国分忧,只知个人享受。为了吃上新鲜海鲜,居然派了马车一路制冰,从登州将新鲜的海鱼运输到长安……”
看着眼前各弹劾李宽的奏折,李世民脸色一阵红一阵白。
自己前几天跟妃子们还一起享用了李宽送进宫的新鲜海产呢。
“兰和,去把楚王召进宫,朕有事找他。”
李世民是一个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帝王,登基以来,一直都是励精图治、奋发图强,才有了大唐今日的贞观盛世之局面。
如今,这么多御史弹劾李宽,这不由得让李世民有点犹豫。
这一次,继续留中不发,是否合适呢?
按照李世民对李宽的了解,他虽然有些懒散,有些贪图享受。
但是要说他故意带坏长安城的风气,引导奢靡之风,李世民是不相信的。
这些奏折到底怎么处理,干脆听一听李宽自己怎么说吧。
……
李宽现在也算是宣政殿的常客了,对于李世民动不动就让兰和召自己进宫的行为,他已经习惯了。
“这些弹劾,人家可有冤枉你?”
看着李宽快速的看完好几本弹劾奏折之后,李世民面无表情的问道。
“没有,说的内容基本属实吧。”
李宽的回答出乎李世民的预料。
这个家伙,居然就这么承认了?
这不是他的风格啊?
李世民脸色变得有点难看了,说:“那你可有什么需要辩解的?骄奢淫逸,带坏风气,这可不是一个亲王应该做的事情。”
“不能说是辩解,只能是说微臣对这些事情的看法和他们有所不同。”
对于自己的这些行为可能带来的影响,李宽早就想到了。
但是他还是这么高调的继续做了,自然不是单纯的因为个人享受。
“哼,那你倒是说说,你是怎么个看法不一样?”
“陛下,御史们弹劾的事情无非就是两个,一个就是微臣带头安排人马从登州运输海鲜到长安,另外一个是将凉州的牛肉运输到长安。其实,对于御史们的弹劾,我有一个疑问。”
李宽在脑中梳理了一下逻辑,开始给李世民洗脑了。
“微臣的这些做法,有损害谁的利益吗?”
看到李世民没有要说话的样子,李宽只好继续一个人在那里解释。
“海鲜是登州渔民捕捞上来的,以前是没有办法贩卖到长安来的。现在多了一批长安的客户去采办海鲜,也就意味着登州府的渔民收入增加了;而派人去登州运输海鲜,需要专门的马车和人手,这就意味着马车作坊可以多卖更多马车,有更多的人员可以有活干。”
听李宽这么一说,李世民觉得有点晕。
为什么御史口中骄奢淫逸的事情,从李宽嘴里冒出来的时候,似乎就变成利国利民了?
“陛下,钱财只有让它流动起来,才能创造更多的财富。如果只是放在各家勋贵的库房里头,那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李宽的这个理论,在此时应该还是很少有人能够意识到的。
其实,在李宽看来,自己从登州和凉州运输海鲜、牛肉,其实是一种扩大内需的行为啊。
扩大内需的好处,后世不管是哪一个国家的政府,都是很清楚的。
这种行为都是受到支持的。
只是,在一些满嘴仁义道德的御史嘴里,这就变成了骄奢淫逸。
在他们看来,最好所有的人都跟圣人一样,按照他们希望的方式在生活。
然后他们在家里偷偷的娶着三妻四妾,过着舒服的小日子。
“钱财的流动可以创造更多财富?”
李世民隐隐感受到李宽的这个说法,似乎跟楚王府这几年的情况很吻合。
长安城的勋贵们,明明看到李宽每天都在各种各样的花钱,兴建各种作坊,但是偏偏楚王府挣的钱却是一年比一年多。
不仅没有把偌大的家业给败坏,反而隐隐成为长安城首富,乃至是大唐首富。
“没错。”李宽微笑着看着李世民,“大唐立国已经二十余年,不管是勋贵世家也好,普通百姓也好,积累的财富都比立国初期多了不少,而要让大唐变得更加繁华,就要更多的人愿意消费。”
“消费?”
听到李宽嘴里又冒出来一个新词语,李世民露出了一副求解答的表情。
“消费就是买东西的意思。就拿马车来举例,买马车的人多了,那么马车作坊的规模就要扩大,就要招募更多的人手,就要采办更多的木材和铁料;而更多的木材和铁料,又会刺激木材作坊和炼铁作坊扩大规模;炼铁作坊扩大规模,就需要更多的矿石等材料,需要更多的人手。这一系列的循环,影响下去之后,又会带动马车的销售,起到连锁反应,让大唐的百姓有更多的挣钱机会,让大唐变得更加繁荣昌盛。”
李宽没法跟李世民说太过复杂的经济规律。
因为说了李世民也不一定听得懂。
再说了,李宽也不懂那么深的理论。
李世民虽然是个明君,但是也不是万能的。
特别是李宽说的这种超越时代的经济理论,要接受起来,一时还是有难度。
但是,从李宽的话里面,他也找不到明显的问题点。
听上去似乎很有道理的样子,为何偏偏觉得和以往的理解差距那么大呢。
宣政殿中一时陷入了沉默。
“陛下,所谓骄奢淫逸,如果是浪费公家的银钱,或者是通过贪污受贿等不正手段获得的银钱,那自然会起到一个很坏的作用,需要严厉查处。但是如果大家是花的自家的银钱,朝廷不但不应该禁止,反而可以适当鼓励。哪怕是做不到鼓励,至少也可以先旁观一会。”
看来李世民是不可能立马接受自己的理论,李宽便退了一步。
“行吧,那就先留中不发,看看情况再说!”
李世民长呼了口气,觉得脑子有点晕。
……
长安城四季分明。不知不觉当中,秋老虎已经不知踪影。
一阵秋风吹过,楚王府别院门前大街两旁的银杏树上,黄叶纷纷飘落在地上。
让整座街道都漫步在一片金黄之中,带着秋天独有的一种魅力。
往日相对寂静的楚王府别院门口,今天却是门庭若市。
就在周岁来临之际,李宽的嫡长女李馨宁被李世民册封为永平县主,取永远平安之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3/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