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37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5/2214


如今李宽把它提前了差不多一千年,这个影响绝对是很难估量的。
要知道,宋朝的时候,不大精确的黑火药配方,也给宋军保家卫国增加了无穷助力,就不用说现在还是唐初了。
【00ks】“这硝石也好,硫磺也好,亦或是碳粉,都研磨的还不够细。接下来,为师会专门安排人去将这些材料研磨好,到时候你再重新试验一下。记住,每次试验的药量一定不能多,否则会出事的。”
李宽已经在实验室里面宅了好几天了,剩下的收尾工作就交给刘元了。
至于大规模的制作火药……
他又没准备造反,干这事干嘛呢?
配方已经准备好了,到时候真有战事的时候,自己再让李世民见识一下黑火药的威力,然后制作成火箭或者手榴弹之类的东西,配备给出征的将士,一定够对方吃一壶。
要是配合着热气球营一起使用,想一想那场景,李宽都为对方感到悲哀。
……
渭水河边的水田,是关中地区最肥沃的。
楚王府拥有的这些田地,就都在渭水旁边。
今天下完早朝,贺勤劳跟杨本满就坐着马车出了长安城,穿着便服来到了田地旁边。
“贺兄,这段时间,长安城里的各种传言,你也听了不少。今天我硬要拉你跟我一起来,也就是要让你看清楚我的为人,我跟楚王殿下过不去,不是因为我对他有成见,实在是他干的事情有伤我大唐百姓的利益啊。”
杨本满早就打听清楚了,这些水田已经插秧了五六天了,但是还没有一尾鱼苗放入。
这完全可以说明,李宽要求农夫挖掘鱼沟和鱼坑的做法是浪费了田地,给农夫凭空带来了没有必要的损失,又浪费了挖掘鱼沟的时间。
所以杨本满准备好好的了解清楚情况,这次弹劾李宽,一定要收到点成效才行。
“杨兄,我们御史台有风闻奏事之权,为民请命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只是楚王殿下做事,一向是算无遗策,我不觉得他会犯这种低级的错误啊。”
贺勤劳对李宽没有特别的喜欢,也没有特别的讨厌。
但是,作为殿中侍御史,他还是很爱惜羽毛的,不想跟杨本满一样的粘上一个“妖言惑众杨本满号”的玩意。
所以,这几年,他基本上是很少弹劾李宽。
更多的时候,他都把精力放在了京中五品以下的官员身上。
“哼!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他楚王殿下虽然聪明绝顶,但是也不可能凭空变出千千万万只鱼苗来啊。”
杨本满这次也是做了充分准备的,早些时日就专门询问了好几个鱼贩子,了解了长安城乃至整个关中道的养鱼情况。
不客气的说,哪怕是把关中道所有鱼贩子手中的鱼都送到楚王府,也不够上万亩的水田养殖。
在杨本满看来,李宽虽然只让三成的水田挖了鱼沟和鱼坑,看起来似乎已经了风险,但是三成也已经是个天文数字了。
哪怕只有一成,也根本就不可能有那么多鱼苗出来。
“那里有个农夫挑着一担木桶过来了,我们过去问问情况吧。”
贺勤劳也不想跟杨本满争吵,觉得来都来了,那就去了解一下情况吧。
“这位农家,你是来挑水的吗?”
贺勤劳脸上露出一副和蔼的笑容,朝着不远处的农夫喊道。
石养看着前方两个衣着不凡的人员站在那里,愣了愣。
不过,怎么感觉他们问的问题好傻啊?
这水田旁边明明有沟渠引水,根本不用挑水浇灌,为何人家还问自己是不是来挑水的?
“不是的!”
作为楚王府的佃户,石养这段时间都见到过好几次王富贵和王玄策,对于一般的官员商人,已经没有那么多的恐惧心了。
给楚王府干活,有一点让人很安心。
那就是出了什么事情,楚王府都会帮忙顶着。
只要不是你自己违反乱纪,这些佃户根本就不怕有谁敢随意欺负自己。
附近的胥吏也都知道这些楚王府的佃户不好惹,不会轻易的找他们的麻烦。
“在田地里挑着水桶,不是来浇水,那是干什么?”
对于眼前这位农夫的回答,贺勤劳觉得有点意外。
“贺兄,这水田里面这么多水,不远处就是渭水,哪里需要去挑水啊?”
杨本满比贺勤劳更加接地气,毕竟他家就有大片茶园。
虽然茶园跟种植水稻的水田不同,但是终究都是农业。
贺勤劳脸色微红,不过很快的他就调整好了自己的心情,继续问道:“那你挑着两个木桶干什么呀?”
“放鱼苗啊!”
石养觉得眼前的两位贵人似乎有点怪怪的,跟楚王府的贵人们一点都不像。
“放鱼苗?”
贺勤劳和杨本满对视了一眼,露出了惊讶之色。
看到石养已经半蹲着把肩膀上挑着的木桶放在了田垄边上,他们连忙快步走了过去,探头去看木桶里面的情况。
原本他们以为木桶里面顶多就是只有少量大小不一的鱼苗,可是映入眼帘的画面却是让他们大吃一惊。
密密麻麻的手指大的鱼苗,布满了水桶。
只见这些小鱼争先恐后的将嘴巴探出水面,呼吸着外面的空气。
木桶就那么点大,可是看着鱼苗的数量,一只木桶里面只要有上百只,难怪这些小鱼都在水下面待不住了,要冲到水面呼吸空气。
“这位农家,这些鱼苗,可是你从池塘里面捞取的?”
沉默了一会之后,杨本满先出声了。
“不是啊,主家给我们分的。每亩地可以分到大约一千条鱼苗,我这已经是今天去挑的第三担了呢。”
石养不是很清楚这两贵人为什么会对这些问题感兴趣。
不过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他还是回答了他们的问题。
反正这也不是什么秘密,王管事也没有说不能跟人说。
再说了,这么多佃户都从楚王府别院里面往外挑鱼苗,根本就没有办法保密。
也没有保密的必要啊。
“主家分给你的?”贺勤劳再次确认,“是楚王府吗?”
“对啊,这一片地都是楚王殿下的,这些鱼苗,当然是楚王府分给我们的了。”
杨本满:“可是这么大一片地,需要的鱼苗数量应该非常多吧。楚王府哪来的那么多鱼苗呢?”
石养:“这我就不知道了,反正王管事派人来通知我们去挑鱼,我们就去了。”
贺勤劳:“今天去的人多吗?大家都挑到了鱼苗吗?”
“多啊,鱼苗要多少有多少,大家都挑到了。”石养说完,提起其中一个木桶,将里面的水和鱼苗一起,缓缓的倒入了水田之中。
留下杨本满和贺勤劳面面相觑的看着对方。
大家都认为不可能的事情,居然又让楚王殿下给做到了。
这……
这事也太诡异了吧?
第376章
跨越时代的经典
在观狮山书院大门口附近,一片原本的荒地,在短短的两个月内疚矗立起了规模宏大的建筑。
经过几年的磨练,南山建工的水平是越来越高了。
对于这种钢筋混泥土的建筑,一旦地基平整好了之后,施工的进展就很快了。
“王爷,这座歌剧院最多可以容纳三千人同时观看演出,绝对是长安城最大的一座单体建筑了。”
许敬宗陪着李宽在刚刚完工的歌剧院里面转了一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5/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