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4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4/2214


“媚娘,王爷可就托付给你了。”
程静雯牵着武媚娘的手,在码头上说着悄悄话。
“王妃娘娘,你放心,有我跟晴儿在,一定把王爷照顾的妥妥的。”
武媚娘心中很是欢喜,不过,此时此刻却得摆出一副离别的愁绪出来。
好在武媚娘的阿娘和妹妹武郭也在旁边,倒是真的能够让她感受得一丝离别的伤感。
“师父,要不让弟子也跟着一起去吧,也好孝敬一下师父。”
刘元跟狄仁杰站在一旁,眼看着李宽即将上船,忍不住再次出言建议。
“不用,你们在京把小玉米照顾好就行了,可别让人欺负她了。”
小丫头已经两岁多了,不甘于整体在楚王府内转悠。
特别是李宽带她出门了几次之后,现在是每天都要出门去溜达溜达才行。
不管是去渭水河畔,还是去观狮山书院,亦或是去西市转转,哪里都行,反正不能宅在家里。
“师父,你放心,长安城中,谁也别想欺负小师妹。”
狄仁杰拍着自己的小胸脯,说的似乎自己身手了得一样。
其实,他只不过是粗通刀剑之术,本质上还是个文人。
“阿耶,我也想跟你去下江南。”
秦怀道抱着小玉米也来到了李宽身边。
作为小玉米的护卫,秦怀道还是非常合格的。
这段时间,小玉米没少出府,他都跟着身边,已经帮忙摆平了好几次事情了。
当然,大部分都不是什么大事,只不过小丫头自己在那里调皮捣蛋。
“你现在太小了,等你长大了,阿耶就带你下江南。”
虽然舍不得小玉米,不过李宽也没想想着要带着她一起出发。
这一次巡视,虽然苏常地区是相对富足安定,但是沿着长江而上,就变得越来越原始,越来越不发达。
哪怕是后世六省通衢之地的鄂州,如今也是属于很不发达的地区。
这一次,朝廷虽然是主要在山南道和江南道推广南洋水稻,但是任命李宽为黜陟使的旨意里头,并没有明确说李宽只可以去这两个道。
换句话说,但凡是有水稻种植的地方,李宽都可以去。
这种到处乱窜的日子,实在是不适合带着一个两岁小孩。
“阿耶,那你记得回来的时候要给我带礼物哦。”
小玉米倒也没有哭着闹着要跟李宽走,主要是程静雯这个当娘的还在她身边。
别看平时小家伙跟李宽很亲,但是,关键时刻,小玉米还是最粘程静雯。
一帮人在码头上磨叽磨叽了大半天,眼看着太阳都当空照了,大家总算是都上了船。
伴随着船帆慢慢的升起,船队缓缓的离开了码头。
【叮咚!】
李宽的情绪还没有完全恢复,却是被突如其来的一个提示音给转移了注意力。
【触发新任务,我是神探!】
李宽:???
我不是神探啊。
“系统,这个任务是什么意思?”
【每破一个案子,会有额外的积分奖励,破案超过百个,将开启额外的兑换界面。】
“额外的兑换界面?”李宽眼前一亮,“是说可以兑换更多的物品了吗?”
现在的系统,可以兑换的东西实在是有点少,大部分都是属于一些原材料性质的物资,成品的种类很少,迄今为止,也就是望远镜、手弩等有限的几种成品,是拿得出手的。
不过,这些东西都已经在作坊里可以生产了,兑换的意义已经不大。
【没错,新的兑换界面,将会有更多的东西可以兑换。】
“有土豆吗?”
【没有!】
“有玉米吗?”
【没有!】
“有番薯吗?”
【没有,都没有!凡是有生命的动物和植物,永远都没有!】
李宽的激动心情,立马就少了三分。
只要能够兑换几种高产农作物,哪怕是这个系统立马消失了,也是值得的啊。
可惜,这个破系统,一点都不给力。
“那有什么?”
【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李宽:……
原本以为系统在自己离京的时候,发了个大福利,现在看来,似乎有点水啊。
这就像是后世的年终大会,原本以为老板哪怕是不会拿几辆车子出来抽奖,也会拿几部电脑、手机出来,结果……
抽中的是“免裁券”、“迟到免处罚三次”之类的。
这就像是要抽五百万的大奖,结果公司给你抽的是福利彩票一样。
浪费感情啊。
“王爷,已经看不清码头上的人影了,要不我们进船舱休息一会吧。”
武媚娘看李宽站在甲板上发呆,以为他是还在想念送别的人们呢。
“媚娘,怎样才能成为一个神探呢?”
武媚娘:???
“王爷,破案的话,各县有县令和县尉,州府有刺史,朝廷有刑部,王爷怎么突然会想要成为一名神探呢?”
武媚娘虽然习惯了李宽的跳跃思维,但是还是不明白怎么突然之间,他居然问出这么一个问题。
前后之间,一点症状都没有啊。
“陛下任命本王为黜陟使,它的职责就是掌察所部善恶,举大纲;巡省天下诸州,有巡察、安抚、存抚之名。换句话说,本王可以对地方官吏的吏治进行监督,看看他们是否一心为民,这查看各地案件的办理情况,不正是最有效的一个办法吗?”
李宽倒是很容易就给自己找了一个无懈可击的理由。
“不管是什么案件,都是有缘由,有动机的,只要多加推测,多方求证,总是能够找到证据的,王爷,到时候我们去旁听几次各县县令是如何审案子的,自然就心中有数了。”
武媚娘虽然也没有办过案子,但是有些道理,却是能够想明白。
事实上,她说的这话倒也没有错。
这个年代的案子,特别是各个州县里面的案件,基本上是属于有迹可循。
像是后世那种流串作案,心血来潮的情况比较少见。
而在人口流动比较少的县里,这个特征就更明显了。
当然,有的时候,罪犯也抓住了这个特点,犯罪之后故意栽赃陷害,而当地县令为了急于破案,可能就会把嫌疑人屈打成招了。
“说的也是,等到了扬州,我们进城去瞧一瞧。”
大唐的扬州,跟后世的扬州,地理位置上基本上是一致的。
不过,它并不是属于江南道,而是淮南道治下。
当然,这也没有关系,李宽这个黜陟使,就是相当于钦差大臣,哪里的事情都能管上一些。
此次推广新式水稻,长三角地区是最主要的推广地之一,扬州、苏州、杭州这些地方,都是属于李宽重点巡查之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4/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