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4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6/2214


有说是利州的,也有说是长安的,还有说是洛阳的,各种各样的说法都有。
李宽还真没想到她居然是扬州出生的。
“王爷,先父贞观二年才到利州赴任,那时候我已经比小玉米还要大了,怎么可能是利州出生的呢。不过我在利州长大,倒是对的。”
“应国公还在扬州为官过呀,这个本王倒是着实不知道呢。”
“先父在扬州的时候,只是区区一个长史而已,王爷不记得也是很正常的。”
武媚娘自己都不是很清楚扬州的那段经历了,自然不会介意李宽不清楚。
“没想到你跟扬州还有这么一道渊源,那我们倒是要在这里多停留几天。”
……
扬州江都县。
县令顾炼在县衙后院之中吃着午饭,不过却是一副心不在焉的模样。
虽然桌上的是自己最喜欢吃的香焖羊肉,但是好几次筷子送到嘴边就停下,筷子上夹的羊肉掉了也没有发现。
坐在他旁边的女儿顾盼盼忍不住问道:“阿耶,莫不成那个长安而来的黜陟使要难为你?我听说他都在江都县停留了好几天了。”
楚王殿下以黜陟使的身份来到扬州,自然不可能低调,扬州府上上下下,都知道这段时间朝中来了大人物了。
而这楚王殿下的名声,却是有好有坏。
扬州离长安城比较远,很多从长安来的消息,传着传着就失真了。
很多时候,百姓们都倾向于相信这些王公贵族的负面消息,对于正面的传闻,反而不一定相信。
当然,李宽的传言比较特别。
有些喜欢他的,简直就把他当做明星一样崇拜。
有些不喜欢他的,却是认为他就是一个纨绔子弟,哪怕是有不少的佳作流传出来,也是假借他人之手完成的。
这顾炼的独生女顾盼盼就是后者。
作为扬州城有名的才女,她自然是听说过李宽的大名。
可是当她听说“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是李宽在青楼中所作,而李宽更是长安城四害之首的时候,后面的传闻,她都抱着怀疑的态度了。
“这几天刚好有一个比较棘手的案子,一个处理不好,这楚王殿下可能就拿我杀鸡儆猴了。”
顾炼没有否认也没有承认,不过今天下午李宽还要继续在江都县衙旁听他审案子,却是给了他很大的压力。
“阿耶,下午我跟你一起去县衙,我倒是想要见识见识这楚王殿下是否真的跟传闻中的那么厉害。”
顾家是江南大族,据说是越王勾践的后裔。
在东晋时期,凭着雄厚的经济实力,和永嘉之乱后南渡而来的北方豪族琅琊王氏联合辅佐司马睿登上了皇位。
投桃报李,顾氏从此就成为东晋皇室关照的对象,许多家族成员开始进入东晋的权利核心。
而吴郡顾氏家族也真正的成为当时的名门望族,一直到隋唐时期,仍然是江南地区首屈一指的世家。
顾炼是如今顾家长房嫡子,而顾盼盼是顾炼唯一的女儿,在扬州城里,哪怕是扬州刺史也要给顾家几分面子,造就了顾盼盼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
“盼盼,不可乱来,这楚王殿下可不是你惹得起的。”
顾炼如今是自顾不暇,这黜陟使可是有当场把他这个县令给摆官的权利的。
“阿耶,你放心,我有分寸的。”
……
江都县衙。
“啪!”
顾炼深呼吸一口气,看了看坐在侧边的李宽和王玄策和一个有点面生的俊美书生,使劲的拍了一下惊堂木,大呼一声,“升堂!”
“威——武——”
堂中两排胥吏,拿着一半红一半黑的木棍,不断的撞击着地面,给人带来一阵若有若无的紧迫感。
李宽观看江都县令顾炼审理案件已经两天了,对这一套流程自然很熟悉。
这一套流程,大概就是要给犯人传达一些压力吧。
人在重压之下,才比较容易招供。
“带人犯!”
顾炼偷偷的瞄了一眼李宽,发现他没有要说话的意思。
“王爷,这顾县令审案,倒也中规中矩,谈不上什么出彩,也说不上有什么纰漏。”
王玄策在一旁低声轻语。
李宽没什么从政经验,王玄策是知道的。
特别是这些基层的县衙之中事务,李宽更是知道的甚少。
“我倒是以前在利州的时候见过审案的情景,比这江都县可是直接多了。”
顾炼刚才看到的面生的书生,真是女扮男装的武媚娘。
虽然她是扬州出生的,但是对扬州并不熟悉,也没有什么亲人需要拜访。
李宽接连去县衙听了两天审案,她留在一边并没有什么事做,干脆乔装打扮一番之后,跟在李宽身边了。
“哦?怎么个直接法?”
“地方上审理案件,对口供非常重视。可以说整个案件审判的过程,都是围绕口供的取得进行,最终的判决也是建立在口供基础之上的,所以为了获得口供,行刑逼供就在所难免了。”
武媚娘看到李宽一副认真听讲的样子,心中很是开心。
“行刑逼供?”
李宽愣了一下,不过很快就释然了。
在没有天眼,没有指纹检测的年代,拿什么“无罪论”来审理案件,那是完全不现实的。
相反的,很多时候行刑是很有必要的,很多案件也是这样破解的。
当然,不可免办的,也会有一些冤假错案。
“对啊,大唐律中还专门对刑讯时使用的工具进行了规定呢。喏,那个长三尺五寸,大头三分二厘,小头二分二厘的专用讯囚杖,就是标准的行刑工具。”
武媚娘指了指堂中的几根囚杖,很是展示了一番自己的才华。
大唐律这种枯燥的东西,一般人是看不下去的。
偏偏武媚娘从头到尾都看过,还把主要的内容都给记下来了。
没想到今天倒是有了用处。
就在李宽和武媚娘说着话的时候,人犯很快就被带了上来。
顾炼再次瞄了一眼李宽,发现他没有看着自己,稍微松了一口气。
“人犯张祥,你可知罪?”
“县令,草民冤枉啊!”
张祥已经被提审了好几次了,不管有罪没罪,也不会那么轻易的认罪。
“哼!张祥,本官问你,你说那天夜里你在林森家中喝酒,可还有其他的证人?”
张祥跪在堂中,颤抖着说:“林森家中上无老,下无小,就他自己一个,那天夜里,没有其他人看到我们两在一起喝酒。”
顾炼再次将目光转移到林森那边,说:“林森,张祥说本月初一他在你家喝酒,一直到亥时三刻才回家,是否属实?”
不等林森回答,顾炼再次“啪”的猛击惊堂木,“你想清楚了再回答,如果你说谎,那可就是从犯。杀人犯的从犯,至少也是流放三千里的处罚。”
听顾炼这么一说,林森忍不住身体颤抖了一下,偷偷的看了一眼张祥之后,抬起头来说:“县令,草民所说,每一个字都是实话,不敢有任何谎言,请县令明察秋毫,放过草民啊。”
听到林森还是这一套话,顾炼面色铁青的继续问:“那你说,那天你们喝了多少酒,喝的是什么酒,酒是从哪里买的?”
“喝的是绍兴花雕酒,两个人喝了一坛,酒是从乡里的铺子中买的。”
坐在旁边的李宽忍不住摇了摇头。
这一套对话,这两天自己已经听了好几遍了,都快能背下来了。
这案子的卷宗,他也都看过,其实一点也不复杂,压根就没有后世各种悬疑里头写的曲折离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6/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